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江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777教育学专业综合之当代教育心理学考研题库
● 摘要
目录
2017年江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777教育学专业综合之当代教育心理学考研题库(一).... 2
2017年江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777教育学专业综合之当代教育心理学考研题库(二).. 13
2017年江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777教育学专业综合之当代教育心理学考研题库(三).. 26
2017年江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777教育学专业综合之当代教育心理学考研题库(四).. 37
2017年江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777教育学专业综合之当代教育心理学考研题库(五).. 50
一、简答题
1. 成就目标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如何设置合理的课堂目标结构?
【答案】(1)成就目标理论的主要内容
成就目标理论是以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为基础,在德韦克能力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学习动机理论。德韦克认为,人们对能力持有两种不同的内隐观念,即能力增长观和能力实体观。持能力增长观的个体认为,能力是可改变的,随着学习的进行是可以提高的; 持能力实体观的个体则认为,能力是固定的,是不会随学习而改变的。由于人们持有的能力内隐观念不同,因而导致他们的成就目标也就存在差异。能力增长观的个体倾向于确立掌握目标,他们希望通过学习来提高自己的能力; 能力实体观的个体倾向于确立表现目标,他们希望在学习过程中证明或表现自己的能力。
(2)在教学过程中,课堂目标结构的设置
多伊奇(M.Deutsch , 1949)在勒温(Lewin , 1942)群体动力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目标结构理论。多伊奇认为,由于团体中对个人达到目标的奖励方式不同,导致在达到目标的过程中,个体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也不同。个体相互作用的方式主要有相互对抗、相互促进和互相独立二种形式,与此相对应,也存在着二种现实的课堂目标结构:竞争型、合作型和个体化型。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所持的内隐能力观念不同,而进行相应的设置。
①持能力增长观的个体以掌握目标为学习目标,倾向于选择能提供最多的学习机会的任务,尤其是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且具有坚持性。可以设置个体化课堂结果来激发他们的动机系统,个体化结构强调自我发展和自身进步。
②持能力实体观的个体以表现目标为学习目标,倾向于采取防御(保护)性策略,选择能证明其有能力、避免显得无能的任务,即经常选择能保证成功的非常容易的或很难成功的非常难的任务,坚持性较差。可以设置竟争型的课堂结构来激发以表现目标位中心的动机系统。竞争激发了学生用社会标准进行比较。
2. 简述中学生在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发展的特点?
【答案】(1)认知发展特点:
①中学生的认知结构体系基本形成;
②中学生认知活动的自觉性明显增强;
③认知与情感、意志、个性得到协调发展。
(2)情感发展特点:
①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产生了与社会评价和自我评价相关的情感; ②自相矛盾的情感; ③少
年的热情与冲动; ④选择性友谊的建立; ⑤情感的社会性更加明朗。
(3)社会性发展特点:
①中学生的心理比小学生有更大的社会性,在很大程度上则更多地取决于社会和环境以及伙伴关系的影响。
②中学阶段是理想、动机和兴趣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是世界观从萌芽到形成的重要阶段,是品德发展和行为选择的重要阶段。
③中学生的思想比较敏感,易走向极端。
④是一个过渡时期,希望受人重视,把他们看成大人,当成社会的一员。
3. 布鲁纳的教学观。
【答案】(1)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①布鲁纳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认知结构的重要性,他主张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当学生掌握和理解了一门学科的结构,他们就会把该学科看作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因此,布鲁纳把学科的基本结构放在设计课程和编写教材的中心地位,成为教学的中心。他认为,学生理解了学科的基本结构,就容易掌握整个学科的具体内容,就容易记忆学科知识,就能够促进学习迁移,提高学习兴趣,并可促进儿童智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②学科基本结构,是指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基本态度和方法。
③掌握事物的结构,就是允许许多别的东西与它有意义地联系起来的方式去理解它
(2)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原则:
①动机原则。即学生有内在的学习愿望。
②结构原则。任何知识结构都可以用动作、图像和符号三种表象形式来呈现。
③程序原则。引导学生通过一系列有条不紊的陈述一个问题或知识结构,以提高他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转化或迁移。
④强化原则。教学规定适合的强化时间和步调是学习成功的重要一环。
4. 简要解释并举两个实例说明教育的负向功能。
【答案】(1)教育的负向功能是指教育阻碍个体或社会发展的消极影响和作用。
(2)教育可能对个体发展产生消极影响或作用,例如过分强调知识授受导致学生实践能力不足,又如反复的机械练习会抑制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才能的发展。
(3)教育可能对社会发展产生消极影响或作用,例如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些国家推行“教育先行”政策,抑制了这些国家投资发展经济及其他社会事业,又如研究发现资本主义学校教育在再生产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不平等。
5. 怎样理解接受学习的意义与特点?
【答案】依据学习主体所得经验的来源不同,可以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接受学习是指教学系统中,学生将别人的经验变成自己的经验,所学习的内容是以某种定论或确定的形
式,通过传授者的传授和接受者的主动构建而实现的。
(1)接受学习的意义
接受学习是概念的同化过程,它利用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念,以定义的方式直接向学习者揭示概念的关键特征,通过新旧学习材料内容的有机结合,使旧知识得到变化,获得新的意义。以这样方式获得的概念,不但容易贮存、巩固,便于日后应用,而且是二级概念或科学概念,即真正掌握了一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有意义的言语接受学习是学生获得大量间接知识的有效途径。
(2)接受学习的特点
①接受学习既可以是机械的,也可以是有意义的。在理解的基础上的接受就是有意义的,反之是机械的。同样,发现学习中亦存在着意义与机械的区分。动物通过盲目尝试获得某种经验即属于机械的发现学习,而科学家的发明创造即有意义的发现学习。
②接受与发现是个体获得经验的两条途径。两者都是在能动反映现实的基础上,通过主体主动构建而实现的。
①学习内容:事物的意义是由语言和符号来表达的。代表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都是现成的、己有定论的、科学的基础理沦材料。
②学习内容呈现的方式:一般是用定义的方式,或通过上下文的方式直接呈现给学生
③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是接受事物的意义,即反映事物的符号、概念和命题的意义。
④学习过程:是将新的符号、概念和命题整合于已有的认知结构之中,使新旧学习材料的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即信息内化,融为一体而储存下来,以便日后可以再现并运用。
⑤学习的发生:它较发现学习为晚。因为学龄前儿童知识贫乏,缺少应有的适当观念,所以它不能成为学习的主要方式。但在入学后,知识日益丰富,同化逐渐可能,才逐渐取代发现学习而转为学习的主要方式。
6. 简述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
【答案】(1)依从,包括从众和服从两种。从众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而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服从,是指在权威命令、社会舆论或群体气氛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处于依从阶段的态度与品德,其水平较低,但却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阶段,是态度与品德建立的开端。
(2)认同,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实质上就是对榜样的模仿。出发点就是试图与榜样一致。
(3)内化,在思想观点卜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此时,稳定的态度与品德即形成了。
7. 什么是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主要有哪些种类? 各有何特点?
【答案】(1)教学模式的涵义
教学模式,是指反映特定教学理论的、为保持教学的相对稳定而采用的教学活动结构。在实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