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在中国,随着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许多教师正在积极探索和尝试各种教学形式以促进课堂互动。提问作为最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已经成为课堂互动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当我们深入现有的课堂教学时不难发现两个问题:一方面,原有教学方式的“满堂灌”演变成了现在的“满堂问”。课堂教学已经成了“问答教学”。然而,许多提问却是低效的,并未发挥它应有的功能。另一方面,在课堂互动的过程中,教师是提问行为的主宰者,学生提问几乎未发生。事实上,教师提问和学生提问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只有把它们结合起来才能达到课堂提问效果最优化。有效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英语阅读课堂的教学效果。
本文作者从建构主义的视角出发,基于朗(Long)的互动假设,克拉申(Krashen)的输入假设和斯温(Swain)的输出假设,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高中英语课堂师生有效提问两方面着手,进一步深入研究了课堂有效提问问题,探讨了什么样的课堂提问才是有效的以及怎么样达到最有效。
本研究采取课堂观察,教师访谈和学生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首先,通过课堂观察分析有效课堂提问行为的构成要素。再通过访谈教师探究影响教师有效提问行为形成的因素。最后通过学生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有效课堂提问的态度。本研究的主要发现如下:(1)教师提出的参考性问题远远多于展示性问题;(2)教师使用最多的提问方式是指定学生回答和自问自答;(3)提出问题后教师很少组织学生讨论;(4)教师很少留出等待时间让学生思考而是急于得到回答;(5)尽管教师已经意识到提问策略和反馈的重要性,但他们不能再合适的情况下有效加以利用;(6)学生回答的质量和三方面有关:问题的类型,等待时间,提问策略;(7)与教师提问相比,学生提问很少发生;(8)研究还表明,高中英语教师对有关课堂提问的理论方面了解太少。
针对以上研究结果,作者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建议。从自身角度出发,教师应对课堂提问做出深入和系统的研究,掌握有效提问策略,了解如何设计有效问题,利用何种提问技巧并作出最佳反馈。从学生角度出发,教师应培养学生主动提问的意识。在阅读课上,只有把学生的被问变成主动地问,才能使其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才能使其能够在阅读课上有效地学到多种阅读技能。总之,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充实了有效课堂提问的研究,对改善高中英语教师的提问技巧,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精神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和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