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635自然地理学或普通生物学之陈阅增普通生物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假种皮。
【答案】假种皮是指由珠柄或胎座等发育而成的,包在种皮之外的结构。如荔枝、龙眼果实内肥厚可食的部分。
2. 假根。
【答案】假根是指苔藓植物体表皮细胞壁向外突起的类似根毛的结构,具有吸收功能,但不具维管组织。
3. 受精。
【答案】受精是指精子穿入卵子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它始于精子细胞膜与卵子细胞膜的接触,终于两者细胞核的融合)。
4. 基因突变。
【答案】广义的基因突变是指遗传物质的损伤和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染色体畸变和基因的点突变。点突变是指DNA 序列中单个或多个碱基对的改变。
5. 隔离。
【答案】隔离是指在自然界中生物不能自由交配或交配后不能产生可育后代的现象。
6. 遗传变异现象。
【答案】遗传是指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常常相似的现象。变异是指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的不同个体之间,总是或多或少的存在着差异的现象。遗传是相对的,变异是绝对的,遗传和变异在生物的进化中同等重要。
7. 小进化。
【答案】小进化又称微观进化,主要指一个物种内的进化现象。
8. 胞吞。
【答案】胞吞是细胞吸收大分子和大颗粒的方式,由质膜形成内向的小泡完成。包括三种类型:吞噬、胞饮和受体介导的胞吞。
二、选择题
9. 携带反密码子的RNA 是( )。 A. B. C.
【答案】C
10.下述具有临界期特征的学习方式是( )。
A. 习惯化
B. 洞察学习
C. 联系学习
D. 印随学习
【答案】D
【解析】印记发生在动物个体发育早期特定阶段的一种学习类型。每个物种都有自己印记学习的敏感期。
11.巴甫洛夫认为大脑皮质的最基本活动是信号活动(妈妈条件反射),试问下列信号中,哪一种属于第二信号( )。
A. 铃声
B. 灯光
C. 食物的气味
D.“食物”这个词
【答案】D 。
【解析】人类大脑皮层的信号活动丰富:第一信号:光、声、嗅、味、触,第一信号是具体的条件刺激信号,可以形成条件反射。第二信号:语言,文字,第一信号的信号,抽象的概括,可以形成条件反射。人类出现后,社会性劳动产生了语言,对现实加以抽象和概括,人类借助于语言表达思维,并进行抽象思维。最初只有非条件反射,在周围环境影响下,人类学习说话,模仿“妈妈”这个语言,反复刺激同时与“妈妈”的具体形象结合起来,“妈妈”的具体形象形成哺乳的第一信号,小孩听到“妈妈”这个语言就表现出哺乳时的反应,语言性的第二信号学说逐渐形成。ABC 三项,都属于具体的条件刺激信号,是第一信号。D 项,“食物”这个词代表文字, 是第二信号。
12.细胞分裂素由植物的( )细胞合成。
A. 根尖及胚
B. 叶片
C. 胚珠
D. 幼芽
【答案】A
13.细胞由谁命名的?( ) A. B. C. D.
【答案】D
【解析】1665年,英国物理学家胡克第一个用复式显微镜观察软木切片,发现软木是由密排的蜂窝状小室所组成,并将这些小室定名为“细胞”
14.以下各项,不是种群在群落中分布类型的是( )。
A. 间断分布
B. 垂直分布
C. 水平分布
D. 时间分布
【答案】A
【解析】群落中各种生物所占据的空间及时间各有不同,因而各种群落都有一定的结构,表现为种群在其中的分布。这种分布有空间上的分布,包括垂直分布、水平分布和时间上的分布,并有时表现出时辰节律。A 项,间断分布是指植物分布区的一种情况,间断分布区又称不连续分布区,是指植物的某一分类单位分布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彼此隔离的区域,是植物地理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15.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 )。
A. 个体
B. 种群
C. 群落
D. 生态系统
【答案】B
【解析】种群是由一群相互繁育的个体组成的,种群是生物微进化的基本单位。
16.下列哪一种不属于合子前生殖隔离的范畴?( )
A. 群体生活在同一地区的不同栖息地,因此彼此不能相通
B. 杂种合子不能发育或不能达到性成熟阶段
C. 花粉在柱头上无生活力
D. 植物的盛花期的时间不同
【答案】B
【解析】合子形成以前的生殖隔离可分为季节隔离、心理隔离、受精隔离等。A 项,属于不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