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科技大学2006分析化学考研试题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研真题
● 摘要
青岛科技大学2006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A)
考试科目:分析化学 (答案全部写在答题纸上)
一、选择题(共30 分,每题1分)
1. 测定某试样时,因所使用试剂中含有微量被测组分引起的误差,应采用何种方法减免?
A) 用标准试样对照 B) 用人工合成样对照 C) 空白试验 D) 加入回收试验
2. 已知H 3PO 4 的p K b1、p K a2、 p K b3分别为1.64、7.20、11.88,则p K a1+ pK b2为
A) 11.88 B) 6.80 C) 14.00 D) 8.92
3. 某二元弱酸H 2A 的p K a1、p K a2分别为2.28、5.13,则在该酸的分布曲线中δH2A 与δA 相等点的pH 值为
A) 7.41 B) 3.70 C) 11.10 D) 5.55
4. 现要用EDTA 滴定法测定含有Mg 2+与Ca 2+的某水样中Ca 2+ 的含量,应控制被测液的pH 值
A) 10左右 B) 5 ~ 6 C) 大于12 D) 小于3
5. 用双指示剂法测定某含有NaOH 或NaHCO 3或Na 2CO 3或混合物的样品,若先以酚酞指示剂耗去盐酸V 1 mL,继续以甲基橙指示剂时耗去盐酸V 2 mL,已知V 1=2V2,则溶液中碱的组成为
A) Na2CO 3 B) NaHCO 3+Na2CO 3 C) NaOH+Na2CO 3 D)NaHCO3
6. 氨盐中氮的测定,常用浓H 2SO 4分解试样,再加浓NaOH 将NH 3蒸馏出来,用一定量过量的HCl 来吸收,剩余的HCl 再用NaOH 标液滴定,则化学计量点的pH 在下列哪种范围?
A) 强酸性 B) 弱酸性 C) 强碱性 D) 弱碱性
7. 以FeSO 4溶液滴定0.02000 mol/L Ce(SO4) 2溶液至化学计量点时,Ce(SO4) 2与FeSO 4的体积比为0.5000,FeSO 4溶液的浓度为(mol/L)
A) 0.01000 B) 0.02000 C) 0.03000 D) 0.04000
8. 浓度为0.1 mol⋅L −1的下列各物质,不能用NaOH 标准溶液直接滴定的是
A) HCOOH ( K a = 1.8×10−4 ) B) NH4Cl ( NH3⋅H 2O 的 K b = 1.8×10−5 )
C) 邻苯二甲酸氢钾 ( K a2 = 2.9×10−6 ) D) 盐酸苯胺 ( K b = 4.6×10−10 )
9. 以0.20 mol⋅L −1 HCl 滴定0.20 mol⋅L −1 弱碱A − ( pK b = 2 ),化学计量点时的pH 值为
A) 4.5 B) 6.5 C) 7.5 D) 9.5
10. 用HCl 标准溶液滴定0.1 mol⋅L −1的A 2−,已知H 2A 的p K a 1= 3.0,p K a 2 = 13,最合适的指示剂的p K HIn 为
A) 1.7 B) 3.4 C) 5.0 D) 8.3
11. 有一组测量值,其总体标准偏差σ未知,要判断此分析方法是否可靠,应该用哪一种方法?
A) 格鲁布斯法 B) t检验法 C) F检验法 D) 4d 法
12. 某酸度下的EDTA 溶液中,H 2Y 2−的酸效应系数α = 28,则该离子在溶液中所占的百分比为
A) 36.0% B) 28.0% C) 2.80% D) 3.57%
13. 在pH 为10的氨性溶液中,已知αZn (NH 3) = 104.7,αZn (OH ) =102.4,αY (H) = 100.5,lg K ZnY = 16.5。在此条件下lg K 'ZnY 为
A) 9.4 B) 13.6 C) 11.3 D) 8.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