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中共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综合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

  摘要

一、简答题

1. 如何理解“发展是硬道理”以及“稳定是硬任务”? 新时期我国发展和维稳面临的挑战是什么?

【答案】(1)对“发展是硬道理”的理解:

①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在同资本主义的较量中,能否不断地巩固和发展自己,能否体现出其优越性,最根本的是生产力能否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更好。只有生产力发展了,才能从根本上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②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社会主义决不能长期建立在生产力水平低下和贫穷的基础上,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长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是对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进行科学分析得出的最重要的结论。 ③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国是维护和平和稳定的力量,是世界和平力量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的发展正在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新的推动力量。

(2)对“稳定是硬任务”的理解: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发展,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更好地解决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 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才能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只有坚定小移地维护稳定,才能不断为改革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实践表明,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处理得当,就能总揽全局,保证经济社会的顺利发展; 处理不当,就会吃苦头,付出代价。

(3)新时期我国发展和维稳面临的挑战

①国家主权与领土安全。国家主权与领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核心内容。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随着我国国际利益的不断拓展,随着国内一些分裂势力的滋长与相互勾结,我国在国家主权与领土安全领域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a. 经济全球化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我国的国家主权产生一定程度的冲击。

b. 台湾问题是我国国家安全面临的重大不稳定因素。台湾问题本是中国的内政,但其产生和发展的进程中历来都有一些国际势力的幢幢怪影。而在这些国际势力中,美国又是核心因素。

c. 除“台独”势力之外,“藏独”、“疆独”势力近年来也在不遗余力地策划、从事分裂祖国的活动。而且,他们与“台独”势力相互勾结、坑靡一气,与李登辉的所谓“七块论”遥相呼应,损害和威胁我国的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

②军事及周边地区安全。军事安全是一个国家受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的军事力量制约的现实状态,是国家安全诸因素中的首要因素。新世纪初,我国的周边安全环境总体上讲在朝着对我们更加有

利的方向发展。但“9"11" 事件和此后的伊拉克战争给国际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变数。美国强力推行其全球反恐战略,其他许多国家,尤其是一些大国纷纷调整彼此关系,增强谋略与谋势,使全球地缘战略格局出现重大变化,也使我国的周边安全环境面临新的变数。目前看,我国的周边安全环境中有四大问题值得关注。

a. 美国对华战略包围圈已赫然成型。

b. 一些周边国家借反恐和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机会,加快扩军备战的步伐。

c. 我国周边地区的不稳定因素在增加。

d. 我国周边地区面临越来越多的非传统安全问题。

③政治安全。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前提。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美国全球战略的演变以及国际社会对我国和平崛起的种种不同心态,都对我国的政治制度和政治发展产生着某种程度的冲击和影响。

a. 经济全球化凸显政治因素。

b. 美国是影响我国政治安全的重要因素。

c. 国际社会对我国和平崛起的矛盾心态也是影响我国政治安全的因素之一。

④文化安全。文化安全既包括国家的文化立法权、文化管理权,也包括文化制度和意识形态选择权以及文化传播和文化交流的独立自主权等,这些都是国家文化安全的核心内容。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就是保障国家文化主权,捍卫国家文化主权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中国在文化安全领域面临的挑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a. 西方政治文化的渗透。

b. 反华舆论的鼓噪。近些年,“中国威胁论”、“黄祸论”、“中国崩溃论”等在不少西方国家大行其道。

c. 信息化的高速发展还使我国的安全保密工作面临不少新的课题。

⑤能源安全。我国的能源种类不均衡,能源利用率低,开发难度加大,能源发展后劲严重不足。总体上看,我国的能源资源总量位于世界前列,但种类不均衡。能源领域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中国的能源储备严重不足,而融入世界的步伐却很快。一国的能源安全不仅仅是经济问题,同时也是个政治和军事问题,它不仅与国内供求矛盾及其对外依存度相联系,也与该国对世界资源丰富地区的外交和军事影响力相联系。

a. 油源安全。

b. 油路安全。

⑥经济安全。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经济安全是一个愈益复杂的概念。结合我国所面临的同样愈益复杂的国际环境,我国在经济安全领域面临的国际挑战大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a. 我国与外部世界的经济关系越来越复杂,各种矛盾与冲突在所难免。

b. 外部世界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与压力将越来越明显。

c. 我国经济在融入世界的进程中面临的风险越来越突出。

2. 为什么要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答案】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对外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成分等。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必须遵循的又一条基本原则。

(1)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根本上说是由它们在发展社会生产力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水平和发展的不平衡性,给非公有制经济留下了广阔的空间。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对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活跃市场和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要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2)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还因为它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多种市场经济主体,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可缺少的条件; 能够更好地促进竞争,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 能够更好地利用外资、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为我国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的体制创新提供借鉴。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既要划清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同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的界限,又必须把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两者统一起来。

3. 联系实际,谈谈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框架下的所有制结构?

【答案】所有制结构,是指社会中的各种所有制及其具体形式的比例和相互关系。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

(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的形成有其必然性:

①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区别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特征,是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经济基础,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②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够发达,发展也很不平衡,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离开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就离开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为了促进多层次生产力水平的发展,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小同类型的所有制形式。

③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发展社会主义服务。把非公有制经济纳入基本经济制度之中,是因为它们同公有制经济一样,也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

(2)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积极推行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

①公有制的多种表现形式:社会主义公有制作为一种所有制形式,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而且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②公有制的实现形式: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公有制经济所采取的经营、组织、交换、分配等方式。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公有制经济己经突破了过去那种仅仅由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的实现形式。由于各个公有制企业的公有化程度不同、规模不同、产业属性不同、经营管理水平不同、经济效益不同及其他种种条件不同,所以它们选择的实现形式也就不同,出现了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的局面,如股份制经营、股份合作制经营、承包经营、租赁经营、委托经营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