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614历史学综合之中国现代史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目录
2017年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614历史学综合之中国现代史考研冲刺密押题(一).... 2
2017年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614历史学综合之中国现代史考研冲刺密押题(二).. 19
2017年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614历史学综合之中国现代史考研冲刺密押题(三).. 35
2017年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614历史学综合之中国现代史考研冲刺密押题(四).. 50
2017年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614历史学综合之中国现代史考研冲刺密押题(五).. 64
一、单项选择题
1. 中央人民政府通过的新中国第一部法律是(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答案】B
,是中央人【解析】1950年5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正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民政府通过的新中国的第一部法律。
2. 建国初期,为稳定社会秩序和恢复经济,人民政府最迫切解决的问题是( )。
A. 完成土地革命
B. 进行工矿企业的民主改革
C. 稳定金融和物价
D. 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答案】C
【解析】建国初期,由于当时物资缺乏,财政困难,国营经济力量薄弱等因素,物价上涨,人民币不稳定等问题突出,为稳定社会秩序和恢复经济,必须打击金融投机、稳定市场物价。
3. 下列口号中,最能反映五四运动性质的是( )。
A.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B. 废除“二十一条”
C.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D.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答案】A
【解析】五四运动是一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运动。1919年,巴黎和会上,战胜国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而“外争国权”则是对和会上关于山
东问题的强烈反抗,具有反帝性质。“内惩国贼”是为了罢免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的职务,并将斗争的矛头进一步指向段祺瑞政府,表现了与封建军阀势不两立的精神,具有反封建的性质。
4. 中国政府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 )。
A.1950年中苏签订《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谈判期间
B.1953年中印就两国在中国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谈判期间
C.1954年日内瓦会议期间
D.1955年亚非会议期间
【答案】B
【解析】1953年12月,周恩来代表我国政府在同印度就两国在西藏地方的关系问题举行谈判时,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5. 根据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限期完成北伐案》,国民政府再次进行“北伐”,同( )展开争夺全国统治权的战争。
A. 张宗昌
B. 孙传芳
C. 吴佩孚
D. 张作霖
【答案】D
【解析】国民党蒋、冯、阎、桂各派取得暂时妥协之后,根据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限期完
,再次举行“北伐”,同张作霖展开争夺全国统治权的斗争。 成北伐案》
6. “欲悲闻鬼叫,我哭犲狼笑。洒酒祭雄杰,扬眉剑出鞘。”这首诗反映了( )。
①“文化大革命”期间“四五运动”的主流方向
②人们反对“四人帮”的情绪
③人们支持党中央对“四人帮”的正确处理
④在清明节悼念周恩来总理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
【答案】B
【解析】这四句诗是选自1976年清明节天安门诗抄中的一首,人民用诗句为武器,悼念周恩来,怒斥四人帮。诗句反映了“四五运动”(文化大革命后期的1976年4月5日发生的以天安门事件为中心的反对“四人帮”、否定文革的全国性的群众抗议运动)的主流方向。
7. 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斗争的第一个回合是( )。
A. 共和与专制之争
B. 立宪与共和之争
C. 问题与主义之争
D. 文学革命与文学改良之争
【答案】C
【解析】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和各种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思潮在社会改造的声浪中竞相传播,互相批评和斗争是不可避免的。从1919年到1922年,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思潮进行了三次争论。1919年下半年,马克思主义与实验主义的改良主义进行了关于“问题与主义”的争论,问题与主义的论争是社会革命论与社会改良主义的论争。接下来是关于社会主义的论争,是关系到中国要不要走社会主义道路,要不要组织无产阶级政党,要不要用革命的手段来改造中国社会的大争论。第三次是同无政府主义的争论,马克思主义者批判了无政府主义者反对一切强权、一切国家的谬论,强调了用革命手段夺取政权和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必要性。
8. 冯玉祥北京政变后,邀请孙中山北上商议和平统一问题。当时孙中山认为:要实现国家的和平统一与长治久安,就必须( )。
A. 恢复国会和临时约法
B. 与中国共产党合作
C. 打倒军阀和帝国主义
D. 召开国民会议
【答案】C
【解析】1924年相继爆发江浙战争和第二次直奉战争,直系将领冯玉祥从前线倒戈回师,发动了北京政变。冯玉祥北京政变后,邀请孙中山。孙中山应冯玉祥等人邀请,于1924年11月离粤北上。
9. 相继发生过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的省份是( )。
A. 广东
B. 云南
C. 四川
D. 贵州
【答案】A
【解析】二次革命时,广东等地宜告独立,举兵讨袁。护国运动时,广东在中华革命党压力下被迫独立。孙中山在广州开始第二次护法运动。
10.毛泽东派“首都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最先进驻的学校是( )。
A. 北京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