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石河子大学政法学院614公共政策学之公共政策学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新制度主义
【答案】新制度主义是相对于以往的制度主义而言的,是在克服了制度主义的一些缺点的基础卜发展延续出来的。新制度主义认为,制度是工具性指向的个人的合目的的结果,制度结构是社会和政治生活的基本建筑材料,决策者在特定时期可利用的选择范围是那些早期确定了性能的函数。它同制度主义一样,都不太关注政府的制度结构同具体的制度产出之间的联系,相反经常描述具体的政府制度,即它们的结构、组织、职责和功能,认为制度是人类设计的产物,强调制度在政治生活中的决定性作用。
新制度主义有二个影响较大的流派:
①理性选择制度主义主要用于分析组织内的活动,它假设政治活动就是在制度的约束下,理性个体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过程,其最终结果要由偏好选择来决定。
②社会学制度主义主要研究人与组织在文化上的关系,研究为什么有些组织要采用特定的制度形式、程序和符号,它认为社会组织的设立不仅是功能主义的需要,更是价值和合法性的体现。
③历史制度主义主要用于分析重大事件的变迁,强调的是历史本身和制度对于政治过程的作用。
2. 政策周期
【答案】政策周期是指政策经过制定一执行一评估一监控一终结这几个阶段后形成的一个周期。政策周期表明,新的政策往往不是凭空产生的,常常是原有政策的延续,是为适应新情况而对原政策加以修改调整,从而形成政策的一个新周期,实现新老政策的交替循环。
3. 政策主体
【答案】政策主体可以一般地界定为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和监控的个人、团体或组织。政策主体的构成因素一般都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政党、利益团体、思想库、大众传媒和公民〔选民)等。但是,由于各国的社会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状况、文化传统等方面的不同,各国的政策过程存在着差别。因此,政策主体的构成因素及其作用方式也有所不同。
西方政策科学的沦著或教科书往往将政策主体或政策活动者划分为官方的和非官方的两类。
官方的政策活动者是指政治体制内的、行使公共权力的政策过程的参与者,一般包括国家机构、执政党、政治家和官员; 非官方的政策活动者是指政治体制外的、不直接行使公共权力的政策过程的参与者,主要包括利益团体、公民(选民)、大众传媒以及民间思想库等。
4. 德尔菲技术
【答案】德尔菲技术是在二战后由兰德公司发展起来的,是一种获得、交换和发展关于未来事件的灵通信息的直觉预测程序,其过程是“利用一系列简明扼要的问卷和对所获得意见的有控制的反馈,从而取得一组专家的最可靠的统一意见”。德尔菲法的本质是利用专家的知识、经验和智慧,通过通信方式进行信息交换,以取得一致的意见,达到预测的目的。德尔菲法的应用强调五个基本原则:①匿名性; ②循环反复; ③有控制的反馈; ④统计性的小组答案:汤专家共识。
5. 政策科学“三部曲”
【答案】叶海片·德洛尔为政策科学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发表了政策科学的三部曲:《公共政策制定检讨))(1968年)、《政策科学构想》(1971年)、《政策科学进展》(1971年)。是公共政策进入发展的第二阶段的标志。
6. 备选方案
【答案】备选方案是决策者解决政策问题的行动过程的选择,或是达成政策目标的可供利用的手段、措施或办法。依政策问题性质的不同,备选方案可以表现为政策、策略或各种行动过程。
7. 元问题
【答案】元问题是指所有一级问题构成的_级问题,也即问题的问题,比普通问题更进一层,通常涉及本体论和知识论,要在本体论和形而上学层次上谈及,脱离这个学科具体的表面条件和限制,挖掘普遍性的、绝对性的根基问题。
8. 公共政策分析
【答案】公共政策分析是指综合地运用各种知识和方法来研究政策系统和政策过程,探求公共政策的实质、原因和结果的学科,它的目的是提供政策相关知识,改善公共决策系统,提高公共政策质量。其具有下列儿个基本特征:
①公共政策分析是一个跨学科的、应用性的研究领域;
②公共政策分析既是方法论,又是艺术;
③公共政策分析涉及从问题发现到问题解决的整个政策过程;
④公共政策分析不仅是描述的,而且也是规范的。
9. 充分性
【答案】充分性山威廉·邓恩在《公共政策分析导论》一书中提出,它是政策评估标准的类型之一。充分性是指特定的效益满足引起问题的需要、价值或机会的程度,它明确了对政策方案和
有价值的结果之间关系强度的期望。
10.再分配政策
【答案】再分配政策是指政府制定和实施的对社会各集团利益的种种利益进行平衡与协调的规范。政府在采取一定的行动以后,会对社会上各种集团产生影响。不同的集团在地位、权力、物质利益等方面会不平衡。为了使社会正常发展,政府就需要对各个集团的利益差别加以协调平衡。由于政府实施这一政策的目的在于使它存在的不平衡趋十平衡,因此,一个集团过分超出的利益,就会被转移给另一个处于相对劣势的集团。一方所失,就是另一方所得,这也是一种“零和博弈”。
二、简答题
11.政策预测分析一般有哪些形式?
【答案】政策预测分析的形式包括推断形式、预言形式和猜测形式。具体内容如下。
(1)推断形式。指基于历史和目前的趋势向未来进行外推的一种预测形式,根据来自于方法和类似情况的论证而得出明确的结沦,如估计能源消耗和人口增长。这种形式以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的有效性或者过去和未来的政策之间有相似性来支撑预测论证的说服力。借助于权威的意见和某些理论来补充论证的说服力。
(2)预言形式。指基于明确的理论假设进行逻辑演绎的一种预测形式,如以经济模型为基础进行的年度经济预测。这种形式以公认的理论法则、具有认同性的理论主张以及类比方式来支撑预测论证的说服力,借助于权威的意见和模型方法补充论证的说服力。预言的本质特征是揭示发生源(原因)和后果(结果)、类似的过程或关系,可以由权威的论证(如专家的判断)和方法(如计量经济学模型)来补充。
(3)猜测形式。指基于专家和实践家对未来社会状态的判断进行直观论证的一种预测形式,大多数技术性预测属于猜测。这种形式以利益相关者的洞察力、创造性和灵感来支撑预测论证的说服力,借用权威的意见、模型方法和因果关系来补充论证的说服力。专家判断既可以采取直觉论证的形式,也可以采用动机论证的形式来表达。
12.简评上述几种有代表性的政策分析过程框架。
【答案】政策分析是如何进行的,并没有单一的、普遍同意的过程程序、框架或格式。几种有代表性的框架是:
(1)奎德的模型
奎德在《公共决策分析》一书中认为,政策分析的过程与其他系统过程一样,可以看作一个由初始阶段、持续阶段和终结阶段所组成的过程; 政策分析过程中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依赖于被研究的问题及其脉络。分析过程一般包括五个逻辑上相联系的环节:规划—澄清和约束问题,并决定目标; 搜索—辨别、设计和筛选方案; 预测—预测未来的环境或运行情况; 模式化—建立和应用模型去决定结果; 综合—比较和排列方案。具体来说,政策分析是包括如下活动及其循环反复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