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黑龙江大学应用外语学院817语言学基础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音位文字
【答案】音位文字是表音文字中的一种。它是表音文字根据其所表示的语音单位的性质划分出的更小的类。有的字符表元音,有的字符表辅音,字符可以记录语言中所有的音位。如拉丁字母,英文就是使用拉丁字母作为字符的音位文字。
2. 音质
【答案】音质是指声音的特色,又称为音色。音色的差别主要决定于物体颤动所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的波形不同,所以音色也不同。造成不同音色的条件包括发音体不同、发音方法不同、发音时共鸣器的形状不同。一个音素代表一种音质,不同的音素代表不同的音质。了解音质的详细情况和它在语言中的作用,这是语音研究的首要任务。
3. 谱系分类
【答案】谱系分类是指根据语言是否来自同一语言的分化及分化的辈分等级而对语言做出的分类。谱系分类可以用起于一根而不断分叉的“谱系树”图形来表示。所有由同一个祖语分化出来的语言,是亲属语言,组成一个语系。同一语系中的语言还可以再根据它们亲属关系的亲疏远近依次分为语族、语支、语群、语言等。语系的形成是一种语言长期地、不断地分化的结果:祖语(母语)分化为不同的语族,一个语族又分化为不同的语支乃至语群,一个语支或语群再分化为不同的语言。
4. 语法意义和语法范畴
【答案】(1)语法意义
语法意义是由语法形式表示的反映词语的组合方式、组合功能、表述功能等的高度抽象的意义。是与词汇意义相对的,指语言在运用过程中所产生的意义。如主谓关系、动宾关系等是反映组合方式的,名词、动词等是反映词语的组合功能的,陈述、疑问等是反映词语的表述功能的。语法意义可以包括结构意义和功能意义两种,结构意义反映词语之间的结构关系; 功能意义是反映词语的组合功能的; 表述意义反映语法形式与所指事物现象以及语言使用者的关系,又可分称述意义和情态意义两种。
(2)语法范畴
语法范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语法范畴是各种语法形式表示的语法意义的概括。广义语法范畴,从语法形式上看,包括所有显性语法形式和隐性语法形式,从语法意义上看,包括所有结构意义、功能意义和表述意义。狭义语法范畴是由词的形态变化表示的语法意义的概括,又称
形态语法范畴或形态范畴。常见的语法范畴有性、数、格、时、体、态、式、人称和级。
5. 构词语素和构形语素
【答案】(1)构形语素
构形语素指的是指在构词中只负责起改变词的形态,不改变词的意义,也不生成新的词的构词语素。根据语素在词中的不同作用,把词根和派生词缀称为构词语素,
词根是词的核心部分,词的意义主要是由它体现出来的。它可以单独构成词,也可以彼此组合成词,也可以和词缀一起构成词。派生词缀豁附在词根语素上构成新词,也即增加了新的词汇义内容或改变了词的类别归属。如英语的work 是个动词,表“工作”义,而加了派生词缀-er 后的worker 增加了表“……的人”的词义,词类也变成了名词。
(2)构词语素构词语素指的是在构词中生成新词的构词语素。把屈折词缀称为变词(构形)语素。
屈折词缀只能改变一个词的形式,不能构成新词。也即屈折词缀增加的是表示句法范畴的意义,并且总是不改变词的类别归属。比如英语的book 加上-s 以后成为books ,walk 加上-s 、-ing 、-ed 之后而成为walks 、walking 、walked ,复数s 不仅与单个名词有关,还决定句子中与它搭配的动词要用复数形式,是句法范畴的表征。加了屈折后缀之后,名词仍然是名词,动词仍然是动词。因此加了屈折后缀的词形都被看作是同一个词的不同形式,而不是不同的词。构词语素和构形语素都是语素的组成部分,是两种有关联的语素类型。
二、简答题
6. 简述文字和字符的关系。
【答案】文字和字符的关系表现为:
(1)文字是记录语言的视觉符号系统
文字是以字符为元素构成的符号系统。文字的基本书写单位是字符,拼音文字的字符一般称为字母,一个字母是一个字符,如英语的字母、日语的假名,汉语的字符一般称为字,一个汉字也是一个字符。文字与字符的关系类似于语言与词的关系。
(2)字符能代表某种具体的语言单位
字符的主要特征是能代表某种具体的语言单位,包括音素(音位)、音节、语素、词等。除了字母和字以外,字符还包括一些特殊符号,如阿拉伯数字、科学符号、标音符号(如国际音标、汉语拼音、注音字母等)、标点符号等。广义的文字包括这些特殊符号,狭义的文字不包括这些特殊符号,只包括字母和字。
7. 为什么说语言不是自然现象、也不是个人现象?
【答案】(1)语言不是自然现象。任何语言的产生、发展和死亡都是与一定社会的产生、发展和死亡息息相关的。在语言研究中利用一些自然科学的成就固然是语言学的一个进步,但无论怎样地研究语言都不能改变语言是社会现象这一事实。语言除了具有社会属性之外,还具有自然
属性。但是,语言的一切自然属性都不是语言的本质属性。
(2)语言不是个人现象。任何语言都是适应社会的需要而被创造的,而且是经过许多时代由全社会创造出来的。当然,人们也不能抹煞个人在语言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既然社会推动了语言的发展,那么作为社会成员的每个个人在语言发展中就会有一分作用。语言中的创新在得到社会公认而普遍使用之前,总是先出现在少数人的言语中的。
8. 语言与言语有什么区别? 二者有什么关系?
【答案】(1)语言与言语区别
言语不同于语言。运用同一种语言的人不见得有同样的言语。言语就是说话(或写作)和所说的话(包括写下来的话)。语言是由词汇和语法构成的系统。话都是由某种语言的词按照这种语言的语法规则组合起来的,它也有声音和意义两个方面,但它毕竟不是这种语言本身,而说话(或写作)即运用语言的行为当然也不就是语言。
(2)语言与言语关系
语言舆言语有非常密切的联系。一般地说,言语是对特定的语言的具体运用。另一方面,没有言语,就无语言,因为语言存在于各种各样的言语当中。研究语言必须从观察言语着手,必须注意言语中表现的大量的普遍的语言事实。
9. 请解释语法成分、语法意义、语法形式、形态、语法手段等术语的含义。
【答案】(1)语法成分:语法的功能单位即句子成分,也称作语法成分。是句法结构中承担结构关系的组成成分,主要包括主语、谓语、述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和中心语。
(2)语法意义:是由语法形式表示的反映词语的组合方式、组合功能、表述功能等的高度抽象的意义。如主谓关系、动宾关系等是反映组合方式的,名词、动词等是反映词语的组合功能的,陈述、疑问等是反映词语的表述功能的。至于性、数、格、人称、时体等范畴意义,也是反映上述方一式和功能的。
(3)语法形式:是反映词语的组合规则和语法类别的形式标记,是表示语法意义的形式手段,又称语法手段。语法形式可分为显性和隐性两种。显性语法形式可以直接感知,主要包括语序、虚词、词缀、重叠及各种语音形式。隐性语法形式不能直接感知,但可通过能否组合、替换、扩展、变换等方式分析抽象出来。
(4)形态:指词与词组合时间的形式上发生的变化,是表达语法意义的重要手段。
(5)语法手段:是表达语法意义的形式标志或物质手段的类型,是从语法形式中概括出来的。
10.汉字为什么必须改革? 怎样改革?
【答案】(1)汉字必须改革的原因是:方块汉字还不是拼音文字,这是它的严重缺点。方块汉字记起来,写起来都很困难,这使扫除文盲,普及教育的工作进行起来相当费事。而且汉字在印刷、电报、打字、检字、索引等方面使用起来也不方便。汉字的非拼音状态终将结束,汉字必将改革成拼音文字。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