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是促使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途径。新课程倡导的科学探究教学目标和内容中,提出问题能力第一次在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对于实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近几年受到中外学者的重视。与此相关的研究很多,有不少值得借鉴的地方,如研究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如何激发学生质疑问难等。但结合各学科教学,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研究不是很多,关于中学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研究还刚刚起步,现象观察的多,理论深入探究的少,同时缺乏系统的方法和可操作的教学策略或教学模式。关于提出问题能力的含义、提出问题能力的结构要素以及如何评价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研究还不成熟,认识上还不一致。 本研究通过对中学生提出问题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学生不善于提出问题的几个原因。并对相关教师做了访谈,了解到大多数教师在教学中都希望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但在实际操作中因为多种原因而得不到落实。笔者在理论上研究了新课程理念下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并对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含义和评价方法等做了探索。结合初中物理教学实际,以认知心理学、能力心理学理论、元认知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及交往教学理论为基础,关注学生学习物理的心理特点,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教学策略。如,激发动机营造民主教学气氛的策略、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引发学生认知冲突的策略、教会提问的方法的策略等。 笔者以有关的教学设计理论为依托,将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规范化、系统化、理论化,建构了以学生主动学习为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该模式包括教师的情景设置、启发引导提问,学生的模仿提问、问题评价;隐含着对学生兴趣的激发,问题意识的培养,提问方法的训练,最终让学生学会如何提出问题,学会如何评价所提出的问题。 在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中,笔者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实验研究。研究中发现,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提出的问题都对应不同的心理过程和思维能力,可以据此分析学生提出的问题,评价学生的提问水平。探讨了学生提出问题能力水平的因素,提出了对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评价方法,编制了提出问题能力测试题,评价学生的提出问题的能力。运用提出问题能力测试题对实验进行了终结性评价和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设计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初中学生提出物理问题的能力。具体表现在学生提出问题的数量的明显增多和问题水平的显著提高。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