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806新闻传播实务考研内部复习题2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自审与送审
【答案】自审与送审是新闻机构监督和管理新闻发布,保持新闻客观性、党性原则的重要手段。自审是指新闻传媒机构在新闻稿件完成之后,由新闻机构内部审稿人对稿件进行审查、审核。防止出现稿件错误,对新闻进行把关。送审制度是新闻机构将稿件送由新闻主管部门进行审查、核实,并决定是否可以刊登发布。1950年4月19日由中共中央发出的《关于在报纸刊物上展开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决定》,是由党中央发出的唯一的一个关于新闻舆论监督的批评报道的专门文件。文件指出,记者采写的打算反映的问题如涉及全省或全市全区大局的稿件,要征求各省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的意见等等。反映问题的稿件,包括批评报道,凡涉及“全局”的都要送给省一级党委和政府的“一把手”审查。
2. 专访
【答案】专访,是指对新闻人物或单位、部门进行专题访问的通讯体裁。一般分为人物专访(又称人物访问记)、事件专访和问题专访。其特点包括:①针对性,即选择的人和事及问题,应具有明确的背景和强烈的现实性; ②代表性,访问什么人、提及什么事,要求具有典型性; ③适合性,即访问时机和访问地点的适当。
3. “十比一”原则
【答案】“十比一”原则是指“每采访一分钟至少要准备十分钟。”即如果采访要进行一个小时,那么记者就要做十个小时的访前准备。“十比一”原则充分表明西方记者对访前准备的重视。当然,不同的记者在不同的采访中有着不同的情况,“十比一”原则不应当成为教条,而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4. 深度报道
【答案】深度报道,是一种涉及重大题材,系统提供新闻事件的背景,用客观形式进行解释分析从而延伸和拓展新闻内涵的报道形式。深度报道侧重回答新闻要素why , how 旨在揭示新闻深层次的内涵。深度报道的特征主要有:①主题的鲜明性; ②题材的重要性; ③报道的详尽性; ④表现手法的多样性。
二、简答题
第 1 页,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