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齐鲁文化研究院313历史学基础之中国现代史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府院之争”的实质是( )。

A. 黎元洪、段祺瑞之间的矛后公开化

B. 美、日对中国的争夺

C. 参加一战以获日本的贷款

D. 段祺瑞想操纵北京政府的实权

【答案】B

【解析】府院之争是指黎元洪的总统府与段祺瑞的国务院之间的纷争,两者又分别依靠美、日的支持,实质是美、日两国对中国的争夺。1917年美国参加对德作战,黎元洪同意与美国保持一致行动。而日本则支持段祺瑞参战,答应借巨款给段祺瑞,以扩充其势力。美国遂指使黎元洪伙同国会反对参战。段祺瑞则召集亲信召开督军会议,决定参战,并要挟黎元洪和国会同意参战案,但未能得逞,于是要求黎元洪下令解散国会。其后黎元洪罢兔段祺瑞职务,而段祺瑞则出走天津,扬言要另立政府。

2. 中国共产党“八七”会议决议:“共产党现时最主要的任务是有系统地有计划地尽可能在广大区域中准备农民总暴动……工人阶级应时刻领导并参加武装暴动。”这表明( )。

A. 中国共产党的思想理论基础发生了根本变化

B. 中国共产党正式确定了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

C. 中国共产党确立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

D. 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入农村

【答案】C

【解析】八七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重要会议,它在中国革命遭受严重挫折后,总结了失败的经验教训,结束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定了党在农村领导武装暴动、开展土地革命的斗争方针。这次会议对于挽救大革命失败所造成的危局,实现党的战略转变起了重要作用。

3.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1967年的“二月抗争”( )。

A. 要打倒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B. 力图抵制“文化大革命”的“左”倾错误

C. 反对红卫兵运动向全国各地的发展

D. 反对毛泽东发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答案】B

【解析】“二月抗争”是指,1967年2月,周恩来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碰头会。会上谭震林、陈毅、叶剑英、李富春、李先念、徐向前、聂荣臻等中央政治局委员和中央军委领导人,对“文革”的错误做法提出尖锐的批评。围绕“文革”要不要党的领导,应不应将老干部统统打倒,要不要稳定军队等重大问题,同康生、陈伯达、张春桥等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二月抗争”并非反对“文化大革命”,而是抵制“文革”的“左”倾错误。

4. 解放战争第二年人民解放军作战任务的特点是( )。

A. 粉碎国民党的重点进攻

B. 举行全国规模的反攻,扩大解放区

C. 由内线作战转向外线作战

D. 外线作战与内线作战同时进行

【答案】C

【解析】解放战争第二年人民解放军作战任务是同国民党军队进行运动战,内线牵制,外线攻击,以消灭其有生力量为主,不以夺取城市、土地为主。

5. 参加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正式代表中,来自武汉的两位是( )。

①陈公博②周佛海③董必武④陈潭秋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C

【解析】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出席大会代表共13人,分别是:上海代表李达、李汉俊; 北京代表张国焘、刘仁静; 长沙代表毛泽东、何叔衡; 武汉代表董必武、陈潭秋; 济南代表王尽美、邓恩佑; 广东代表陈公博、包惠僧(代表时在广东的陈独秀):东京代表周佛海。

6. 1938年5月,毛泽东针对当时的论调、情绪发表的两部军事论著是( )。

A. 《论持久战》和《论联合政府》

B. 《论持久战》和《抗日游击战争中的战略问题》

C. 《新民主主义论》和《抗日游击战争中的战略问题》

D. 《共产党人》和《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答案】B

【解析】在抗战初期,国内“抗战必败”的悲观论调与台儿庄战役后产生的盲目乐观情绪,

都严重干扰着人们对战争的残酷性、持久性和必胜性的认识。为此,1938年5月,毛泽东发表了《论持久战》和《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

7. 下列国家中,最早同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是( )。

A. 美国

B. 日本

C. 法国

D. 俄罗斯

【答案】C

【解析】1964年,经过双方代表的谈判,中国同法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中法建交是中国在外交事务中的一个重大胜利,是加强同西方关系的重要突破,对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是一次的沉重打击,对欧洲各国改善同中国的关系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8. 制定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会议是( )。

A.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 中共十二大

C. 中共十三大

D. 中共十四大

【答案】C

【解析】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召开。十三大系统地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完整地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从而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9. 中共八大坚持的经济建设方针是( )。

A. 综合发展

B. 平衡发展

C. 重点发展重工业

D. 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答案】D

【解析】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在北京政协礼堂召开。大会完全肯定了党中央从“七大”以来的路线是正确的,同时正确地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中国阶级关系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确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向社会主义建设。大会在总结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