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722政治学基础之政治学原理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资产阶级政党的作用有哪些?
【答案】资产阶级政党是指代表资产阶级、阶层或社会集团并为其利益而斗争的政治组织。政党是阶级统治的工具,采取民主形式的资产阶级政党也不例外,资产阶级政党通过组织选举,动员群众,教育群众; 通过制定政纲,统一阶级意志; 通过上台执政,行使国家权力,同时,在野党,也可以监督政府的活动。其根本使命都是为了实现、维护和巩固资产阶级的阶级统治,维持现有的政治秩序。
资产阶级政党具体的地位和作用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政党政治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基石,是资产阶级民主的标志。作为西方民主制度的三大支柱之一,政党制度既是选举制和议会制发展和完善的产物,也是两者运行的方式和动力,政党的活动和功能也主要体现于竞选过程和议会中的党团活动中。
(2)政党制度是民主制度协调运作的工具。资产阶级民主宪法确立了分权与制衡原则,作为民主和自由的保障,在国家权力结构上设计为立法、行政、司法的三权分立,中央与地方分权。
(3)政党政治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调整机制。西方民主制度在经历无数次大大小小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后,能不断调整、重新适应新的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并能保证社会的相对安定,政治稳定,经济增长,这归功于政党政治在西方社会中所起的适时调整功能。
2. 简述当代国际关系多极化趋势的卞要表现。
【答案】随着世界经济、政治的发展,当代国际关系在不断变化中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这种多极化趋势主要表现为以下儿个方面:
第一,前苏联争夺世界霸权、干涉别国内政的行径激起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抵制和反对,破坏了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团结,导致了社会主义阵营的解体。同时也是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摆脱了前苏联的控制,作为独立自主的政治力量出现在世界舞台上,从而改变了国际政治力量的组合。
第二,在科技革命和世界经济发展的进程中,资本主义世界中的欧盟与日本在经济实力上与美国己经不相上下,形成了多极化的经济格局。
第三,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出现,使世界发生了新的变化,它们不仅有力地遏制霸权主义的活动,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而且为改变旧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进行了不懈的斗争,推动了世界格局的演变。
在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并没有形成一极格局,大国之间的协调关系明显加强,随着中国、欧盟、日本以及第三世界国家在国际社会中地位的上升,影响力的增强,国际格局越不易被少数国家做左右,越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3. 如何理解政治革命的含义?
【答案】政治革命是指在社会利益矛盾对抗的基础上,社会政治力量为变更政权和社会利益关系而反抗既有政治权力和政治统治的激烈活动。从社会政治发展的意义上看,政治革命是社会历史过程中政治发展的特定方式和途径,政治革命的斗争锋芒“都是针对在此以前实行统治的阶级的”,其历史发展的作用在于打破旧的政治关系和政治秩序,推翻旧的政治制度,代之以新的政治关系、政治秩序和政治制度,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政治革命是革命力量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要求,在利益对立和力量对抗的关系中,实现政治权力主体变更和政治权力变易的活动,这一活动的基本特征是:
(1)政治革命以先进阶级和广大群众为革命主体。
政治革命不是少数政治人物、政治派别和政治群体之间的行为,而是社会阶级之间的政治斗争,是一个阶级与另一个阶级(或几个阶级与另几个阶级)之间的政治较量。是进步的革命的阶级推翻反动的腐朽的统治阶级,建立新的政治统治和政治制度的行为。政治革命不仅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力行为,也是广大被压迫人民和被压迫群众反抗和推翻反动腐朽统治的群众性政治运动。要取得政治革命的胜利,仅仅依靠一个阶级的力量是不够的,还必须团结和依靠广大群众参加。
(2)政治革命以夺取政权为首要标志。
政治革命实质上就是争夺政治权力的斗争,政治革命的首要问题和基本问题就是政治权力的问题。衡量一场革命是否是政治革命,首先就是看其是否是为了夺取政权。
(3)政治革命以变革政治体系为主要内容。
政治革命的主要内容就是对旧的政治体系进行全面而深刻的变革。政治体系是指处于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之中的若干政治实体和政治制度构成的有机整体。国家。政府、政党、社会团体、政治机构、政治制度等是这个有机整体的基本成分。政治革命就是要对这些基本成分进行变革和更新。
(4)政治革命以暴力革命为基本方式。
一般说来,政治革命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暴力革命,另一种是非暴力的和平过渡。但在人类社会历史上,绝大多数的政治革命都采用暴力革命的方式,而很少采用和平过渡的方式,于是,暴力革命就成为政治革命的基本方式。政治革命之所以常常采用暴力革命的方式,主要是因为政治革命的根本任务是推翻旧的政治统治代之以新的政治统治,而一切旧的统治阶级为了保持自己的既得利益和经济、政治特权,绝不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把政权拱手让给新的阶级,而总是利用手中的权力和控制的国家暴力机器维持自己的政权,在这种情况下,政治革命要达到夺取政权的目的就必须采用暴力革命方式,用革命阶级的暴力摧毁反动统治的暴力。
4. 简述议会制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答案】议会制君主立宪制,简称议会君主制,是指议会处于主导地位,作为国家权力中心,而君主没有实权的一种政权组织形式,其特点主要有:
(1)议会君主政体的议会是国家最高权力的中心,是国家的最高立法机关和最高权力机关。政府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受议会监督,君主受到宪法和议会的实际限制,一般只具有国家象征意义;
(2)议会君主政体的议员是选举产生的,并有特定任期,君主则是世袭终身任职的,因此,议会君主政体只是部分意义上的残缺的君主制;
(3)这种政体通常是那些资产阶级革命进行得不够彻底的国家采用的政体形式,当代的英国、日本、西班牙等国仍然保留着这种政体。
5. 为什么说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权力?
【答案】“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权力”这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观点,它可以这样来理解:
任何阶级要实现自己的目的,都必须掌握对国家或社会的最高统治权。无论是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还是人民掌握政权的社会,政治关系的存在与解决,都是通过政治权力实现的。政治权力的中心问题是国家。它是关系全部政治的主要的和根本的问题。它包括公共权力即国家将如何产生,统治阶级如何利用国家进行统治; 被统治阶级如何反对统治者直至最后夺取政权。在人民掌握政权的条件下,人民如何运用政权实现自己的利益和镇压敌对势力的反抗,如何通过政权来协调和解决人民内部的矛盾和利益关系等等。
6. 简述民主集中制原则在社会主义国家机构设置的体现。
【答案】民主集中制是社会主义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本质上是人民内部不同利益之间的一种政治协调原则,它承认人民内部存在着利益的多样性,同时又确认人民利益根本上的一致性,这种多样性和一致性,奠定了在民主基础上集中的政治协调原则基础。在实施过程中,民主集中制的贯彻包括两个过程,一是方方面面利益和要求表达和协调的过程,二是经过协调的各方面利益与人民的根本利益协调的过程。民主与集中正是这两个过程的统一。
在国家机关组织上,民主集中制原则体现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
7. 多党制的缺陷有哪些?
【答案】多党制主要是在资本主义国家,多党制是指资本主义国家中由多个政党竞争国家政治职位并轮流执政或联合执政的制度。由于实行多党制的资本主义的竞选、议会等政治过程中存在着多个政党并立角逐的局面,因而这种多党制又叫做“多党并立制”。多党制的缺陷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党派林立,党派情况复杂。实行多党制的资本主义国家政党少则五六个,多则上百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