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辽宁大学历史学院626历史学专业基础之中国现代史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府院之争”的实质是( )。

A. 黎元洪、段祺瑞之间的矛后公开化

B. 美、日对中国的争夺

C. 参加一战以获日本的贷款

D. 段祺瑞想操纵北京政府的实权

【答案】B

【解析】府院之争是指黎元洪的总统府与段祺瑞的国务院之间的纷争,两者又分别依靠美、日的支持,实质是美、日两国对中国的争夺。1917年美国参加对德作战,黎元洪同意与美国保持一致行动。而日本则支持段祺瑞参战,答应借巨款给段祺瑞,以扩充其势力。美国遂指使黎元洪伙同国会反对参战。段祺瑞则召集亲信召开督军会议,决定参战,并要挟黎元洪和国会同意参战案,但未能得逞,于是要求黎元洪下令解散国会。其后黎元洪罢兔段祺瑞职务,而段祺瑞则出走天津,扬言要另立政府。

2. 1946年,国民党政府与美国签订的《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被国人称为“新二十一条”,主要是因为( )。

A. 其内容与“二十一条”相似

B. 有利于美国独霸中国

C. 美国从中攫取了各种特权

D. 直接导致国统区经济崩溃

【答案】B

【解析】“二十一条”的主要特征是袁世凯为了做皇帝而大量出卖国家主权,而国民党政府与

,在内容上包括了中美国政府签订的《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在范围上包括了“中国领土全境”

国人民在本国领土上万难享受的各种权利,严重侵害了中国的经济主权,有利于美国独霸中国,是蒋政府把中国作为美国附属国的重大标志之一。

3. 毛泽东指出:“红色政权能够在白色政权包围中发生和坚持下来,并且日益发展壮大”的根本原因是( )。

A. 中国各地区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B. 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C. 有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存在

D.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在人民群众中留下深刻的影响

【答案】A

【解析】由于近代中国处于外国列强的争斗和间接统治之下,加上中国地域广大以及在地方性的农业经济的基础上形成地方割据势力的存在,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是极不平衡的,这有利于工农武装割据,是红色政权能够维持和壮大的根本原因。

4. 中国共产党一大确定的任务和目标是( )。

①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②打倒封建军阀③争取民族独立④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④

D. ①②④

【答案】C

【解析】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纲领规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奋斗目标是: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采用无产阶级专政,废除资本私有制,直到消灭阶级差别。大会通过的关于当前实际工作的决议,规定党成立后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从事工人运动,并作出了建立工会、开办工人补习学校、出版工会报刊和小册子、成立研究工人运动的机构等具体规定。

5. 大革命给中国共产党最深刻的教训是( )。

A. 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

B. 坚持武装斗争

C. 不能相信资产阶级

D. 坚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答案】A

【解析】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四一二政变的发生,表明汉口特别会议确定的推动国民党右翼军人“左转”策略的彻底破产,但中共中央并没有从革命受挫中醒悟过来,改变不抓军队、过分相信和依靠国民党某些领导人的做法,而只是把支持“蒋汪合作”改为专心扶助汪精卫。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发动七一五反革一命政变,随着汪精卫集团举行反共政变,第一次国共合作最后破裂,国民革命遭到失败。

6.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取得的最大成就是( )。

A. 收回了汉口、九江英租界

B. 广东革命根据地得以巩固

C. 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D. 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彻底的革命纲领

【答案】C

【解析】1926年7月,北伐战争迅速从广东进展到长江流域和黄河以南,基本上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两大军阀势力,并在河南打败了张作霖。反帝运动和工农运动迅速发展,全国处在革命高潮之中。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使国民革命在部分地区遭到失败,出现了宁汉对立的局面。宁汉合流后国民革命军继续北伐,并在西北的冯玉祥和山西的阎锡山的加入之下,于1928年攻克北京,致使北洋奉系的张作霖撤往东北,并被日军刺杀于皇姑屯,其子张学良宣布改旗易帜,至此,北伐完成,中国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

7. 武汉长江大桥建成于( )。

A. 新中国的经济恢复时期

B.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C.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D. 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答案】B

【解析】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2年底,中国进行国民经济恢复工作,这一时期是中国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准备阶段,1953〜1957年我国开始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956年9月〜1966年5月我国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78年11月召开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进入改革开改的新时期。武汉长江大桥于1955年9月1日开工建设,于1957年10月15日建成通车。1953〜1957年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是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8. “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提出这一论断的会议是( )。

A.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B. 中共八大

C. 中共九大

D.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答案】B

【解析】1956年9月召开的中共八大正确地分析了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国内阶级关系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9. 1941年旧历除夕,自诩是孙中山信徒的某君在南京的寓所贴出对联“:立民族民权民生之宏愿,开为党为国为民之大业”。气愤的人们在对联上略作修改:“立泯族泯权泯生之宏愿,开伪党伪国伪民之大业”。材料中某君指的是( )。

A. 张学良

B. 段祺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