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619新闻传播学基础之新闻学概论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析“走转改,,活动所体现的新闻理念。
【答案】(1)“走转改,,的定义。“走转改”活动是“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简称。为推动新闻工作者切实将群众观点、群众路线体现在新闻宣传实践中,促进新闻单位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一步制度化、常态化,中宣部等开视频会议,在全国新闻战线组织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全国新闻战线积极响应。人民日报、新华社等新闻媒体纷纷对“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进行动员部署,着力提升正确引导舆论、回应社会关切、服务百姓生活的能力。
(2)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坚持党的新闻事业性质宗旨、履行新闻工作责任使命的必然要求,是落实“三贴近,,要求、增强新闻宣传吸引力感染力的重要途径,是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新闻工作者综合素养的有效举措。
(3)“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重在联系实际、贵在取得实效。要在坚定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上下功夫见成效,自觉贯彻党的新闻工作方针政策,落实好以正确舆论引导人的根本任务。要在把握基本国情、增强服务大局的自觉性上下功夫见成效,进一步明确新闻工作的坐标,着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更好地促进改革发展、维护和谐稳定。要在增进同人民群众感情、提高服务群众能力上下功夫见成效,回答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要在培育良好职业精神、职业道德上下功夫见成效,继承弘扬新闻工作的优良作风,始终把社会责任放在首位,树立新闻工作者的良好形象。要在学习运用群众语言、提升吸引力感染力上下功夫见成效,倡导清新朴实、生动鲜活、言简意赅的文风,让人们爱读爱听爱看,实现最佳宣传效果。(4)“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推动新闻事业健康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必须高度重视,强化领导责任、细化工作方案、精心组织实施。要改进创新方式方法,结合媒体格局的变化、队伍结构的实际、业务工作的需要,打造富有特色的活动载体,广泛吸引编辑记者参与。要建立完善有利于新闻工作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制度机制,推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成为新闻战线的自觉行动和新闻工作者的职业追求。
2. 什么是发展新闻学,你怎样理解?
【答案】(1)发展新闻学又称发展传播学,这一理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混合体,是由西力一批学者和发展中国家一批学者共同探讨而得出。20世纪70年代,发展中国家的新闻学者首先提出这一要求从正面报道他们国家发展状况的新闻学理论。作为回应,西方新闻界在20世纪80年代后也开始研究探讨发展新闻学理论,他们试图通过对发展新闻学理论的研究,找到一种新的方法:既能弥补西方新闻界对发展中国家新闻报道的偏颇和片面(即主要报道发展中国家的天灾人
祸),又能使西方收受者对相关报道感兴趣。正是这一背景促成了发展新闻学的诞生与发展。
不同学者对发展新闻学的表述各不相同。发展新闻学主要在广大的发展中国家盛行,由于发展中国家政治、经济以及文化传统上的巨大差异,使发展新闻学在表述和应用方面表现出很大的差异,但其核心内容是基本‘致的。即:国家的发展尤其经济发展是一切发展中国家的首要任务,新闻媒介必须服从、服务、促进国家发展尤其经济发展。
(2)对发展新闻学的理解
从发展新闻学的核心内容出发,发展中国家的新闻媒介都程度不一地和政府保持一致,宣传政府的施政纲领; 都十分注重新闻媒介的守望、整合、教育功能。守望是指传播国内外重大信息,改变闭目塞听的落后观念,尤其把公众的注意力集中到重要的国家发展项目,使传统社会的人民把眼光放在将来以及现在的生活形态; 整合是指缓和社会矛盾,妥善处理国家内部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利益冲突,保持社会稳定,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教育强调教育大众遵纪守法,竭力促进人的现代化,推广新的技术。
3. 如何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答案】舆论导向是指新闻宣传中占主导地位的舆论倾向。舆论导向直接影响广大社会成员的思想和行动,关系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成败、党和人民的祸福。新闻工作中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要自觉地在政治上、思想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把人民群众的思想统一到党的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上来,积极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信息传播渠道的日益多样,我国的社会舆论环境和舆论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正确而有效地引导社会舆论,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方面,更是对新闻工作的重要考验。要深入研究新形势下不同受众群体的舆论诉求和心理特点,把党所倡导的和群众所需要的紧密结合起来,在报道新闻事实中体现正确导向,在同群众交流互动中形成共识,把体现党的意志和反映人民的心声统一起来。
(2)强调新闻工作的政治性,重视新闻队伍的政治素质。
①政治家办报
新闻事业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要宣传党的主张和决策,引导、鼓舞、激励全党和全体人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奋斗,新闻舆论要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党和国家的政治立场、政治主张和政治观点。
②舆论工作就是思想政治工作
党的新闻事业与党休戚与共,是党的生命的一部分。舆论工作是思想政治工作,是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所系的工作。舆论工作是一项政治性很强的工作,重大的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党和政府的立场、主张和观点。
③提高新闻工作者的素质
新闻工作者必须认清国内和国际的形势,从政治上总揽全局,在复杂多变的形势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思想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把坚定正确的政治力一向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讲党性,
讲政治,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很强的政治敏感以及分辨是非的政治判断力。这是党和人民对新闻工作者的要求,是坚持“政治家办报”的主要内涵。
4. 新闻传播公正性有哪几方面的要求?
【答案】新闻传播的公正性是指新闻媒介为争议双方提供平等利用媒介的机会,所以公正性又称“公平原则”或“平等原则”; 公正性还包括传播者对新闻事实所持的不偏不倚的中立立场。新闻传播公正性的含义,十分简单和明确,主要包括这样三方面的要求:
(1)新闻传播者不以一己之立场,片面地报道事实与提供只是自己赞成的一方面的意见,压制、不报道或歪曲报道另一方面的事实或自己反对的一方的意见。
(2)新闻传播者不以一己之立场与观点,选择、报道与评价、解释事实,并通过这种选择与解释误导受众,造成对部分不同意见者的压力和伤害。
(3)新闻传播者不以一己之立场,剥夺部分人利用媒介传播自己赞同的立场与意见的权利和机会,使媒介的性质,由“社会公器”蜕变为“个人私器”。
如果换一种正面的叙述,新闻传播公正性的科学含义,主要包括:传播者负有社会责任和职业道义,保障公民享有平等的从媒介获得资讯、发表意见、进行申辩和反对他人观点的权利和机会,传播工作者不享有传播自己个人意见与片面事实,并以个人意见与片面事实压制他人意见与其他事实公开传播的特权与自由。
5. 简述国人第一次办报高潮的情况。
【答案】1897年后,随着维新运动的深入,各地维新志十以极大的热情创办报刊。1898年“百日维新”期间,光绪皇帝发布准许官民办报的诏书,更进一步促进了各地报刊的飞速发展。自19世纪70年代兴起的国人办报活动,在维新变法运动中走向高潮,打破了外报在中国新闻舆论界的垄断地位,使中国人的报刊成为社会舆论的中心。维新变法运动时期的国人办报活动史称国人第一次办报高潮。国人第一次办报高潮的特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报刊数量多
近代国人自办报刊,自19世纪70年代至1895年的20余年中,总共为30种左右。维新运动兴起后,特别是在“百日维新”期间,各地维新志士以极大的热情创办报刊。从1895年到1898年的三年时间里,特别是1897年和1898年,全国各地新创办的报刊达90余种。
(2)办报地区广
外报绝大部分是在上海、香港、广州、天津等沿海城市,而维新运动期间国人自办报刊遍布各地。其中上海最多,其余依次为浙江、湖南、广东、江苏、北京、四川、天津、澳门、广西、陕西、安徽、江西、香港等地。不仅在上海这样的外报出版基地发展,还深入到长沙等内地中小城市。
(3)报刊种类多
除了以政论性见长的综合性报刊得到迅速发展外,还出现了专业性报刊、纯商业性报刊、文艺娱乐性报刊,以及以青年、妇女、儿童等各类社会群体为对象的报刊、图画报刊、白话报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