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西北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概念题
1. 职能分类
【答案】国家公务员制度建立后,国家行政机关实行职位分类制度。一方面,按照工作性质、责任大小、难易程度和任职资格条件等因素确定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的职位系列,同时又根据所任职务及所在职位的责任大小、工作难易程度以及国家公务员的德才表现、工作实绩和工作经历确定等级系列。在职位分类的基础上又确定公务员的级别,这是我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一大特色。
2. 公共行政成本
【答案】公共行政成本指的是行政活动中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空间、时间、权威、信誉等各种有形与无形资源的总称。具体包括:①有效成本。它在行政过程中能够转变为行政绩效,有量化成本和非量化成本两种形式,如工作人员的工资、办公物品的折旧消耗费用、调研和决策执行费用等,都是以货币计量的有效成本; 而政府部门在各项决策中必须承担的风险,是无法以货币计量的有效成本。②无效成本。如政府部门难以杜绝的铺张浪费,或因政府直接参与市场竞争而引发的寻租腐败等无益于提高政府绩效的支出就是一种无效成本。
3. 行政管理的文化职能
【答案】行政管理的文化职能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对全民思想道德建设以及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管理,是建设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所必须的。
4. 车辆管理
【答案】机关车辆包括机关单位用于工作或生活服务的非私人所有的机动车辆,机关车辆管理的内容可分为业务管理与用车制度管理。业务管理主要以车辆本身以及驾驶、维修与管理人员为对象,技术性强。用车制度管理是以车辆服务的接受者或享受者为对象的管理,与业务管理相比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它不仅关系到机关用车需要的保证,以及车辆使用的计划、经济与合理,而且与廉政建设的要求直接相关。各机关单位在制定用车制度时既要从本单位实际情况出发,又要坚决执行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机关用车的规定。
5. 岗位责任制
【答案】岗位责任制是明确规定各种工作岗位的职能及其责任并予严格执行的管理制度。 在制定岗位责任制时,对每一个工作人员的职责和任务都必须作出明确而具体的规定,每项
工作都要有具体的目标、要求,有时间性的要规定完成的时限,切忌笼统。要尽可能地定出量化目标和要求,以便考核。与此同时,要制定奖惩办法,依在岗情况,及时给予适当奖罚。它办公室内部明确职责、分工,进行目标管理和考核的一项重要制度。
6. 行政首长负责制
【答案】行政首长负责制是相对于委员会制而言的,是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制相结合制度的具体形式。它是指重大事务在集体讨论的基础上由行政首长定夺,具体的日常行政事务由行政首长决定,行政首长独立承担行政责任的一种行政领导制度。它建立在发挥集体作用基础之上,是同集体领导相结合的行政首长负责制。
7. 个人绩效合约
【答案】个人绩效合约是个体绩效考核的一种方法,该方法首先根据组织绩效目标自上而下的层层分解确定不同员工的主要绩效范围,然后设定相应的绩效目标并确定具体的考核目标。员工在与其直接上级进行沟通后签订个人绩效合约。员工的直接上级负责监督绩效合约的完成,并负责根据绩效合约的具体要求对员工进行绩效考核。
8. 关键绩效指标法
【答案】关键绩效指标是用于考核和管理被评估者绩效的可量化的标准体系。它的含义具体包括:①关键绩效指标是一个标准化的体系,它必须是可量化的; ②关键绩效指标体现对组织战略目标有增值作用的绩效指标,基于关键绩效指标对绩效进行管理,就可以保证真正对组织有贡献的行为受到鼓励; ③,关键绩效指标是进行绩效沟通的基石,它是连接个体绩效与组织战略目标的一个桥梁,通过在关键绩效指标上达成的承诺,员工与管理人员就可以进行工作期望、工作表现和未来发展等方面的沟通。
二、简答题
9. 简述行政管理的兴起及其原因、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及其学科特征。
【答案】行政管理学是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和政治发展到更高阶段的产物,西方行政管理学的兴起有其深刻的社会政治背景及思想基础,有明礁的研究范围及对象,有独特的学科特征。
(1)兴起及其原因
行政管理学于19世纪末萌芽到20世纪初诞生于美国。其产生的原因如下:
①兴起的社会历史背景
随着美国经济发展到更高阶段,上层建筑也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就政府行政活动的变化而言,主要有:
a. 政府职能由政治统治扩大到对经济和社会事务的管理,由消极放任“守夜人”变成积极干顶社会生活的“行政国家”
b. 行政职能加强和行政活动范围扩大,使行政机构迅速增加,行政人员队伍日益壮大; 而“功
绩制”的实施和“政治中立”原则的确立,更促使行政成为“非政治化”的管理领域;
c. 行政机构臃肿所造成的庞大的财政开支和效率极低的官僚作风,妨碍了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
②兴起的思想基础
西方思想界产生了四种思想理论:
a. 西方近代政治学说,尤其是国家学说。它为行政学提供了有关国家权力、民权民意、政府结构、政治过程等概念和范畴,提供了传统的理论和思辩的研究方法。
b. 君主时代德奥两国的官房学,在改进行政制度、积累行政经验、培训人员等方面为后来的行政学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c. 普鲁士的任官制度和英国的文官制度,为行政管理学的公共人事行政的研究提供了最主要的范畴和最早的规范。
d. 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兴起的行政法学,开创了“依法行政”的思想渊源,建立了“依法行政”的最初理论规范。
综上所述,上述客观的社会政治背景条件,推动了行政管理学产生于当时的美国,即行政管理学是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和政治发展到更高阶段的产物。科学发展特别是思想发展为行政管理学获得长远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2)研究对象及范围
①行政管理学是研究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机关内部事务的客观规律的科学。它包括以下的要点:
a. 行政管理主体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构,即行政机关。
b. 行政管理的客体是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行政机关的内部事务。
c. 行政管理活动的根本原则是依法行政;
d. 虽然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机关内部事务纷繁复杂、变化多端,往往令人难以捉摸,但行政管理是有规律的。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从管理主体、客体、管理原则和根本任务等方面表现其矛盾的特殊性,这是行政管理学与其他学科相区别的重要根据。
②行政管理学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研究范围比较广泛的应用性学科作为基础性的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学科,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对行政系统、行政过程的抽象、综合研究,揭示行政管理的一般规律。其主要研究范围和内容大体上包括如下二点:
a. 研究行政管理的权利主体。行政管理是行政权力的行使及其过程。行政权力的来源与结构,与行政权力相适应的行政职能,根据行政权力和行政职能设置的行政组织,掌握和运转行政组织行政领导和其他行政人员,构成行政管理权力主体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这是一个权力、职能、组织、领导的有机系统。
b. 研究行政管理过程和内容,包括行政决策、认识行政、财务行政、机关行政、行政监督等主要环节。
c. 研究行政效率与行政改革。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