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之《新闻采访学》考研强化班模拟试题5

  摘要

一、简答题

1. 急报、缓报、不公开报各自的适用情况有哪些?

【答案】(1)急报

大多数突发事件,包括重大突发事件,都是可以公开报道的; 而且要急报,分秒必争,尽快把信息传递出去,让人民知道、让党知道、让政府知道,以便采取对策。急报、争第一,往往成为新闻竞争的焦点。

(2)缓报

有些重大突发事件,情况一时不明,从政治上考虑,缓一点报,也是需要的。缓报不等于不报,而是弄清情况后再报。缓一点报,表面看慢了点,实际是退一步进两步,争取主动。也有另一种处埋办法,先简报,不予评论,待弄清情况后再详报,再评论。缓报是属于报道的策略问题。

(3)不公开报

在当今科学发达的信息时代,不公开报的突发事件只是极少数。1993年我国国内曾发生多起歹徒劫机飞往台湾的事件,开始的劫机事件,国内媒体曾公开报道,后来劫机次数多了,就没有一一报道。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这类事件重复报道多了,在人们心理上会投下阴影,引起不必要的恐慌,产生副作用。报与不报,要看对人民有利无利。凡不宜公开报的,应写成“内参”,向党或政府反映。

2. 与古代的山水游记相比,如今的旅途通讯体现出了哪些价值?

【答案】今天的旅途通讯无论从内容到形式都与古代的山水游记有很大不同,同近现代报刊刊出的旅途通讯相比,也有很大发展。内容更加绚丽多姿,形式更加多样化。今天的旅途通讯突出地体现了五种价值:

(1)教育价值。旅途通讯写了祖国的壮丽河山、名胜古迹、丰富宝藏、建设成就,可以激发人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豪情,是进行爱国主义的一种好教材。

(2)经济价值。旅途通讯传播旅游信息,对调动人们的旅游兴趣,促进旅游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不仅如此,旅途通讯还是沟通各地产品信息,促进物资交流的桥梁。旅途通讯还有利于招商,开发资源。

(3)社会价值。旅途通讯是展示历史沧桑、时代变迁、民族生活、民风民俗等的画卷,它提

第 1 页,共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