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804新闻与传播实务之《报纸编辑学教程》考研内部冲刺班模拟题4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连续报道

【答案】连续报道是指报道者随着报道对象本身的发展,连续及时地进行报道的方法。这种报道的特点是:①具有及时性,能够对现实作出迅速的反映; ②具有完整性,能充分展现事物发展的整个过程; ③具有反复性,能够多次连续报道某一事物,收到潜移默化、深入人心的效果; ④连续报道具有寻根问底的深刻性; ⑤运用连续报道可以使报道的安排与调整具有灵活性。

2. 报头

【答案】报头是指报纸刊登报名的地方,一般都在第一版的上端,横排报纸大多在上端偏左,竖排报纸大多在上端偏右,也有把报头放在上端正中的。报头是报纸的眼睛。除刊登报名外,报头上还刊登出版单位、当日出版日期、当日出版版数、出版总期数等信息。

3. 编辑方针

【答案】编辑方针是指根据办报方针对报纸编辑工作作出的决策,它规定了报纸的读者对象、传播内容、报纸水准和风格特色,是报纸编辑工作必须遵循的准则。报纸的编辑方针为报纸设计指明了方向,确定了目标。任何报纸都要根据自己的生存环境和自身所具有的条件,确定办报方针。新闻编辑方针结合报纸的特性,将办报方针具体落实到编辑工作中,进一步规定编辑工作中的传播对象、工作目标和操作水平。

4. 分篇

【答案】分篇是指把一篇稿件经过必要的改写分成几篇稿件发表。编辑部有时会收到内容很重要,但方面比较多,篇幅比较长的稿件。全文照登不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即使引起读者的注意,也未必都有时间去读它。在这种情况下,编辑就可以采用分篇的办法来解决。一篇稿件只谈一件事,重点突出,篇幅短小。

5. 报道规模

【答案】报道规模是指一项报道所占有的版面窄间大小和持续的刊期长短。它关系到编辑在策划和组织报道中如何有效利用版面资源以发挥更大的效益。报道规模的大小,报道量的大小,往往反映出编辑对报道客体的价值判断不同,满足读者需要的程度不同,吸引读者视线的能量不同。一项报道的报道量不足或过大,都影响到报道的效果。因此,对报道规模、报道量的控制,成为

第 1 页,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