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江西财经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考研复试题库
● 摘要
一、选择题
1.
方法主要适用于规模适中的( )系统的开发。
A. 数据处理
B. 文字处理
C. 实时控制
D. 科学计算
【答案】A
2. 单元测试主要针对模块的几个基本特征进行测试,该阶段不能完成的测试是(
A. 系统功能
B. 局部数据结构
C. 重要的执行路径
D. 错误处理
【答案】A
3. 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的内容不应包括对( )的描述。
A. 主要功能
B. 算法的详细过程
C. 用户界面及运行环境
D. 软件的性能
【答案】B
4. 软件维护工作过程中,第一步是先确认( )。
A. 维护环境
B. 维护类型
C. 维护要求
D. 维护者
【答案】B
5. 需求分析最终结果是产生( )。
A. 项目开发计划
B. 可行性分析报告
第 2 页,共 51 页 )。
C. 需求规格说明书
D. 设计说明书
【答案】C
6. 为了提高软件的可移植性,应注意提高软件的( )。
A. 使用的方便性
B. 简洁性
C. 可靠性
D. 设备独立性
【答案】D
7. 回归测试是( )中最常用的方法。
A. 校正性维护
B. 适应性维护
C. 完善性维护
D. 预防性维护
【答案】A
8. ( )应该考虑系统的具体版本进行描述和生成。
A. 成本控制
B. 需求分析
C. 系统设计
D. 版本控制
【答案】D
9. 面向对象技术中,对象是类的实例。对象有三种成分:( )、属性和方法。
A. 标识
B. 规则
C. 封装
D. 消息
【答案】A
10.数据流图是用于表示软件模型的一种图示方法,在下列可采用的绘图方法中,(
采用的。
①自顶向下
第 3 页,共 51 页 )是常
②自底向上
③分层绘制
④逐步求精
A. 全是
B.
C.
D.
【答案】B
二、简答题
11.简述事件如何触发操作。
【答案】(1)如果仅描述事件的模式,那状态图就会失去意义。一个对象的行为描述必须指出在事件的响应中该对象做些什么。在响应所对应的状态和事件过程中,完全依附于状态和变迁的操作。
(2)活动是需要花费时间来完成的操作
①活动与状态有关,一个活动可以是连续的操作,例如在电视机屏幕上显示一幅画面。
②一个活动也可以包括经过一段时间间隔之后的自动终结顺序操作,例如关闭阀门,或者执行一次计算。
③一个状态可以控制一个连续性活动,这种控制可以持续到一个事件使该状态发生变迁时才结束,例如电话铃响。在状态框中用 表示活动A 开始进入该状态并在退出该状态时结束。
表示时序活动A 开始进④一个状态也可以控制时序的活动,例如机器人移动一个零件,这种控制持续到完成该行动,或因另一个事件被中断而提前停止该活动时才结束。相同的记号
入该状态,当完成时停止。
(3)如果一个事件在行动完成之前发生状态的变迀,则该活动被提前终止。例如机器人遇到阻碍而停止移动。这两种使用没有本质的区别:连续性活动可以被看成延续时间不确定的时序活动。
12.瀑布模型有哪些局限性?
【答案】(1)各阶段之间存在着严格的顺序性,特别强调预先定义需求的重要性,在着手进行具体的开发工作之前,必须通过需求分析预先定义并“冻结”软件需求,然后再一步一步地实现这些需求。但是实际项目很少是遵循着这种线性顺序进行的。
(2)虽然瀑布模型也允许迭代,但这种改变往往给项目开发带来混乱。在系统建立之前很难只依靠分析就确定出一套完整、准确、一致、有效的用户需求,这种预先定义需求的方法更不能适应用户需求不断变化的情况。
(3)传统的瀑布模型很难适应需求可变、模糊不定的软件系统的开发,而且在开发过程中,用户很难参与进去,只有到开发结束才能看到整个软件系统。这种思想的、线性的开发过程,缺
第 4 页,共 5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