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沈阳师范大学法学院821经济法学和民事诉讼法考研内部复习题及答案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经济法监督主体

【答案】经济法监督主体是指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规定,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和国民经济管理活动中,享有监督权的社会实体,包括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行使专项监督权的专门机关,非国家机关的组织以及人民群众。按其职能和法律地位可以分为以下几类:权力监督主体、行政监督主体和社会经济监督主体。监督权行使主要是对经济领域的生产、流通、消费和分配等各个环节实行严格、全面系统的监督。

2. 税率

【答案】税率是应纳税额与计税基数之间的数量关系或比率。它是衡量税负高低的重要指标,是税法的核心要素,反映国家征税的深度和国家的经济政策,是极为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税率可分为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和定额税率,这是税率的一种最重要的分类。

3. 广告主体

【答案】广告主体又称广告活动主体,是指广告信息传播活动中的传送者,也即广告活动的提议者、策划者、创意者和实施者。广告主体主要有三种: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和广告发布者。就市场功能而言,广告主是广告需要的产生者,而广告经营者和发布者是满足这种需要的服务提供者,囚此,把广告经营者和发布者统称为广告商。

4. 广告代理

【答案】广告代理是指在广告活动中,广告主委托广告经营者设计、策划广告,广告发布者通过广告经营者承揽广告发布业务的形式告。即广经营者(代理方)在广告被代理方(广告客户)授予的代理权限内,以广告被代理人的名义所开展的广告活动。

5. 犯罪的间接故意

【答案】犯罪的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用公式表示即为“可能发生+放任发生”。在认识特征上,间接故意表现为行为人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结果的心理态度。在意志特征上,间接故意表现为行为人放任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二、简答题

6. 简述企业的概念和特征。

【答案】(1)企业的概念

企业是人的要素和物的要素相结合的,以营利为目的从事生产经营或服务性活动的,具有法律卞体资格的经济组织。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位,是近现代社会的重要的细胞和组成部分,是经济生活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企业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特别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2)企业的分类

①国有企业。国有企业是由国家出资兴办的,全部财产属于国家所有的企业。在我国,这种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在经济生活中起着重要的支配作用。国有企业的范围包括中央和地方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使用国有资产投资所举办的企业,也包括实行企业化经营国家不再核拨经费或核发部分经费的事业单位及从事生产经营性活动的经济实体,还包括上述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使用国有资产投资所举办的企业。

②股份制企业,指企业的财产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出资者共同出资,并以股份形式构成的企业。我国的股份制企业主要是指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包括国有独资公司)两种组织形式。

a. 有限责任公司,指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b. 股份有限公司,指其全部资本分为等额股份,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或者所持股份为限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③合作及集体所有制企业

a. 合作社企业,指按照合作社组织方式依法设立并运行的经济组织。

b. 集体所有制企业,指一定范围内的劳动群众出资举办的企业。它是我国公有制经济成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城乡劳动者使用集体资本投资兴办的企业,以及部分个人通过集资自愿放弃其所有权并依法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认定为集体所有制的企业。

c. 股份合作企业,指一种以资本联合和劳动联合相结合作为其成立运作基础的经济组织。 ④私营企业,指企业的资产属于私人所有,有法定数额以上的雇工的营利性经济组织。在我国,这类企业由公民个人出资兴办并由其所有和支配,而且其生产经营方式是以雇佣劳动为基础。

⑤联营企业,是企业之间或者企业、事业单位之间联营,组成新的经济实体,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具备法人条件的联营企业; 或者是企业之间或企业、事业单位之间联营,共同经营,不具备法人条件的,由联营各力一按照出资比例或者协议的约定,以各自所有的或者经营管理的财产承担民事责仟的企业。

⑥外商投资企业。这类企业包括中外合营者在中国境内经过中国政府批准成立的,中外合营者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共享利润、共担风险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 也包括中外合作者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则,按我国法律以合作协议约定双方权利和义务,经中国有关机关批准而设立的中外合作经营企业; 还包括依照中国法律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全部资本由外国企业、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单独投资、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外资企业。

⑦港、澳、台投资企业,指港、澳、台投资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涉外经济法律、法规的规定,以合资、合作或独资形式在内地举办的企业。在法律适用上,均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经济法律、法规为依据,在经济类型上它是小同于涉外投资的经济类型。

(3)企业的基本特征

①企业是从事生产经营或服务性活动的经济组织。这是从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生产单位的具体社会功能来分析的。企业作为经济组织从事的是经济活动,包括物质资料生产和经营销售,

即生产经营活动,也包括为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需要的各方面的服务活动。

②企业是由人的要素和物的要素有机结合而组成的经济组织。这是从企业作为一个社会基本经济单位内部构成的基本要件上来分析的。人包括一定数量和一定素质的下人、技术人员、管理者和经营者; 物,则是指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所组成的企业的财产,包括企业的动产和不动产,企业的有形财产和无形财产。

③企业是营利性的经济组织。这是从企业的性质和企业设立的宗旨上来分析的。以营利为目的是企业的重要本质属性。营利是指企业及其投资者以投资者的投资所形成的企业的资本来经营某项事业,通过其生产、经营活动来达到资本增值的目的。企业就是出于这种目的而从事某项生产经营或服务性活动的经济组织。

④企业是具有法律主体资格的经济组织。这是对企业在法律上的主体资格及其法律地位而言的。任何企业均在法律上具有一定的主体资格。一般来讲,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是在法律上具有独立主体资格的经济组织,没有法人资格的合伙企业和独资企业具有不完全独立的或相对独立的法律上的主体资格。

7. 简述经济法立法内容上的体系构成。

【答案】经济法的内容,是指经济法的各种制度和规定,是为经济法所规定的人们各种行为规范。经济法的内容依不同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种类:

(1)以国家调节经济活动的方式不同可以分为:

①市场规制法,主要含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产品责任法;

②国家投资经营法,主要含国家投资法,国有企业法;

③国家引导调控法,主要含公划法、各种经济政策法及各种调节手段运用的法律规定。

(2)按照国家调节的目标和任务所主要侧重的方面不同,经济法的立法内容包含经济运行调节法与经济结构调节法。

(3)按国家经济调节关系可分为宏观经济调节关系与微观经济管理关系两力面为标准,经济法的立法内容也便包含关于宏观经济调节的法律规范与同其相关的微观经济管理的法律规范。

(4)按照国家经济调节实施过程各环节不同,经济法的内容包含关于经济调节的决策、组织实施、监督与纠纷和违法调处等方面立法。

(5)国家经济调节涉及国民经济的计划、投资、财政、税收、金融、市场等各主要职能方面和工业、农业、商业、运输、通讯等各行业部门,经济法内容也便可分为在以上各方面的法律规定,即包括关于国民经济各职能方面的经济法与关于各行业部门的经济法。

(6)国家经济调节包括国家对国内经济领域与对涉外经济领域的调节,经济法可分为关于国内经济的经济法规范与关于涉外经济的经济法规范。

(7)按照经济成分不同,经济法内容可分为关于国有经济的经济法规范与关于非国有经济的经济法规范。

(8)国家经济调节包括平常时期与非常时期的调节,经济法又分为正常时期经济法规范与非常时期经济法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