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安徽大学健康科学研究院822普通生物学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不完全花。

【答案】不完全花是指缺乏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中的一部分或几部分的花。例如:黄瓜。

2. 遗传变异现象。

【答案】遗传是指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常常相似的现象。变异是指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的不同个体之间,总是或多或少的存在着差异的现象。遗传是相对的,变异是绝对的,遗传和变异在生物的进化中同等重要。

3. 光合膜。

【答案】光合膜是组成类囊体的膜,这是因为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是在叶绿体中的类囊体膜上进行的。

4. 体液。

【答案】体液是指体内以水作为基础的液体。

5. 顺式作用元件

【答案】顺式作用元件是指与结构基因串联的特定DNA 序列,是转录因子的结合位点,它们通过与转录因子结合而调控基因转录的精确起始和转录效率。

6. 死亡率。

【答案】死亡率是指种群中单位数量的个体在单位时间内死亡的个体数目。

7. 本体感受器。

【答案】本体感受器是指感受自身肌肉、腱、关节的张力和运动的器官。能感受自身姿态、

;对刺激敏感。 运动;不会适应(习惯化)

8. 呼吸。

【答案】呼吸是指高等动物的气体交换过程。可分为内呼吸和外呼吸两部分。

二、填空题

9. 物种是_____,它是_____的单元,也是_____单元。

【答案】形态上类似的、彼此能够交配的、要求类似环境条件的生物个体的总和;生物分类;生物进化

10.筛管分子就是一个细胞,成熟时,其_____消失,两端壁特化而具许多细孔,称为_____。

【答案】细胞核;筛板

11.在红细胞内的溶解度远远_____于在血浆的溶解度,是因为红细胞内存在_____。

【答案】大;碳酸酐酶

12.哺乳动物排卵后,排空的次级卵泡演变为_____,它可分泌_____激素。

【答案】黄体;雌性激素、雌激素、孕激素、孕酮

13.节肢动物的神经系统是_____神经系统,位于消化管的_____。

【答案】链状;腹部

14.中心粒和纤毛基体在结构上相同,其结构图式都是_____, 鞭毛和纤毛的丝结构图式为_____。

【答案】9+0型;9+2型

15.病人缺乏淋巴细胞,叫做_____症,是一种先天、遗传性疾病。艾滋病,即_____综合症,英文缩写为_____,其病原体的英文缩写为_____。致病的主要原因是这种病毒攻击助T 细胞、巨噬细胞和B 细胞。传播途径为_____、_____和_____

【答案】免疫缺乏;获得性免疫缺乏;AIDS ; HIV ; 血液;性生活;母婴传染

16.两只基因型为

【答案】51

17.碱基一类是_____,单环分子;另一类是_____,双环分子。

【答案】嘧啶;嘌呤

18.鸟类大多_____觉最发达,而兽类则多以_____觉最发达。

【答案】视;嗅

的动物交配,基因A 和基因b 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双亲的配子中都有20%是重组的,预期“AB ”个体是_____%。

三、简答题

19.简述生物学的分科。

【答案】生物学是指研究生物的结构、功能、发生和发展的规律以及生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等的科学。生物学有如下分科:

(1)早期按生物类群或研究对象划分学科,如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等;

(2)按结构、机能以及各种生命过程划分的学科有形态学、解剖学、组织学、细胞学等; (3)从不同层次研究生物学的学科有种群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

(4)20世纪以来,用物理学的、化学的以及数学的手段研究生命的分支学科或交叉学科有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生物数学、仿生学等。

20.简述物种的定义及形成原因。

【答案】(1)物种的定义

物种简称“种”,是指具有一定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以及一定的自然分布区的生物类群。物种具有一个共同基因库,与其他类群存在生殖隔离。

(2)物种形成原因

隔离是把一个种群分成许多小种群的最常见的方式。

隔离使种群变小,因而基因频率可以由于偶然的因素(基因漂变等)而改变。基因频率的改变,加上不同环境的选择,使各小种群向不同方向发展,这样就可能形成新种。地理隔离是推动形成群体间表型分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地理隔离影响选择,选择使地理隔离所造成的各种群差异累积,使生殖隔离出现从而阻止了种群之间的基因交流。

多倍体是物种形成的另一种形式。

这是一种只经过一二代就能产生新物种的方式。多倍体生物一旦形成,它和原来的物种就发生生殖隔离,从而迅速成为一个新种,这种方式是爆发式的。多倍体的形成有2种方式:

a. 本身由于某种未知的原因而使染色体复制之后,细胞不随之分裂,结果细胞中染色体成倍増加,从而形成同源多倍体;

b. 由不同物种杂交产生的多倍体,称为异源多倍体。

21.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本观点。

【答案】达尔文用自然选择来解释生物的进化。这个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遗传变异、繁殖过剩、生存斗争和适者生存。

(1)达尔文认为生物普遍存在着变异,变异可分为一定变异和不定变异。

生物普遍具有高度的繁殖率与自下而上的竞争能力。生物过度繁殖会加剧在一个群体中互有差异的个体之间的生存斗争。

(3)在生存竞争中,对生存有利的变异个体被保留下来,而对生存不利的变异个体则被淘汰。生存斗争及适者生存的过程,就是自然选择的过程。

自然选择过程是一个长期的、缓慢的、连续的过程。由于生存斗争不断在进行,因而自然选择也不断在进行,通过一代一代的生存环境的选择作用,物种变异被定向地向着一个方向积累,导致性状逐渐发生改变,最终演变成新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