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北京市培养单位资源与环境学院821分析化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劳伦兹变宽

【答案】劳伦兹变宽是指吸光原子与蒸气中其他原子或分子等相互碰撞而引起的谱线变宽。随着原子区内气体压力的增加和温度的升高而増大。

2. 吸收光谱

【答案】吸收光谱是以波长为横坐标,以吸收度A (或透光率)为纵坐标的曲线。

3. 称量形式

【答案】称量形式是沉淀形式经处理后供最后称量的化学组成。

4. 振动弛豫

【答案】振动弛豫是指处于激发态最高振动能级的外层电子回到同一电子激发态的最低振动能级以非辐射的形式将能量释放的过程。

5. 多谱勒变宽

【答案】多谱勒变宽又称热变宽,是由原子无规则的热运动产生的谱线变宽。测定的温度越高、被测元素的原子质量越小,热变宽越大。

6. 指示电极

【答案】指示电极是电极电位值随着被测离子活(浓)度变化的一类电极。

二、简答题

7. 填充柱气相色谱系统主要包括哪些部分?并请画出流程示意图。

【答案】填充柱气相色谱系统主要包括:载气系统、进样系统、色谱柱、检测器和记录系统五部分。流程示意图为:

8. 气相色谱分析法中,影响分离度R 大小的因素是什么?R 值为多少时可认为分离效果好?

【答案】热力学性质,

其中

则反映了色谱过程的动力学因素。影响

决定于固定相的等固定相的热力学

等色谱过程动力学的因素

性质的因素有柱温、固定相性质、容量比和载气及流速等;

影响主要是柱效、柱长、载气及流速等。R 值为1.5时可认为分离完全。

9. EDTA —金属离子的络合物都具有哪些特点?

【答案】络合比简单,绝大多数为1:1,没有逐级络合的现象存在;络合物稳定,滴定反应进行的完成程度高;络合反应的速率快,除Al 、Cr 、Ti 等金属的离子外,一般都能迅速地完成,络合物大多带有电荷,水溶性好;EDTA 能与无色的金属离子络合时形成无色的络合物,因而便于使用指示剂确定终点;而与有色的金属离子反应时,一般则形成颜色更深的络合物。

10.酸溶法常用的溶剂有哪些?

【答案】

及其混合酸等。

11.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采用电位法用NaOH 标准溶液滴定HCL 溶液,求得未知HCL 溶液的浓度(需注明所用仪器设备、实验过程及定量方法等)。

【答案】(1)所需仪器设备:酸度计、参比电极(饱和甘汞电极)、指示电极(pH 玻璃电极)、电磁搅拌器、搅拌子、滴定管、烧杯等。

(2)实验过程:①预热仪器,清洗玻璃仪器;②饱和甘汞电极的准备;③连接仪器,安装电极;④在洗净的滴定管中加入NaOH 标准溶液,并将液面调至0.00; ⑤在烧杯中加入适量的HC1溶液,置于搅拌器盘上,将电极插入溶液中,开启搅拌器,滴加NaOH 标准溶液,待pH 稳定后,读取pH 值及滴定剂加入体积,在滴定开始时,每加5mL 标准滴定溶液记一次数,然后依次减少NaOH 加入量,在化学计量点(pH 突跃)附近,每加0.0lmL 左右记一次pH , 过化学计量点后,每加0.5mL 或1.0mL 记录一次pH , 直至电位变化不再大为止。

(3)数据处理:

用二阶微商法计算滴定终点体积

根据公式

即可求得HC1

溶液的浓度。

12.直接电势法是根据什么原理进行测定的?如何减小或消除液接电势?

【答案】

根据

电势。

13.有机沉淀剂有哪些特点?

【答案】(1)沉淀的溶解度小,品种多,选择性好;(2)沉淀的极性小,对杂质离子吸附

,在加入TISAB 后,6与,

成正比,这是直接电势法进行测定的基本原理。可以用与标准溶液对比的方法来减小或消除液接

弱,沉淀纯净;(3)组成恒定,一般不必灼烧烘干后即可称量,简化操作;(4)沉淀称量形式的摩尔质量大,则同样量的被测物质可以得到质量更多的沉淀,减少称量误差。

14.共沉淀和后沉淀区别何在?它们是怎么发生的?对重量分析有什么不良影响?在分析化学中什么情况下需要利用共沉淀?

【答案】共沉淀就是:当一种难溶物沉淀从溶液中析出时,溶液中的某些可溶性杂质会被沉淀带下来而混杂于沉淀中的现象。共沉淀使沉淀玷污,它是重量分析中最重要的误差来源之一。后沉淀是由于沉淀速度的差异,在已形成的沉淀上形成第二种不溶物质,这种情况大多发生在特定组分形成的过饱和溶液中,后沉淀所引入的杂质量比共沉淀要多,且随沉淀放置时间的延长而増大。从带入杂质方面来看共沉淀现象对分析测定是不利的,但在分析化学中往往利用共沉淀这一现象来富集分离溶液中的某些微量组分,特别是贵金属和稀有元素等。

三、计算题

15.PH=5.0时,以二甲酿植为指示剂,用

(已知

质子化常数

【答案】

浓度非常小,说明用phen 掩蔽效果很好

由于

题设

故误差为:

混合液中的,

评价

用邻二氮菲掩蔽

滴定浓度皆为

。已知终点时过量的phen

总浓度为

络合物的

被掩蔽的效果并计算终点误差。(忽略加掩蔽剂后的体积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