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上海中医药大学分析化学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测定金属钴中微量锰时在酸性液中用

【答案】应选

溶液作参比。

将锰氧化为高锰酸根离子后进行吸光度的测定。若

用高锰酸钾配制标准系列,在测定标准系列及试液的吸光度时应选什么作参比溶液?

2. 如何用红外光谱法鉴别有机药物分子中的亚甲基、孤立甲基、异丙基和叔丁基的存在?

【答案】亚甲基异丙基叔丁基

出现以

孤立甲基峰由于振动耦合,

为中心、裂距为

峰发生裂距为

以上的双峰。

双峰;

3. 实验室内监测分析中常用的质量控制技术有哪些?

【答案】平行样测定、加标回收率分析、空白实验值测定、标准物质对比实验和质量控制图。

4. 碘量法中的主要误差来源有哪些?配制、标定和保存项?

【答案】碘量法中的主要误差来源有二,一是的挥发,二是所需体积(加KI 的目的是増加的溶解性;使准确浓度的

标准溶液,也可用

(中性或弱碱性介质)配制抑制细菌再生长。

标准溶液时,应用间接法配。称取近似于理论量的

和杀菌),再加入少量

使溶液呈弱碱性,以

溶于新煮沸并冷却了的蒸馏水中(煮沸除应过滤后再标定,或另配。标定时用基准物

①酸度0.2〜0.4mol/L;

②滴定,先用

与KI 作用时应在碘量瓶中进行,要在暗处放置一定时间,待反应完全后。再进行与KI 作用快,宜及时滴定;

,若KI 溶液显黄色或溶液酸化后淀粉指示剂显蓝色,则应事

所致,不影响分析结

溶液滴定至无色后再使用;

④滴定至终点后,经5min 以上,溶液又出现蓝色,是由于空气氧化

第 2 页,共 15 页

标准溶液时,应注意哪些事被空气中的

氧化。配制标

准溶液时,应用间接法,称取近似于理论量的碘,加入过量KI ,加少量的水研磨溶解后,稀释至

减少碘的挥发),贮存于棕色瓶内,于暗处

的浓度时,可用已知

保存(与橡皮等有机物接触后反应,遇光遇热浓度将发生变化)。标定

作基准物。

难溶于水,但可溶于碱,

容液不稳定,使用一段时间后应重新进行标定,如出现浑浊或析出硫,

,标定反应条件:

③使用的KI 中不应含

果。若终点后,很快又转变为蓝色,则表示反应来完全(KI 与的反应)应另取溶液重新

标定。

5. 当研宄一种新的显色剂时,必须做哪些实验条件的研宄?为什么?

【答案】包括显色反应(灵敏度、选择性、对比度、稳定性试验)及显色条件(显色剂用量、酸度、显色温度、显色时间、干扰消除等试验)的选择。为确保选用此显色剂能得到一个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准确度高的光度法。

6. 采样的基本原则是什么?试举两例说明这个原则在采样工作中的具体应用。

【答案】基本原则是试样的代表性和准确性的原则。常采用随机采样,判断采样,系统采样。

二、计算题

7. 称取某合金钢试样0.2000g ,酸溶后其中的钒被氧化为鳌合物,定容为l00mL 。然后取出部分溶液,用等体积的,有机相在530nm 处有最大吸收摩尔吸光系数皿,测得吸光度A=0.570, 计算试样中钒的质量分数。

【答案】有机相中钒的浓度为:

水相中钒的浓度为:

钮>的质量分数为:

8. 将液pH 值。

【答案】该体系为混合碱,质子条件式为:

其中浓度相对较小,水的离解可忽略,所以得到

的浓度为,

从而得到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后的溶液pH 值为:

9. 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在波长285.2nm 时测定Mg 标准溶液,得到表数据:

第 3 页,共 15 页

并使与钽试剂反应生成有色

若使用1cm 的比色

萃取一次(已知分配比D=10),

的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后的溶

取血清2mL 用纯水稀释至lOOmL , 与测定标准溶液同样的条件测定,测得吸光度为0.213, 求血清中Mg 的浓度。

【答案】依题数据得线性回归方程为A=0.3931C+0.0038。将样品的吸光度值0.213代入该方程,得样品中Mg 的浓度为

则血清中Mg 的浓度为

10.pH=5.00时,用

(1)终点误差为多少? (2)若终点时溶液

中含有

pH=5.00时,

【答案】(1)条件稳定常数为:

于是可以求得:

这样,终点误差为:

(2)当

此时的条件稳定常数为:

同(1)一样可以求得:

这时的终点误差为:

的副反应常数为:

这时的终点误差又为多少?已

的配合物

滴定同浓度的

以X0为指示剂。问:

第 4 页,共 1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