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716文学概论之现代汉语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术语解释
1. 受事主语
【答案】受事主语是指动作接受者的主语,即当某一动词充当谓语时,由这一动作行为的承受者充当的主语。主语表示承受动作、行为的客体,也就是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即受事。主谓的语义结构是“受事+动作”。例如:羊││狼咬死了。这里的受事是广义的,涵义比一般也要宽泛一些,只要从意义上看可以认为是动作、行为所针对的对象,包括动作的承受者和对象,都是受事。
2. 古今字
【答案】古今字是文字学术语,是指表示同一个词由于时代的变迁而采用的不同的字。古今字是指古汉语中多义词的某个义项在词义系统发展过程中,逐渐从原词的引申义列中分化独立而形成新词,或上古同音借用形成的同形词在汉语发展中分化出新词,从而在书面上为这些新词另造新字的现象,它也是汉字发展的一种孽乳现象。
3. 连读变调
【答案】连续变调是指汉语里两个以上音节在连读的时候,由于受前后音节的影响,有些音节的声调会发生变化。普通话的连读变调主要有上声字的变调、轻声的变调、“一”、“不”的变调、儿化的变调等。如两个上声连用时的变调情况,“领导”是两个上声连用的现象,前一个音素“领”由“214”变调为“35”。
4. 调值
【答案】调值是指音节高低升、降由直长短的变化形式,即声调的实际音值或读法。调值有两个语音特点:一是调值主要由音高构成,音的高低决定于频率的高低; 二是构成调值的相对音高在读音上是连续的,渐变的,中间没有停顿,没有跳跃。描写调值一般采用赵元任创制的“五度标记法”来标记声调。
二、简答题
5. 简述调值和调类的关系。
【答案】调值和调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二者之间也有着相关的联系,区别与联系的具体表现如下:
(1)联系
调值指音节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变化形式,即声调的实际音值或读法。调类是声调的种类,
即把调值相同的字归纳在一起所建立的类。无论在普通话(或仟何一种方言里),总是调值决定调类,有几种基本调值就可以归纳成几种调类。
(2)区别
调值和调类确立的依据不一样。
调值主要由音高构成,确立每一种声调的调值所依据的是音高和音高的变化。而调类则是根据调值所归纳的类,确立调类的依据是调值的多少。
总之,调值和调类具有密切的关系,调值决定调类,调值按照一定的规则可以划分为不同的调类。
6. 下列各句哪是单句,哪是一重复句,哪是多重复句,哪是紧缩句? 为什么? 指出复句内分句间的关系,分析多重复句的层次和关系。
①外面太阳很好,也没有风。
②作者在这篇小说里,主要写一个农民。
③只要你能工作,就应当工作。
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完成任务。
⑤无论谁,都不能不学习。
⑥你跑得再快也追不上他。
⑦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我们要努力工作。
⑧那边,你瞧,绿油油的一大片,都是新法栽种的好庄稼。
⑨每个人都把准备好的锄头扛在肩膀上,爬上山去。
⑩分析能力强,是这位青年同志的优点。
11○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可以改变咱们的计划。。
12○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
13○他还启示人们,不应该迷信书本上的道理,而应该重视客观事实,重视实验和实践; 要有勇气怀疑并且敢于批评不符合实际却历来被认为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威学说。
【答案】①外面太阳很好,也没有风。
—重复句,并列关系。有两个分句,中间有停顿。
②作者在这篇小说里,主要是写一个农民。
单句,“作者”是主语,“在这篇小说里写一个农民”是谓语,“主要是”是插入语。 ③只要你能工作,就应当工作。
—重复句,条件关系。有两个分句,中问有停顿。
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完成任务。
—重复句,条件关系。有两个分句,中间有停顿。
⑤无论谁,都不能不学习。
单句,“无论”用在主语“谁”前,同谓语中的“都”配合,强调所指的人毫无例外,主谓中间有停顿。
⑥你跑得再快也追不上他。
紧缩句。“你跑得冉快”和“追不上他”都是分句,中间没有停顿,后一分句的主语承前一分句的主语“你”省略。
⑦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我们要努力工作。
单句,介词短语“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是“我们要努力工作”的状语,把它放在主语“我们”前面是为了强调它。
⑧那两边,你瞧,绿油油的一大片,都是新法栽种的好庄稼。
—重复句,并列关系。“你瞧”是插入语,“那两边绿油油的一大片”和“都是新法栽种的好庄稼”都是分句,第二个分句的主语承前省略了。
⑨每个人都把准备好的锄头扛在肩膀上,爬上山去。
—重复句,顺承关系。后一个分句承前省略了主语。
⑩分析能力强,是这位青年同志的优点。
单句,主谓短语“分析能力强”是主语,主谓之间有停顿。
11○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可以改变咱们的计划。
单句,“在特殊情况下”是介词短语作状语,“只有”“才”分别用在状语和中心语之前表示必要条件。
12○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进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
多重复句。由三个分句组成,有两个层次。第一分句与第二第三分句之间是第一个层次,第二分句与第三分句之间是第二个层次。
13○他还启示人们,不应该迷信书本上的道理,而应该重视客观事实,重视实验和实践; 要有勇气怀疑并且敢于批评不符合实际却历来被认为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威学说。
单句,双宾语中的远宾语是个多重复句形式。
7. 就下面例句说明反复与重复的区别。
①他说的是沙漠里的胡杨树。“没有滴水它居然能活上一千年,终于枯死后又翔地站立一千年,倒下后不散架不朽腐又是一千年! ”
②平淡的生活,平静的心情,平和的脾气,平静的话语。
【答案】例①的三个“一千年”突出了胡杨树的顽强生命力,属隔离反复。例②前后两个“平静”用词重复,后一个“平静”改成“平实”好些。
8. 试就比拟的运用分析一下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的修辞效果。
【答案】 卜算子•咏梅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