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传媒文学批评”分析

关键词:传媒文学批评,文学批评,大众传媒

  摘要

  “传媒文学批评”是近几年流行的一种新的文学批评形式,指在大众传播媒介上发表的关于文学的评论文章。它的出现有现实原因和基础,首先,由于传统的文学批评在当前无法对层出不穷的新现象新问题做出回应,并且常常处于失语和言不及的状态,完全不能满足公众的精神需求;其次,大众传播媒介渗入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人们越来越依赖大众传媒以获得信息和娱乐,因此,大众传媒很自然的参与到文学批评领域,并将其转变为公众文化消费的又一种方式。  本文尝试对传媒文学批评这一新的批评形式进行分析,主要讨论传媒文学批评与传统文学批评的区别表现在哪些方面、大众传媒在参与文学批评领域时表现了那些特征、采用了什么样特殊的手法、这种新的批评形式会产生那些意义和误区等问题。’  本文认为,新的传媒文学批评与传统的文学批评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载体不同:传媒文学批评的载体是大众传播媒介如报刊、网络,它的传播范围是社会各个阶层,而文学批评的载体是专业的学术刊物,它的传播范围是专业的研究领域。二、受众不同:传媒文学批评的受众是任何一个接触大众传媒的人,它不要求阅读它的人具有专业的知识储备,文学批评的受众却是从事研究的专业人员,这在任何一个领域都是少数。三、目的不同:传媒文学批评的目的是为公众提供娱乐,这与大众传播业的努力方向一致,而文学批评的目的在于提供科学的知识、启发理性的思考。四、表述方式不同:传媒文学批评更多采用新闻式的表述方式,即陈述,包括报道和判断,文学批评的表述方式则是分析。五、价值标准不同:传媒文学批评的价值在于它的新闻价值,具体表现在批评的及时性、重要性、显著性、贴近性和趣味性上,文学批评的价值则在于批评的学理性、科学性和启示性。  大众传媒参与文学批评形成了新的批评形式,但它的参与带有很明显的选择性、策划性和议程设置性特征。大众传媒在参与文学批评这一领域时,在选题上、形式安排上、时机上都有很强的选择性:名人名作、有争议的文学话题、新鲜的文学现象才是传媒文学批评关注的对象,并且总会选择某些带有特殊含义或重要的时间发表评论。策划性表现在大众传媒在参与文学批评的时候会考虑到公众的知识结构、理解水平和兴趣点,在批评栏目和内容方面精心策划,吸引公众注意。议程设置性特征在于大众传媒在参与文学批评的过程中,带有为公众设置议题的潜意识,即它希望通过自己的报道,促使公众想起并思考某个特定议题。传媒文学批.评的传播形式主要是说服和引导,轻松自如的笔调和幽默尖刻的风格是传媒文学批评的说服技巧;简短快捷的传受和“知道分子”的流行是传媒文学批评的引导策略。这样的说服和引导不会给公众带来任何思想的压力,可以让人们在完全放松的状态下,愉快的阅读这些文章,接受这些观点,在获取信息的同时会的休闲的快乐,这可能就是人们喜爱传媒文学批评,愿意接触它的原因。  但是,传媒文学批评在带来快乐的背面,一样存在某些负功能:在提供信息的同时传播着偏见;在娱乐第一、媚俗当道的精神下败坏着精致艺术;在提供更多表达空间的同时带来无原则的宽容的误区,使表达因为泛滥而变得的廉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