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患者女,48岁,因“头痛,发现血压升高6年”来诊。近3年用3种降压药物(钙通道阻滞剂、利尿剂和ACEI类药物)联合治疗,血压仍波动于160/100mmHg左右,伴有夜尿增多,口干和多饮,活动后感下肢乏力和肢体麻木,无软瘫发作。既往史:2年前因左侧肢体无力曾诊断为“脑梗死”。查体:T36.5℃,P82次/min,R20次/min,BP164/104mmHg;BMI27kg/m2;腰围88cm,无向心性肥胖,皮肤无紫纹;未闻及血管杂音,心、肺(-);双下肢无压凹性水肿。
为明确定位诊断可选择的检查是()(提示:24hUFC:68μg;卧、立位醛固酮试验结果:卧位醛固酮13.77ng/dl,肾素活性0.11ng·ml-1·h-1,立位醛固酮14.12ng/dl,肾素活性0.08ng·ml-1·h-1,Captopril服药前醛固酮14.42ng/dl,肾素活性0.24ng·ml-1·h-1,服药后醛固酮13.13ng/dl,肾素活性0.26ng·ml-1·h-1。)A . A.肾上腺CT
B . B.MIBG显像
C . C.奥曲肽显像
D . D.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
E . E.肾上腺B超
F . F.双侧肾上腺分段取血
进一步定性试验包括()(提示:入院后检查:血钠143mmol/L,钾3.0mmol/L;血气分析:pH7.48,PaCO243.6mmHg,HCO-329.3mmol/L,SBE4.2mmol/L;24h尿钾42mmol。)。 患者女,48岁,因“头痛,发现血压升高6年”来诊。近3年用3种降压药物(钙通道阻滞剂、利尿剂和ACEI类药物)联合治疗,血压仍波动于160/100mmHg左右,伴有夜尿增多,口干和多饮,活动后感下肢乏力和肢体麻木,无软瘫发作。既往史:2年前因左侧肢体无力曾诊断为“脑梗死”。查体:T36.5℃,P82次/min,R20次/min,BP164/104mmHg;BMI27kg/m2;腰围88cm,无向心性肥胖,皮肤无紫纹;未闻及血管杂音,心、肺(-);双下肢无压凹性水肿。进一步处理包括() A.钙通道阻滞剂降压治疗。 安体舒通治疗。 监测血电解质,尽量维持相对正常血钾水平。 评价心、肾和眼底等并发症患病情况。 评价糖、脂代谢状态。 手术切除肾上腺腺瘤。 患者女,48岁,因“头痛,发现血压升高6年”来诊。近3年用3种降压药物(钙通道阻滞剂、利尿剂和ACEI类药物)联合治疗,血压仍波动于160/100mmHg左右,伴有夜尿增多,口干和多饮,活动后感下肢乏力和肢体麻木,无软瘫发作。既往史:2年前因左侧肢体无力曾诊断为“脑梗死”。查体:T36.5℃,P82次/min,R20次/min,BP164/104mmHg;BMI27kg/m2;腰围88cm,无向心性肥胖,皮肤无紫纹;未闻及血管杂音,心、肺(-);双下肢无压凹性水肿。目前诊断考虑()(提示:肾上腺CT:右侧肾上腺内侧支1.4cm×1.6cm占位,增强后周边轻度强化,占位内强化不明显。) A.嗜铬细胞瘤。 B.肾上腺皮质腺瘤致皮质醇增多症。 C.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D.原发性高血压。 E.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腺瘤。 F.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患者女,43岁,因“垂体瘤术后6年,双肾上腺全切术后4年,皮肤、黏膜变黑2年”来诊。患者于9年前出现头痛、视物模糊、闭经等症状,查血ACTH升高,颅脑CT示垂体瘤,行垂体瘤切除术。术后3个月后再次出现上述症状,伴血皮质醇(Cor)升高,肾上腺CT示双肾上腺增生,行“双肾上腺次全切术”。4年前再次复发行“双肾上腺全切”。之后嘱应用糖皮质激素替代治疗,但未能坚持服药。2年前出现皮肤、黏膜逐渐变黑,乳头、齿龈、甲床、瘢痕等处明显,伴反复发作的恶心、食欲减退、体重减轻、头痛等症状。查体:T35℃,P76次/min,BP100/70mmHg;齿龈、甲床、乳头及腹部手术瘢痕部位可见色素沉着。目前此患者的最佳治疗是()(提示:实验室检查:ACTH250pg/ml,Cor80.04nmol/L,24h尿Cor40μg;血钠130mmol/L,钾4.2mmol/L,氯98mmol/L;空腹血糖3.6mmol/L。胸部X线片、腹部B超未见明显异常。MRI:蝶鞍形态正常。) A.静脉注射氢化可的松1000mg。 B.氢化可的松100mg加入10%葡萄糖氯化钠溶液静脉滴注。 C.适当补充氯化钾。 D.口服氢化可的松。 E.严格控制食盐摄入量。 F.口服葡萄糖溶液。 患者女,43岁,因“垂体瘤术后6年,双肾上腺全切术后4年,皮肤、黏膜变黑2年”来诊。患者于9年前出现头痛、视物模糊、闭经等症状,查血ACTH升高,颅脑CT示垂体瘤,行垂体瘤切除术。术后3个月后再次出现上述症状,伴血皮质醇(Cor)升高,肾上腺CT示双肾上腺增生,行“双肾上腺次全切术”。4年前再次复发行“双肾上腺全切”。之后嘱应用糖皮质激素替代治疗,但未能坚持服药。2年前出现皮肤、黏膜逐渐变黑,乳头、齿龈、甲床、瘢痕等处明显,伴反复发作的恶心、食欲减退、体重减轻、头痛等症状。查体:T35℃,P76次/min,BP100/70mmHg;齿龈、甲床、乳头及腹部手术瘢痕部位可见色素沉着。患者目前可能的诊断有() A.消化系统疾病。 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异位ACTH综合征。 感染性脑病。 瑞尔黑变病。 多发性斑状色素沉着症。
患者女,48岁,因“头痛,发现血压升高6年”来诊。近3年用3种降压药物(钙通道阻滞剂、利尿剂和ACEI类药物)联合治疗,血压仍波动于160/100mmHg左右,伴有夜尿增多,口干和多饮,活动后感下肢乏力和肢体麻木,无软瘫发作。既往史:2年前因左侧肢体无力曾诊断为“脑梗死”。查体:T36.5℃,P82次/min,R20次/min,BP164/104mmHg;BMI27kg/m2;腰围88cm,无向心性肥胖,皮肤无紫纹;未闻及血管杂音,心、肺(-);双下肢无压凹性水肿。
为明确定位诊断可选择的检查是()(提示:24hUFC:68μg;卧、立位醛固酮试验结果:卧位醛固酮13.77ng/dl,肾素活性0.11ng·ml-1·h-1,立位醛固酮14.12ng/dl,肾素活性0.08ng·ml-1·h-1,Captopril服药前醛固酮14.42ng/dl,肾素活性0.24ng·ml-1·h-1,服药后醛固酮13.13ng/dl,肾素活性0.26ng·ml-1·h-1。)●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