2018年大连交通大学软件学院813软件工程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在黑盒测试中,着重检查输入条件的组合是( )。
A. 等价类划分法
B. 边界值分析法
C. 错误推测法
D. 因果图法
【答案】D
【解析】因果图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画因果图,把自然语言描述的功能说明转换为判定表,最
后为判定表的每一列设计一个测试用例,它能有效地检测输入条件的各种组合可能会引起的错误。
2. 有时间间隔的操作是( )。
A. 动作
B. 活动
C. 加工
D. 处理
【答案】B
【解析】活动是一种有时间间隔的操作,它是依附于状态的操作。动作是一种瞬时操作,它是与事件联系在一起的操作。
3. 面向对象分析是对系统进行( )的一种方法。
A. 需求建模
B. 程序设计
C. 设计评审
D. 测试验收
【答案】A
【解析】面向对象分析就是抽取和整理用户需求并建立问题域精确模型的过程,即对系统进行需求建模的过 程,它的主要任务包括:①分析陈述用户需求的文件;②深入理解用户需求,抽象出目标系统的本质属性;③用模型准确地表示。
4. 研究开发资源的有效性是进行( )可行性研究的一方面。
A. 技术
B. 经济
C. 社会
D. 操作
【答案】A
【解析】技术可行性:要确定使用现有的技术能否实现系统,就要对要开发项目的功能、性能、限制条件进行分析,确定在现有的资源条件下,技术风险有多大,项目能否实现。这里的资源包括已有的或可搞到的硬件、软件资源,现有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已有的工作基础。
5. 结构化分析方法(SA )是一种面向( )需求分析方法。
A. 对象
B. 数据结构
C. 数据流
D. 结构图
【答案】C
【解析】结构化分析(SA )方法是一种面向数据流的需求分析方法,它适用于分析大型数据处理系统。结构化分析方法的基本思想是自顶向下逐层分解,把一个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每个小问题再分解成若干个更小的问题,经过多次逐层分解,每个最低层的问题都是足够简单、容易解决的,这个过程就是分解的过程。
6. 若有一个计算类型的程序,它的输入量只有一个X ,其范围是
考虑一组测试用例:
A. 条件覆盖法
B. 等价分类法
C. 边界值分析法
D. 错误推测法
【答案】C
【解析】输入值的边界是和而设计的测试用例是刚好等输入值的边界和刚刚超越边界值,因此,该方法属于边界值分析法。
7. 除( )外都是00A 文档中的图形。
A. 类图
B. 状态转换图
C. 实例图
D. 服务流程图
【答案】C
【解析】Object-Oriented Analysis (面向对象分析方法)是确定需求或者业务的角度,按照
,现从输入的角度。设计这组测试用例的方法是( )。
面向对象的思想来分析业务。在面向对象文档中包括类图、状态装换图和服务流程图。其中类图是对整个系统的描述,也称为OOA 基本模型;状态转换图的描述范围是一个对象,它位于类描述模板的对象级;服务流程图仅描述一个服务,位于类描述模板的最低级别。
8. 软件按照设计的要求,在规定时间和条件下达到不出故障,持续运行的要求的质量特性称为( )。
A. 可用性
B. 可靠性
C. 正确性
D. 完整性
【答案】B
【解析】软件质量特性包括:功能性、可靠性、易使用性、效率性、可维护性和可移植性。其中可靠性是指 在规定的一段时间内和规定的条件下,软件维持在其性能水平有关的能力。
9. 描述类中某个对象的行为,反映了状态与事件关系的是( )。
A. 对象图
B. 状态图
C. 流程图
D. 结构图
【答案】B
【解析】状态图展现了一个状态机,它由状态、转换、事件和活动组成。状态图关注系统的动态视图,它对于接口、类和协作的行为建模尤为重要,它强调对象行为的事件顺序。
10.在软件项目管理过程中一个关键的活动是( ),它是软件开发工作的第一步。
A. 编写规格说明书
B. 制定测试计划
C. 编写需求说明书
D. 制定项目计划
【答案】D
【解析】软件项目管理是为了使软件项目能够按照预定的成本、进度、质量顺利完成,而对人员(People )、产品(Product )、过程(Process )和项目(Project )进行分析和管理的活动。它的关键活动是制定项目计划。
二、简答题
11.非渐増式测试与渐増式测试有什么区别?
【答案】(1)渐增式测试和非渐增式测试的定义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