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湖南科技大学化学化工学院611有机化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己三烯与lmol 溴加成, 最不易形成的产物是( ).
(A)(C)【答案】C
【解析】考虑反应中间体碳正离子的稳定性, 生成(C)的反应中间问体碳正离子只能与一个碳碳双键共轭, 稳定性较差, 故其最不易生成.
2. 制多肽时, 活化氨基酸的羧基常用的试剂是( ).
A.NBS B.DCC
C 吐伦(Tollens)试剂
D. 水合茚-N 【答案】B
【解析】合成多肽时, 一般要将游离的羧基转变成酰氯、酰基叠氮或加入DCC 等, 使羧基活化, 然后在温和条件下与游离的氨基作用生成相应的肽键
3. 下列化合物在常温平衡状态下, 最不可能有芳香性特征的是( ).
(A)
【答案】B
【解析】
规则:对于单烯共轭多烯分子,
当成环原子都处在同一平面且离域的电子数
是4n+2时, 该化合物具有芳香性.
4. 某化合物的IR
谱显示在个为四重峰. 此化合物为( ).
A.2-戊醇 B.2-戊酮 C.3-戊酮 D.3-戊醇 【答案】C
第 2 页,共 56 页
(B)
(D)
(B)
(C)
(D)
处有吸收峰
, 谱显示有2个信号, 其中1个为三重峰, 1
【解析】
A. 丙氨酸 B. 谷氨酸 C. 天冬氨酸 D. 赖氨酸 【答案】D
处有吸收峰表明有羰基
,
信号表明分子中有对称的.
5. 下列氨基酸的等电点, 其pH 最大的是( ).
【解析】丙氨酸为中性氨基酸;
谷氨酸为氨基戊二酸,
天冬氨酸为
.
氨基丁二酸, 它们都是
, 酸性氨
酸性氨基酸; 赖氨酸为2, 6-二氨基己酸, 为碱性氨基酸.
中性氨基酸的等电点为基酸的等电点小于,
碱性氨基酸的等电点大于
6. 从苯中除去噻吩的最好办法是( ).
A. 层析法 B. 蒸馏法 C. 硫酸洗涤法 D. 溶剂提取法 【答案】C
【解析】噻吩在硫酸的作用下可质子化成盐而除去.
7.
下列化合物的
(A)【答案】D 【解析】
在
(B)
谱中具有较大化学位移的化合物是( ).
(C)
(D)
谱中凡可使氢原子核外电子密度减小的一切因素, 都会时屏蔽作用减小,
化学位移增大. 而影响因素主要为诱导效应. 除此之外, 磁各向异性的影响也会使氢的化学位移发生很大变化. 在四个选项中, 均有氯原子在分子中, 存在诱导效应, 会使氢的化学位移增大; 但在(D)项中, 氢原子连在苯环上, 苯环的磁各向异性会使氢的化学位移增加至6〜8ppm 之间.
8. 与亚硝酸反应能生成强烈致癌物N-亚硝基化合物的是( ).
A. 伯胺 B. 仲胺 C. 叔胺 D. 都可以 【答案】B
【解析】仲胺与亚硝酸反应生成N-亚硝基化合物.
第 3 页,共 56 页
9.
下列反应物经行
(A)(C)【答案】C
【解析】
按进行, 生成的碳正离子越稳定, 反而越易进行,
苄基
10.下列碳负离子中最稳定的是( ).
(A)
(B)
(C)
.
反应时, 哪一个反应速率最快?( )
(B)
(D)
【答案】B
【解析】连在碳负离子上的基团的吸电子能力越强, 则碳负离子越稳定.
二、简答题
11.
将
甲基苯乙烯和联乙酰(2, 3-丁二酮) 混合光照, 得预期的异构氧杂环丁烷, 产率48%.生成
甲基苯乙烯上的甲基被CD3代替后, 氘的分布如A. 解释A 的形成和观察到
的另一化合物是A.
当的标记分布原因
.
【答案】A 的形成过程如下:
A
二酮以三线态的形式与烯加成, 氧连在取代较少的烯一端, 形成较稳定的双自由基中间体,
它可关环成氧杂环丁烷, 也可发生氘转移形成A.
12.写出下列转变的机理
.
【答案】
第 4 页,共 5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