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海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906美术基础知识[专业硕士]之美术概论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美术家应具各什么样的艺术修养?
【答案】美术家的艺术生命在于不断的创造,而创造的根本条件在于其深厚的修养。美术家的修养应当是围绕着艺术创作进行的,最终的目的是为创作水平的提高服务。它主要包括:
(1)应重视专业技能的训练
①天赋只是一个人成为美术家的潜在可能,最终能否成为专业的美术家首先要取决十这种天赋是否得到开发和施展的机会。这就是走向专业美术家所必须的第一步,即专业技能的训练。
②同样的专业技能训练不可能培训出相同水平的美术家,其中原因除了其他修养的原因外,还与美术家个人的艺术天赋的高低有着密切的关系。天赋高的美术家往往在专业技能的训练中比其他人的水平要高。
③如果一味依赖与自己的天赋而轻视必要的专业技能训练的话,那么艺术创作水平的提高也只是妄想,原来再高的艺术天赋也会因此受到抑制。因此,对于一切选择美术事业的人来说,无论他天赋有多高,过硬的专业技能学习和训练都是未来创作实践中不可缺少的的必要修养。
(2)应具备进步的审美观念和高尚的艺术情趣
审美观念是人们在生活体验中按照自己对美的本质的认识和理解,对外界事物进行分析、判断和观照,最后形成了自己关于美的看法和态度。艺术情趣是在审美观念确定的基础上形成的对艺术某一方面特殊效果和偏爱。作为严肃的美术家,审美观念及相应的艺术趣味应当是进步和高尚的。
(3)应提高文化素质和思想水准
文化素质是指一个人整体的文化知识结构。就美术家而言,首先是与美术相关或相近的其他艺术门类的有关知识和方法,如舞蹈、音乐、戏剧、摄影等等,再就是实际创作中可能涉及到的其他学科或门类的专业知识,如文学、历史、地理、民俗、服装,再推而广之又会涉及到政治、经济、语言等众多领域。美术家提高自身文化素质不只是出于知识结构上的目的,更重要的在于从其他领域的修养中获取启示和灵感。文化素质的提高,必然会有助于美术家思想水平的提高。
(4)应具有深切的现实生活体验与艺术实践美术家一切的艺术行为都被打上了生活的烙印,都是其生活体验的反映。美术家深入生活既求广泛和深入,又不应事无巨细地去面面无遗地体察,而是应从创作的实际要求出发尽可能全面地深入到现实生活中去体验。美术家对生活的体验既有
直接的感受,也有间接的获得。
2. 如何看待美术创作中的技巧?
【答案】(1)美术创作必须依靠技巧。美术家要取得创作的成功,不仅要有对生活独特的审美认识,还要有充分表现这审美认识的制作能力和高超技巧。如果不能熟练地掌握物质媒介材料的性能,不能熟练自如地运用技巧,就不可能顺利地传达出美术家的审美认识和审美情感,使其转化为物化的视觉形式,完成创作。
(2)美术创作不能过于倚重技巧。技巧不能脱离审美认识的内容而独立存在,美术家所掌握的技巧都是为了更好的表现独特的审美认识。如果为技巧而技巧,甚至玩弄技巧,或陷入唯技巧论,创作就会走入死胡同。
3. 简述宋代风俗画的发展状况。
【答案】风俗画是人物画的一种,是以社会生活风习为题材的人物画,在汉代就己出现,至两宋方呈现繁荣局面。
(1)宋代风俗画繁荣的原因
①两宋绘画的商品化促进以民间画工为创作主体的风俗画繁荣出现。宋代经济发达、都市发展,随着城市和工商业的繁荣、市民文艺的兴起,绘画己不仅是少数人的雅玩和收藏,开始成为商品进入市场,两宋时期形成了初具规模的绘画市场,民间画工人才辈出。
②宫廷画家参与风俗画创作,高超的技艺推动民间的创作,使人物画的主题、题材范围和表现手法比唐、五代有明显的变化和拓展。
(2)宋代风俗画的特点
①宋代风俗画以贴近生活的广泛题材,生动再现两宋的社会生活。宋代风俗画的题材相当广泛,包括货郎、婴戏、仕女、车马、街市、城郭、耕织、盘车以及村牧、村医、村学、粮运等,全方位地反映了宋代社会生活。
②“写真”、“尚趣”是宋代风俗画最突出的艺术特色。画家们熟悉市民群众的生活和精神状态,并在深入观察的基础上进行生动具体的描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普通大众的生活、思想、情感与审美好尚,满足了社会中相当数量的市井百姓们的精神要求和审美需求,代表了人物画发展的新成就。
③宋代风俗画综合展现出宋代绘画在山水、花鸟、人物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宋代风俗画不同于传统人物画背景多留空白的做法,而将人物置身于真实可感的环境之中,人物与环境之间协调一致。
(3)两宋风俗画的代表作品
①北宋最具代表性的风俗画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这幅画描绘了清明时节北宋京城汁梁繁荣热闹的都市风貌和汁河两岸的景物风光,不仅是古代绘画艺术的杰作,也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的重要依据。
②南宋时期的风俗画进一步发展,供年节装饰的节令画进一步活跃。最具代表性的是李篙的
《货郎图》,这幅画描绘了农妇携带幼童兴致勃勃的围观货郎担的情景,形象自然生动,是宋代风俗画中的优秀之作。
4. 美术的主要门类划分是怎样的? 各有什么特征?
【答案】通常,按照使用的物质材料及其制作方法的不同,美术在广义上一般划分为工艺美术、绘画、建筑、雕塑、园林、书法、篆刻、设计等几大门类。它们既有美术的共同特性,又具有各自的特点。
(1)工艺美术:工艺美术是在生活领域中以功能为前提,通过物质生产手段对材料进行审美加工的一种美的创造,是美化生活用品和生活环境的美术。工艺美术一般包括传统风格为主的工艺美术、现代工艺美术设计以及民间工艺三部分。工艺美术的实用与审美相统一的特点,也正是工艺美术最主要的特点,是一种实用美术,是美化物质产品和生活环境的艺术。
(2)绘画:绘画是运用点、线、空间、光、色等艺术语言,在二度空间中塑造具体的、个性化的视觉形象,来反映生活和表达情感的艺术。绘画艺术有共同的一些主要特点,首先,绘画艺术具有长于描绘客观世界和表现主观世界的特点; 其次,由于绘画艺术的形象是静止的,它只能以瞬间的形象来反映生活和表现作者的思想情感,要求画面形象能够超越相对静止的时空范畴。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绘画可分成许多种类:按照使用的工具材料和技法来同来划分,一般可分为水墨画,油画、版画、水彩画、水粉画、年画、素描画等画种。
(3)建筑:建筑是用沉重的物质堆砌而成的实用性物质产品。建筑艺术是通过空间实体的造型结构安排、与各门相关艺术的综合、同自然环境的关系等发挥审美功能的一种广义的造型艺术。建筑是具有技术和艺术的双重性,它首先是一种实用艺术,而且必须考虑建筑的坚固与美观。建筑匠师巧妙的运用建筑的艺术语言:空间、形体、线条、色彩、质感、光影等,创造了许多优美的建筑。
(4)雕塑:雕塑是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通过雕、刻、塑的手法,创造具有真实的三度空间的反映生活和表现情感的艺术。雕塑的主要特点,首先在于艺术形象的实体性而且要求艺术形象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其次,由于雕塑难于表现复杂的情节,一般也不能运用背景来刻画人物,所以要求艺术形象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最后,运用的材质的特性与艺术形象的审美效果具有密切关系。按雕塑的形态,可以分为圆雕、镂空雕和浮雕,按作品题材的内容和性质,雕塑可以分为纪念性装饰性和宗教雕塑。
(5)园林:园林实际上是一种环境艺术,人类以各种自然物质材料经过各种艺术处理而创造出来的环境空间,是人工创造或改造的自然,在诸多艺术门类中,具有许多独特的美学个性和艺术规律,起精神功能是居于主导地位的。许多园林艺术史家将园林划分为西方规则型园林和东方自然式园林。
(6)书法与篆刻:简单地说,是指文字书写规律和方法。从广义上讲,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字和书写文字的技巧,因而也都有自己的“书法”,但小是任何的文字书写都能成为艺术。狭义上讲,书法特指“汉字的书写艺术”。篆刻是中华民族传统艺术形式之一它是书法与雕刻相结合的艺术因多采用篆书先写刻故称篆刻。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