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东北大学文法学院804政治经济学之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人力资本

【答案】人力资本是指通过教育和培训等投资而形成的,存在于人体中并能为劳动者带来持久性收入的劳动能力,它一般表现为劳动者所具有和掌握的文化科学知识、专业技术知识、特定职业技能和健康状况等。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在20世纪50年代通过长期从事农业经济研究,发现传统的资本概念并不正确,忽视了“人”的因素及其生产能力的差别,进而提出了“人力资本”的概念和理论来解释经济增长的源泉问题。这一概念的提出,对于从新的角度解释经济增长的原因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它己成为现代经济学的一个重要概念。至20世纪80年代,对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机制的研究,已与新增长理论密不可分。

2. 市场格局

【答案】市场格局是指在市场上买卖双方在交换活动中所处的地位,特别是何方在交换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或优势地位。它是市场中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作用的综合市场现象。市场格局有三种类型:以买方为主导、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买方型市场格局,简称买方市场; 以卖方为主导、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卖方型市场格局,简称卖方市场; 总供给与总需求基本平衡的买卖双方地位均衡的市场格局,简称均衡市场。

3. 积累率

【答案】积累率是指积累基金同国民收入使用额的比率。用公式表示为:

积累率的确定首先要受国民收入总量和增长速度的制约,即在消费基金比例不变的情况下,

积累率将随国民收入总量增长后积累基金数量的增大而提高; 其次,积累率的确定要受原有人均消费基金数额的制约,原有人均消费基金数额与现有国民收入的差额就是积累的最高界限; 再次,积累率要受国民收入物质构成的制约,国民收入中可用于扩大再生产的追加生产资料和追加消费资料的数量,就成为积累的最高界限; 最后,积累率的确定要受一定时期内社会对积累吸引能力的制约,积累率超过社会对积累的吸收能力界限,就会出现积累基金使用的低效率和浪费。合理的积累率必须根据国民经济总量增长的速度、人均消费基金随经济发展的提高程度、国民收入的物质构成情况以及社会对积累的吸引能力,综合考虑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体制和社会发展等情况和条件,进行综合分析才能确定。

4. 产业结构合理化

【答案】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指一国产业结构中各产业或行业之间总体上保持较密切的有机关联性和比例协调性,使结构不均衡的损失最小化或协调性效益最大化,导引经济增长过程呈稳态运行。具体的要求是:

(1)各产业问的素质协调。这是指相关产业间信息传递系统完备; 小存在知识与技术水平的断层,产业技术创新的分布与扩散效果较符合其运动规律; 同时也不存在劳动生产率的强烈反差,否则就必然产生具有破坏性的结构摩擦。

(2)各产业间相对地位协调。和谐的相对地位是指各产业部门的增长速度在不均匀前提下的差距适当,表现出它们之间有序的即主次分明、轻重缓急适宜的排列组合。

(3)产业间关联方式协调。各产业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是通过相互之间的投入与产出在时空上的联系实现的。

(4)供给与需求数量与结构协调。在需求正常变动而不是畸变的前提下,供给能较迅速地做出调整数量和结构的应变反应,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使在时间和程度上衡量的供给失衡的损失最小化。这也是判断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化的标志之一。

5. 产权市场

【答案】产权市场是指进行产权交易的市场。主要包括企业产权市场、技术产权市场、土地产权市场、房屋产权市场等。企业产权交易的市场,能够提供企业兼并、出售、拍卖、租赁、股权转让、闲置资产调剂等各类产权交易服务,它的发展能够活跃企业产权交易,促进企业产权的重新组合,降低重组成本,有利于建立优胜劣汰机制,优化存量资源的配置,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和行业的整合,创造新的生产力。在通过产权交易实现产权转让的过程中,要注意妥善解决被转让企业的债务问题,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注意妥善解决被转让企业职工的安置问题,依法维护职工的利益。

6. 个人资产

【答案】个人资产是指个人所拥有的能在市场上进行交换,并能在将来一定时期内获得某种收入的债权或所有权凭证,主要是银行存款、外汇、国库券、公司债券、股票等金融资产。个人资产形式的选择,也就是对银行存款、外汇、国库券、公司债券、股票等金融资产的选择,这种选择又称为个人投资形式的选择。影响个人资产形式选择的因素主要是:

(1)不同金融资产收益率的差别。居民总是趋向于选择收益率较高的金融资产作为投资对象。

(2)不同金融资产的风险程度。居民一般趋向于选择风险程度较小的金融资产作为投资对象。(3)金融资产的期限。

(4)金融资产的流动性。这是指金融资产变现和转变为其他形式的难易程度,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居民趋向于选择流动性较好的金融资产作为投资对象。

7. 国家信用

【答案】国家信用是指国家按照有偿的原则筹集和供应财政资金的一种分配形式。国家信用主要采用以下几种形式:

(1)发行国家公债。这是一种长期负债,期限一般在一年以上。

(2)发行国库券。这是一种短期负债,期限在一年以下居多。

(3)专项债券。这是一种指明用途的债券。

(4)银行透支或政府借款。银行透支一般是临时性的,有的在年度内偿还。政府借款的期限一般较长,通常在隔年财政收入大于支出时才能偿还。总的来说,国家信用的直接用途是弥补政府财政赤字。此外,也用于调剂财政年度收支的暂时不平衡。国家信用还可起到调节经济的作用。从政府宏观调控角度讲,当需要刺激经济扩张或需要抑制经济过热时,可通过国家信用来筹措资金或吸收货币,以达到调节经济运行的目的。

8. 恩格尔系数

【答案】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根据统计资料,对消费结构的变化得出一个规律: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则会下降。推而广之,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收入中(或平均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随着国家的富裕,这个比例呈下降趋势。恩格尔系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恩格尔系数是国际上通用的衡量居民生活水平高低的一项重要指标,一般随居民家庭收入和

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下降。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

二、简答题

9. 试述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环境因素?

【答案】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环境因素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市场结构

一般来讲,在成本和需求等初始条件相同时,竞争的市场结构比垄断的市场结构的创新收益要更大些。就是说,在竞争的初始条件下,企业的经济利润(或垄断利润)为零,因而源于创新的盈利都是创新利润; 而在垄断的初始条件下,企业在创新前就能获得经济利润(或垄断利润),因而创新导致的利润增量只是创新后利润的增加部分,并不是创新后利润的全部; 再者,由于垄断企业为了提高创新后的市场价格,必须限制产量,因而垄断情况下的成本节约要比竞争情况下的成本节约少一些。当然,由于影响技术创新的因素非常多,究竟是垄断性企业更有利于实现技术创新还是竞争性企业更有利于技术创新,需要作具体的系统分析,特别是对于不同的产业,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