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甘肃政法学院企业管理综合知识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企业内外部招聘的方法有哪些? 如何进行员工招聘测试?

【答案】(1)企业内部招聘的方一法

①内部晋升。这种提拔建立在比较了解的基础上,往往更注重员工的能力,而不是学历。内部晋升给员工提供丁发展的机会,能培养员工的奉献精神,对增强企业的凝聚力非常有利。

②工作轮岗。为在合适的职位上有合适的人,可以实行工作轮岗制。这样可以使员工成为多面手。岗位轮换过程中实行能上能下,适当流动,可留住人才,自动淘汰多余的人。

(2)企业外部招聘的方法

①广告招聘。指通过在媒体刊登招聘启事向公众发送公司的就业需求信息。这是最常用的一种招聘方法。

②招聘会。这是为聚集用人单位的招聘人员和求职者而设计的现场招聘活动,是一种用来吸引大量求职者来应聘的招聘方法。这种招聘方一法的最大好处是可以在短时间内见到大量的求职者。

③校园招聘。指由企业派人到学校招聘毕业生中的求职者。最常见、最节省的校园招聘方法是派人到学校开设就业讲座,介绍企业的情况和政策,让学生对企业有更多的了解,吸引学生到企业来应聘。

④实习。这是一种特殊的招聘形式,它是指企业给学生安置一个临时性的工作,但不必承担永久聘用学生的义务,学生毕业后也不必接受企业的固定职位。

⑤猎头公司。这是专门为企业招聘中高层经理人才和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职业介绍机构。企业通过猎头公司招聘时,无论每一次寻觅是否招聘到合适的人选,都必须向猎头公司支付费用。

⑥网上招聘。网上招聘作为一种新兴的招聘方式,得到用人单位和应聘者的欢迎。网上招聘具有简单、快捷、影响范围广等特点。

(3)员工招聘测试的方法

招聘测试是评定应聘者素质与行为能力的重要手段,运用科学有效的测试方法才能保证企业能够招聘录用到所需要的合格人选,并将其安排到组织最合适的岗位上。常用的员工招聘测试方法有:笔试、面试、心理测试、情景模拟等。

①笔试

笔试也称知识考试,是指通过纸笔测验的形式对被试者的知识广度、知识深度和知识结构进行考查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测验应聘者的基本知识、专业知识、管理知识、相关知识以及综合分析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方面的能力。通常,笔试合格者才能取得面试和下一轮测试的资格。

②面试

这是一种要求被试者用口头语言回答主试提问,以便了解被试者心理素质和潜在能力的测试方法。面试的重点内容包括:仪表风度、专业知识与特长、工作经验、求职动机、人际交往与沟通技巧、应变能力、分析判断能力、个人兴趣与爱好、与职位的匹配性等。面试可以面对面地观察、了解应聘者,企业就此可以做出是否录用的决策。

③心理测试

心理测试主要包括:职业能力倾向性测试、个性测试、价值观测试、职业兴趣测试、情商测试等。

④情景模拟

这是指根据被试者可能承担的任务,编制一套与该职位实际情况相似的测试项目,将被试者安排在模拟的、逼真的工作环境中,要求被试者处理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用多种方法来测试其心理素质、潜在能力的一系列方法。主要形式有公文处理、与人谈话、角色扮演和即席发言等。

a. 公文处理。被试者在假设情景中扮演特定的管理者角色,对事先设计的一系列文件进行处理,进而对被试者处理公文的方式、结果等进行评价,被试者对文件的处理结果就是待考察的行为样本。

b. 无领导小组讨论。由一组被试者组成临时工作小组,讨论给定的问题,并形成决策,小组中不确定主持人,从中观察、了解每人的心理素质和潜在能力。

2. 何谓绩效与绩效管理? 企业如何实施绩效管理?

【答案】(1)绩效与绩效管理的定义

绩效是经过组织评定的工作行为表现与工作结果。企业界有四种代表性的价值观:

①企业存在的理由是为股东利益最大化;

②企业存在的理由是为了创造和维持社会的和谐;

③企业存在的理由是为顾客提供满意的服务;

④企业存在的理由是实现股东、员工、客户、供应商、合作者、政府和社区等利益相关者的整体利益适度与均衡。

绩效管理是收集、分析、评价和传递有关某一个人在其工作岗位上的工作行为和下作结果方面的信息情况的过程。作为评价每一个员工工作结果及其对组织贡献的大小的一种管理手段,每一个组织都在进行着绩效考核。企业在设计绩效评价体系时应明确组织绩效、流程绩效、岗位绩效之间的关系。

(2)企业实施绩效管理的一般程序

①确定绩效目标。

②收集相关信息。

③设计绩效指标。

④制定考核方一案。

⑤为一案贯彻执行。

⑥监督、反馈、调控。

⑦考核、评估、沟通。

⑧奖酬兑现/绩效整改。

绩效管理的目的主要是进行绩效控制、薪酬管理、职务晋升、培训与发展以及管理沟通。

3. 组织结构设计受哪些因素影响? 组织结构设计时如何来考虑这些影响因素?

【答案】组织结构是一个组织实体为实现其特定目标,完成其工作仟务,在职责、职权等方面进行划分所形成的分工协作体系,其核心是组织实体通过设计所形成的正式的职务结构及其相互关系,包括正式的卜下级报告负责关系,部门组成的方法和各组织成员之间有效沟通、整合、协调的手段等。

(1)对组织结构具体特征属性及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大致可分为两类:

①结构变量,提供描述组织内部特征的尺度。结构变量一般包括专业化分工程度、规制化程度、层级分布、集权分权程度、员工结构分布等。

②情境变量,描述影响和决定组织结构的外在背景因素,它从组织整体卜和其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反映着组织的整体特征。情境变量一般包括组织的目标和战略、组织环境、组织技术、组织规模和组织历史发展阶段以及组织文化和管理传统等,它是组织结构设计和调整时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2)组织结构设计是将一个组织实体为实现其目标所需完成的工作任务,按专业化分工协作原则,划分成若干性质不同的业务工作,形成一系列工作职位; 然后再将这些工作职位按其内在的联系组合成若干管理层次和部门,确定各职位、各层次、各部门的职责和职权,最终连接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的组织结构体系。

组织结构设计时,应考虑组织具体所处的情境变量和结构变量,对组织的管理层次或管理幅度、部门和职权做出合理的划分,并保证在组织环境发生巨大变化时一,组织结构能做出相应的调整。

4. 哪些行业或情况最适合用追逐战略? 弹性战略? 水平战略?

【答案】追逐战略、弹性战略和水平战略各自的适用情形分别为:

(1)追逐战略

追逐战略适用于库存成本很高而改变生产能力和工人人数的成本很低的情况。这种战略使供应链库存水平降低,却使生产能力和工人人数变动水平增高。

(2)弹性战略

弹性战略适用于当库存成本很高或改变生产能力的代价较小时的情况。这种战略虽使库存水平降低,但是生产设备的平均利用率却比追逐战略还要低。

(3)水平战略

水平战略适用于当库存成本和积压产品成本相对较低时的情况。这种战略使生产能力建设及改变成本能力相对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