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山西财经大学801经济学之微观经济学考研导师圈定必考题汇编及答案

  摘要

一、论述题

1. 请说明边际收益产品(MRP )和边际产品价值(VMP )的区别,并说明当厂商在产品市场处于卖方垄断地位,而在生产要素市场处于买方垄断地位时,如何确定生产要素的均衡价格和使用量。

【答案】(1)边际收益产品(MRP )和边际产品价值(VMP )的区别

边际收益产品是指在其他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固定不变时追加一单位的某种生产要素投入所带来的收益。它等于边际产品(MP )与边际收益(MR )的乘积,即MRP=MP·MR 。边际收益产品是以收益表示的边际生产力,它受边际产品和边际收益两个因素的影响。由于边际产品是递减的,因而边际收益产品也是递减的,边际收益产品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边际收益要视不同的市场曲线而定。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的边际收益等于价格,而边际产品价值,MP=MP·P ,所以边际收益产品曲线与边际产品价值曲线重合,两条曲线按同一速度下降; 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面临一条倾斜的需求曲线,边际收益递减,边际收益小于价格,因而边际收益产品曲线与边际产品价值曲线不再重合,前者以更快的速度下降。边际收益产品曲线反映了厂商增加一单位这种生产要素给它带来的收益。厂商正是根据这一收益大小来决定它对该要素的需求量及价格。因此,边际收益产品曲线就是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它与要素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了该生产要素的均衡价格与均衡量。在这一点上,该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等于该生产要素的边际成本,只有在这一条件下,厂商才会实现利润最大化。

(2)生产要素的均衡价格和使用量的确定

①在产品市场的边际收益

厂商在产品市场上(作为产品的卖方)是垄断者,卖方垄断厂商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是其收益函数对要素的导数,它反映r 增加一单位要素所增加的收益。厂商的收益则取决于产量,产量

,又取决于要素。假定所讨论的卖方垄断厂商的收益函数和生产函数分别为R=R(Q )和Q=Q(L )

则收益可以看成是要素的复合函数:R=R[Q(L )]。根据复合函数求导法则即有:

上式右边第一项

品所增加的收益; 第二项为产量对要素的导数,即要素的边际产品MP ,它反映了增加一单位要素所增加的为收益对产量的导数,即产品的边际收益MR ,它反映了增加一单位产产品。因此,在卖方垄断条件下,厂商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等于产品的边际收益MR 和要素的边际产品MP 的乘积。这个乘积通常被称为要素的边际收益产品,并用MRP 来表示,即:

MRP=MR·MP

②在要素市场上的边际成本

厂商在要素市场上(作为要素的买方)是垄断者,其要素价格不再是固定不变的常数,从而其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亦不再等于要素价格。设用ΔL 表示所使用的要素增量,而由此引起的成本增加量用ΔC 表示。换句话与要素增量之比的极限,即成本对要素的导数,通常被称为边际

要素成本,并用符号MFC 表示。换句话说,边际要素成本是增加一单位要素使用所增加的成本。

由于厂商的成本是所使用的要素数量和要素价格的乘积,而要素价格通常又是要素数量的函

,数(厂商面临的要素供给函数)故如果知道了厂商的要素供给函数则不难求得其边际要素成本函

,于是,边际要素成本:

数。例如,设该供给函数为WL 则成本函数为L ·W (L )

由于是产品的边际产品MP ,所以:

③根据要素使用原则,该厂商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分别等于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和边际要素成本。即:

此时的产量和价格即为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

2. 论述收入弹性和交义弹性的决定及其经济意义。

【答案】(1)收入弹性的决定及其经济意义

需求收入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消费者收入量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不在一定时期内当消费者的收入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如果用e M 表不需求收入弹性系数,用M 和ΔM 分别表示收入和收入的变动量,Q 和ΔQ 分别表示需求量和需求量的变动量,则商品的需求收入弹性公式为:

在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既定的前提下,可以通过需求收入弹性来判断该商品是必需品、奢侈品还是劣等品。其中,需求收入弹性e M >1的商品为奢侈品,0<eM <1的商品为必需品,e M <0的商品为劣等品。

(2)需求交叉弹性的决定及其经济意义

需求交叉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如果用X 、Y 表示两种商品,用e XY 表示X 商品需求量对Y 商品价格反应程度,则需求交叉弹性公式为:

需求交叉弹性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它取决于商品间关系的性质。如果交叉弹性是正

,X 商品需求量增加(减少),则X , Y 商品之间值,即e XY >0表示随着Y 商品的价格提高(降低)

存在替代关系,为替代品。其弹性系数越大,替代性越强。如果交叉弹性是负值,即e XY <0,表

,X 商品需求量减少(增加),则X 、Y 商品之问存在互补关系,示随着Y 商品的价格提高(降低)

为互补品。其弹性系数越大,互补性越强。如果商品X 、Y 的需求交叉弹性为零,即e XY =0,则说明X 与Y 之间没有相关性,是相互独立的两种商品。

3. 信息不完全(或不对称)如何导致了市场失灵? 如何解决信息不完全(或不对称)引起的市场失灵?

【答案】(1)信息不完全(或不对称)导致市场失灵

信息不完全是指经济行为主体在决策时面临信息小充分的约束; 信息小对称是指交易双方对于交易对象的信息掌握和了解程度不同。在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的情况下,市场机制有时就不能很好地起作用,易出现市场失灵。信息不完全(或不对称)易导致以下问题;

①逆向选择

逆向选择是指由于交易前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劣质品驱逐优质品,进而出现市场交易产品平均质量下降的现象。逆向选择的存在使得市场价格不能真实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导致市场资源配置的低效率。

②道德风险

道德风险是20世纪80年代经济学家提出的一个经济哲学范畴的概念,即“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效用的同时做出不利于他人的行动。”或者说,交易后当签约一方不完全承担风险后果时,所采取的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自私行为。道德风险的存在不仅使得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受到损失,而且会破坏原有的市场均衡,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

③委托一代理问题

委托一代理间题是指所有者(委托人)与经营者(代理人)的预期目标不一致,从而导致两者的行为准则、价值取向不和谐甚至相互冲突。由于信息的不完全性,委托人往往不知道代理人要采取什么行动或者即使知道代理人采取某种行动,也不能观察和测度代理人从事这一行动时的

努力程度。同时两者之间存在的利益分割关系,通常会使得代理人不完全按照委托人的意图行事。

(2)解决信息不完全(或不对称)引起的市场失灵的方法

信息不完全(或不对称)会给经济运行带来很多问题,而市场机制又很难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在此情况下,就需要政府在市场信息力一面进行调控。政府解决信息不完全(或不对称)的方法主要有:

①作出有效的制度安排或适当的措施

针对由于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逆向选择问题,可以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或适当的措施来消除信息不充分所造成的影响。例如,建立汽车、耐用消费品等产品的质量保证制度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产品的逆向选择问题; 针对由于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道德风险问题,同样可以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或适当的措施来消除信息不充分所造成的影响。例如,在保险市场上,保险公司并不对投保人实行全额财产保险,而是规定某此最低数量的免赔额,一旦投保人遭受财产损失,投保人自己也将负担一部分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