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摘要 近二十年来,自主学习一直是外语教学界的热门话题,在西方教育界教学的中心已经由关注教师的“教”转移到了学生的“学”。中国教育部在新颁布的《基础教育阶段新英语课程标准》中把“培养中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作为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因此教师更多的责任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教会他们如何进行有效学习,并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形成独立学习的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可是,“费时低效”被视为是我国外语教学的真实写照。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有很多,但“理论研究严重滞后是我国整体外语水平难以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束定芳,2004:2),我国基础外语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仍停留在教师凭自己的经验来实施教学需求的层次上,缺少建立在实证科学研究基础上的外语教学理论。学生、家长和教师都把重点放在终结性评价上,忽视了对学生的形成性评价。在中学大多数教师仍把重点放在教师的“教”上,而不是学生的“学”上,这种单调的教学风格满足不了学生个体不同的认知,导致了学生不能主动地进行学习,教学效果差,学习效率低。
有鉴于此,西方研究者提出教师应“以学习者为中心”,把培养学习者的学习
责任心作为教育的最终目标,让他们学会学习,对自自己的学习负责。
本文作者介绍了自主学习发展的历程,回顾了自主学习的研究基础,阐释了自主发展的核心含义,探讨了培养中学生英语学习自主能力的必要性,自主学习属于教育哲学的范畴,其主要的理论基础是认知心理学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自主学习理论的指导下,许多教师和学者达成了这样的共识:学校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即不仅使学生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使他们学会如何学习。本篇论文旨在运用自主学习理论来促进高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阅读教学一直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阅读过程其实就是学生积累语言知识的过程,是顺利进行语言交际的基础,因而培养学习者的阅读自主能力是提高学习者习得效度的一个重要因素。
本次研究采用的是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实验前,本人利用调查问卷对陕西省府谷中学高一两个班112名学生做了自主阅读情况调查,这两班具有代表性,因为府谷中学为省重点中学,根据学生的中考成绩,他们的水平相当,男女生比例相近,年龄相仿,调查结果显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阅读情况都比较差。与此同时,作者对这两个班都进行了实验前测,结果证明他们的平均分和标准差没有显著性区别。为了尽快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作者对高一(6)班实行自主性阅读的教学方法;对于高一(7)班,仍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四个月后,实验后测的结果显示了两个班的平均分和标准差有显著性区别,实验班的平均分和标准差高于对照班。这个结果说明培养学生自主性阅读能力对于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和培养学生英语基本能力来说,是行之有效的。但是由于实验时间短,这次实验也有不足之处,希望在以后的研究中能有所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