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石河子大学化学化工学院831心理学[专业硕士]之普通心理学考研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启发式
【答案】启发式是一种间题解决策略,是指人根据一定的经验,在问题空间内进行较少的搜索,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启发式不能完全保证问题解决的成功,但用这种方法解决问题较省时省力。常用的策略有手段一目的分析、逆向搜索、爬山法。人们在解决复杂的问题时,经常运用启发式。
2. 认知过程
【答案】认知过程一般指感觉、知觉、学习和记忆、想象、思维和言语等基本的心理过程。它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人脑接受外界输入的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处理,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进而支配人的行为,就是认知过程。
3. 情绪和情感
【答案】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情绪和情感是由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等三种成分组成的。情绪是指感情过程,即个体需要与情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也就是脑的神经机制活动的过程,具有较大的情景性、激动性和暂时性,往往随着情境的改变和需要的满足而减弱或消失。情感是用来描述那些具有稳定的、深刻的社会意义的感情,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
4. 能力和智力
【答案】能力是指顺利实现某种活动所需的个性心理特征或人格特质。其基础是知识和技能。其形成和发展依赖于知识、技能的获得,同时能力的高低又会影响到掌握知识、技能的水平。能力的产生发展和人类的社会生活分不开。智力是心理学基本概念。韦克斯勒认为,智力是指使个人有目的地行动、合理地思考、有效地应付环境的一种综合能力。中国多数心理学家认为,是个体顺利从事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结合; 是一种综合的心理能力,是进行学习、处理抽象概念、应对新情境和解决问题以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5. 问题情境
【答案】问题情境是指个人所而临的刺激模式与个人的知识结构所形成的差异,是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一般来讲,刺激模式与个人认知结构越接近,问题越容易解决。
6. 个体社会化
【答案】个体社会化指个体学习其生存的社会的文化、知识、语言、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并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而适应该社会生活的过程。亦即社会将一个自然人转化为一个能够适应一定社会文化、参与社会生活、履行一定允色行为、有着健康人格的社会人的过程。社会化贯穿于个体毕生发展的全部过程之中,并受民族性、阶级性、历史性等条件的制约。它是通过社会与个体之间持续不断的双向互动过程实现的。
7. 自陈测验
【答案】自陈测验是指由受评者自己填写,受评者对照量表和各项目陈述选择符合自己情况的答案并作出程度判断的测验。自陈测验实施方便,可作团体测评,但要求受评者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
8. 格式塔
,其含义在于强调意识经验的完整性或完形性,如知觉【答案】格式塔意为“完形”、“形状”
中实际呈现的形(形状、形体、形象、符号等)。格式塔初始于1910年韦特海默对似动现象实验的观察,认为对静止物体在一定条件下所产生的视知觉运动现象并非个别感受的综合,而是一种全新的现象,是一种无需再分析的知觉结构,即它本身具有整体性。
二、单选题
9. 安斯沃斯(M.Ainsworth )等人研究婴儿依恋所使用的主要方法是( )。
A. 习惯化与去习惯化
B. 视觉偏爱法
C. 陌生情境技术
D. 照镜子法
【答案】C
【解析】安斯沃斯用陌生情境技术研究婴儿依恋,将婴儿的依恋分为安全型、回避型和反抗型三种。习惯化与习惯化、视觉偏爱法是研究婴儿知觉的主要方法。照镜子法是研究婴儿自我时所使用的方法。
10.加涅的学习结果不包括( )。
A. 智力技能
B. 认知策略
C. 言语信息
D. 问题解决
【答案】D
【解析】加涅的学习结果包括智力技能、认识技能、言语技能、运动技能和态度。
11.关于气质的说法以下哪种正确( )
A. 可用于评估智商
B. 可用于评估情商
C. 具有择业价值
D. 有优劣之分
【答案】C
【解析】气质不能决定一个人的成就,任何气质的人只要经过自己的努力都能在不同实践领域中取得成就,也可能成为平庸无为的人。不同气质类型的人适合不同的职业,所以气质类型具有择业价值。
12.下列量表中,具有绝对零点的是( )。
A. 称名量表
B. 顺序量表
C. 等距量表
D. 比率量表
【答案】D
【解析】比率量表是最高等级的测量量表,既存在绝对的零点也包括相等的单位。等距量表采用相等的单位,但是只有相对的零点。顺序量表没有相等的单位,等级之间的差异只表示顺序关系。称名量表没有相等的单位,没有绝对的零点,不同的名称只有分类的意义。
13.根据学习水平对学习进行分类的心理学家是( )。
A. 加涅
B. 布鲁姆
C. 潘寂
D. 奥苏伯尔
【答案】A
【解析】①加涅根据学习的层次划分了八类学习; ②布鲁姆从教育目标和教育任务出发,将学习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与动作技能领域三大类; ③潘寂将学习分为知识学习,动作技能学习,智慧技能学习,社会行为规范学习; ④奥苏伯尔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又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与意义学习。
14.婴儿偏爱注视( )。
A. 鲜艳的颜色
B. 灰色
C. 扭曲的人脸
D. 静止不动的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