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四川理工学院艺术学院701艺术概论[专业硕士]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填空题
1. 民国时期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曾提出了“_____”的著名美学观念。
【答案】以美育代宗教
【解析】蔡元培先生在北京神州学会的演讲中首次提出“以美育代宗教”观念。宗教相信现实世界之外存在着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或实体,该神秘统摄万物而拥有绝对权威、主宰自然进化、决定人世命运,从而使人对该神秘事物产生敬畏及崇拜,引申出信仰认知及仪式活动。宗教所憧憬的理想是虚无的,是自我麻醉。与之相反,美育通过各种艺术以及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来进行,是对现实和万物的鉴赏认知活动,它能促成人的身心健康发展。“以美育代宗教”是教育思想、观念、内容、性质和方法等方面的一场革命。
2. 克里木特是19世纪未_____画派的代表人物。
【答案】分离
【解析】克里木特,奥地利画家,他早年的画风承习了英国拉斐尔前派和法国印象派的传统,自创立“分离派”后,开始把亚述、希腊和拜占庭镶嵌画的装饰趣味引入绘画中,用“孔雀羽毛、螺锢、金银箔片,蜗牛壳的花扩、色彩或光泽”,创造了一种“画出来的镶嵌”绘画,使作品中的绘画和工艺性达到了极点。其主要壁画和绘画作品有《音乐》、《哲学》、《贝多芬》等。
3. 中国盛唐时期的艺术繁荣,史上习称“_____”。
【答案】盛唐之音
【解析】盛唐时期是中国古代艺术发展的顶峰,盛唐音乐的繁荣既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当时国势兴盛、经济昌明在音乐文化艺术领域的积极收获,同时也与唐王朝三代最高统治者对音乐文化艺术的特殊偏爱和倡导密切相关。同时盛唐的书法和绘画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涌现出大批的书法家和绘画家,如颜真卿、张旭、柳公权等。
4. 非利普·约翰逊(Philip Johnson)设计的_____建筑,是后现代主义代表作。
【答案】美国电话电报公司
【解析】菲利普·约翰逊是美国著名建筑师和评论家,在1983年建成的位于纽约曼哈顿区的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大楼设计中,约翰逊把历史上古老的建筑构件进行变形,加到现代化的大楼上,有意造成暖昧的隐喻和不协调的尺度,这使得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大楼成为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作。
二、名词解释
5. 罗杰·弗赖
【答案】罗杰·费赖是英国形式主义批评家,是西方现代主义美术批评的开山鼻祖。他不仅在美术史上,而且在当代美术评论上都特别强调一种形式的美。认为,面对一张画,我们要谈社会的、经济的、文化的、历史的内容很容易,对一个评论家来说,要谈它的构成、色彩、线条等形式问题就很难。只有后者才是真正的艺术的评论,而前者是非艺术的评论,这个观点后来基本上成为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艺术批评的出发点。它的美术评论是一种纯审美的评论,完全排除了社会的含义,直接推出了后印象派,包括“后印象派”这个名词,他的理论对20世纪美术批评影响颇深。
6. 互动性
【答案】互动性是指社会交往活动,主要是人的心理交感和行为交往过程。德国社会学家G . 齐美尔在其于1908年所著的《社会学》一书中最早使用“社会互动”一词。美国社会学家、社会心理学家及哲学家米德在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发现:人类心智的发展、“自我”意识的形成和社会组织与制度的建立是社会互动的主要过程,也是社会互动产生的主要条件。互动的类型主要有:①语言的互动与非语言的互动; ②正式的、有组织的互动与非正式的、无组织的互动:③传统的、习惯方式的互动与现代的、创新方式的互动等。
7. 艺术流派
【答案】艺术流派是指在中外艺术一定的历史阶段内,由一批思想倾向、艺术主张(美学主张)、创作方法和表现风格等方面相似或相近的艺术家所形成的艺术派别。艺术流派的形成,有的是自觉的,有一定的组织形式和共同宣言,有自己的创作队伍和代表艺术家,如超现实主义、未来主义等; 有的是不自觉形成的,仅仅因为创作风格类型的相近或相似而组合在一起,如威尼斯画派; 或是被后人归总为特定的流派,如意识流文学等。
8. 西方现代派艺术
【答案】西方现代派艺术是萌芽于19世纪中期,产生于19世纪末叶的艺术流派。西方现代派艺术不是一个单一的艺术流派,而是象征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意识流、存在主义等数量繁多的西方文艺流派的总称,几乎遍及艺术的各个种类和体裁。总体上讲,西方现代派艺术的思想根源是各种现代主义的哲学思潮。它在内容上大多表现西方现代社会的深刻社会危机和精神危机,反映出危机社会中人的异化; 形式上大多标新立异,追求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的创新,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艺术的表现能力,扩大了艺术的表现空间。
9. 情感符号说
【答案】情感符号说是西方符号论美学对艺术本质的解释,代表人物是德国的恩斯特·卡西尔和美国的符号美学家、艺术评论家苏珊·朗格。卡西尔将艺术定义为一种符号语言,苏珊·朗格发展了这一学说,认为“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一切艺术都是创造出来的表现人类
情感的知觉形式”。但这里的情感不是艺术家的个人情感,而是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类情感”和“艺术符号”。该学说提出了富有启发性的见解,但“符号”究竟是什么,艺术究竟是不是“符号”,有没有抽象的普遍人类情感等问题未作圆满回答。
10.普列汉诺夫《论艺术——没有地址的信》
【答案】《论艺术——没有地址的信》是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普列汉诺夫的著作,发表于1899~1900年。全书分为六个部分:《第一封信》至《第四封信》及两个《札记》。《论艺术——没有地址的信》是马克思主义美学史上第一部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研究艺术起源的成功之作,也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经典著作之一。作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通过对原始音乐、舞蹈、绘画艺术以及它们同生产劳动实际联系的分析,系统地论述了艺术的起源及其发展问题,认为艺术不是起源于“游戏”,而是起源于生产劳动。该著作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建设马克思主义美学与文艺学体系方面都起了重要作用。
11.美育
【答案】美育是审美教育,是指运用审美的方式实施教育。美育的目的是提高人们的审美感受能力、审美创造力及审美情趣,以促进其人格的完善以及全民族整体素质的提升。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
12.《理想国》
【答案】《理想国》又译作《国家篇》、《共和国》等,以苏格拉底为主角用对话体写成,共分10卷,一般认为属于柏拉图中期的作品。这部“哲学大全”不仅是柏拉图对自己前期哲学思想的概括和总结,而且是当时各门学科的综合,它探讨了哲学、政治、伦理道德、教育、文艺等各方面的问题,以“理念论”为基础,建立了一个系统的理想国家方案。《理想国》是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通过苏格拉底与他人的对话,给后人展现了一个完美优越的城邦。
三、简答题
13.简答荷兰风格派运动的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
【答案】(1)荷兰风格派的内涵
荷兰风格派,又称新造型主义画派,由蒙德里安等人于1917~1928年在荷兰创立。其绘画宗旨是完全拒绝使用任何的具象元素,只用单纯的色彩和几何形象来表现纯粹的精神。
(2)荷兰风格派的代表人物和作品
①蒙德里安及其作品《海堤与海》
a. 蒙德里安
蒙德里安(1872~1944),是荷兰风格派的核心人物。他以其独特的“水平线——垂线”和原色、非色组合的极简绘画图式,将现代抽象绘画带到了一个新阶段。但他绘画的核心并不是抽象,而是某种内在的精神性追求。这种以追求精神性为核心的绘画并没有与客观自然绝对隔离开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