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35岁,发热1周伴鼻出血、牙龈出血、球结膜出血及注射部位大片淤斑,血红蛋白15g/L,白细胞为1.5×10/L,血小板为50×109/L。骨髓检查显示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原始细胞与幼稚细胞占85%,POX强阳性,染色体检查有t(15;17)。本例出血主要原因是() A.血小板功能异常。 纤溶亢进。 血小板减少。 白血病细胞释放促凝物质引起DIC。 血中有类似抗凝物质出现。
盆腔炎性疾病的高危因素不包括() 分段诊刮术。 阑尾炎。 细菌性阴道病。 性伴侣使用避孕套。 性伴侣患性传播疾病。
男,48岁,上腹隐痛,有胃病史。结合超声声像图,最可能的诊断为()。 肝包虫病。 肝多发性血管瘤。 肝癌。 脂肪肝。 肝囊肿。
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期的治疗可选用() 低分子右旋糖酐。 新斯的明。 罂粟硷。 尼莫地平。 尿激酶。
粉碎的目的是() A.增加药物的有效面积。 B.增加药物的有效成分。 C.调节药物粉末流动性。 D.改善不同药物粉末混合物的均匀性。 E.改善外观。
孕30周,骶左前位,胎心音的听诊部位应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