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新疆大学外国语学院语言学概论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构词语素和构形语素
【答案】(1)构形语素
构形语素指的是指在构词中只负责起改变词的形态,不改变词的意义,也不生成新的词的构词语素。根据语素在词中的不同作用,把词根和派生词缀称为构词语素,
词根是词的核心部分,词的意义主要是由它体现出来的。它可以单独构成词,也可以彼此组合成词,也可以和词缀一起构成词。派生词缀豁附在词根语素上构成新词,也即增加了新的词汇义内容或改变了词的类别归属。如英语的work 是个动词,表“工作”义,而加了派生词缀-er 后的worker 增加了表“……的人”的词义,词类也变成了名词。
(2)构词语素构词语素指的是在构词中生成新词的构词语素。把屈折词缀称为变词(构形)语素。
屈折词缀只能改变一个词的形式,不能构成新词。也即屈折词缀增加的是表示句法范畴的意义,并且总是不改变词的类别归属。比如英语的book 加上-s 以后成为books ,walk 加上-s 、-ing 、-ed 之后而成为walks 、walking 、walked ,复数s 不仅与单个名词有关,还决定句子中与它搭配的动词要用复数形式,是句法范畴的表征。加了屈折后缀之后,名词仍然是名词,动词仍然是动词。因此加了屈折后缀的词形都被看作是同一个词的不同形式,而不是不同的词。构词语素和构形语素都是语素的组成部分,是两种有关联的语素类型。
2. 亲属语言
【答案】亲属语言是指从同一种语言分化出来的几种独立的语言。亲属语言在语音、词汇、语法上有一定的共同特点和对应关系。语系、语族、语支都是根据语言的“亲属关系”建立的,称为亲属语言。如汉语和藏语、壮语、苗语,它们同出一源,是亲属语言。单一社会在地域上的分化如果进一步加剧而形成完全的分化,则方言就进一步发展为亲属语言。
3. 共同语
【答案】共同语是在某一基础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国家或民族共同使用的语言。它包括民族共同语和国家共同语。民族共同语或国家共同语是资本主义之后出现的更高形式的通用语,这是有具体音值标准的、涵盖书面语和口语两种变体的通用语。民族共同语和国家共同语的区别在于,民族共同语是一个民族的通用交际语,而国家共同语是一个国家各个民族共同的通用交际语。
4. 语法
【答案】语法是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即说话所遵守的词句排列组合的规
矩。它有两个含义,一是指语法结构规律本身,即平常说的语法事实; 二是指语法学,即研究、描写、解释语法结构规律的科学,是对客观存在着的语法系统的认识和说明。语法具有抽象性、生成性、层次性、递归性、系统性和稳固性等特征,一般包括词法和句法:词法是指词的构成和变化的规则:句法是指词或词组组成句子的规则。
二、简答题
5. 什么是外来词? 请举例说明。
【答案】外来词指音义都来自外语的词,其中包括音义的完全借用,也就是词的意义和声音形式都是来自外语的词的。例如,英语的"bonne" (女佣人,保姆,与法语的"bonne" 同)"chauffeur" (汽车司机,与法语的"chauffeur" 同)。
(1)比较常见的外来词是根据本民族语言的语音结构规律把外语中被借用的词在语音形式上加以一定程度的改造。例如汉语的“阿司匹林”是借自英语的“aspirin ”的一个词,意义相同,但语音形式却走了一些样。
(2)有时为了便于理解,人们还以借用的成分加上本族语言中固有的构词材料构成外来词。例如汉语的“啤酒”(英语的"beer" )“卡车”(英语的“car" )“卡片”(英语的“card" )“法兰绒”(英语的“flannel" )等,“酒”“车”“片”“绒”等都是汉语固有的构词材料。
6. 什么是乐音、噪音、混合音?
【答案】声音可以分为乐音和噪音两大类。
(1)乐音是由有规则的音波构成的声音。发音的时候,凡是单纯靠声带振动发出的声音都是乐音。乐音中陪音的频率总是基音的频率的整数倍。
(2)噪音是由许多不规则的音波凑合而成的声音。如果发音时声带不振动,只是由于气流呼出时受到发音器官的某种阻碍而发出声音,这种声音就是噪音。噪音中基音的频率和陪音的频率之间的比数就没有那样整齐。
(3)如果发音时声带振动同时气流又受到发音器官其它部分的某些阻碍,发出的就是同时具有乐音和噪音的混合音。
7. 分析上面的句子的句法结构:“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 ”“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答案】(1)“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是主谓结构,由主谓纤构“世界人民大团结”充当主语,“万岁”充当谓语。而主语“世界人民大团结”由主谓结构“世界人民”和“大团结”构成。
(2)“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是支配结构,由支配成分“走”和受支配成分“共同富裕的道路”构成,其中“共同富裕的道路”是限定结构。
8. 思维有哪些类型? 它们与语言是什么关系?
【答案】(1)思维的类型
思维一般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分别是:
①动作思维。是指从事某种活动时,通过对现场情景的直观感知,来控制和调整动作的思维。这种思维所凭借的思维工具是现场情景。
②形象思维。是通过对事物形象的认识,在头脑中形成意象,并对这种意象进行想象等加工处理的思维。形象思维所凭借的思维工具是客观事物在大脑中反映之后所呈现的形象。
③抽象思维。是运用某些抽象的符号对事物的性质、特征、关系等进行理性认识,形成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的思维。抽象思维的工具是抽象符号。其最主要的工具是语言。
(2)思维与语言相互依存
语言不仅是思维的工具,而且可以帮助人们固定和保存思维的成果。抽象思维的成果是形成概念、判断和推理。这些理性认识的成果主要靠语言固定和储存。即使是形象思维的成果的储存往往也依赖语言。并且思维所产生的成果也需要语言来表达,语言帮助思维工作的同时,又进一步促进思维的发展。人的发音器官山哪些部分构成? 它们在发音时各起什么作用? 答:人类的发音器官可以分成三大部分:
(1)肺、支气管、气管:当肺部收缩或扩张时,能够通过支气管、气管呼出或吸入气流。呼吸的气流是人类发音的原动力。人们在说话时,多半利用呼气来发音,只有少数语言中的某些音是利用吸气发出的。
(2)喉头:喉头的中间有两对薄膜,上面一对是假声带,下面一对是声带。两片声带之间的通路称作声门。当声门闭拢时,气流通过喉头就会使声带振动而发出声音。声带在发音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3)口腔、鼻腔、咽腔:其中最重要的是口腔。它们都是发音时重要的共鸣器。
9. 元音和辅音主要有哪些区别?
【答案】元音和辅音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发元音时,气流通过声门使声带发生振动,而在通过咽腔、口腔、鼻腔时不受任何阻碍。发辅音时,呼出的气流一定要在通过发音器官的某部分时受到阻碍。
(2)发元音时,除声带外,发音器官的各个部分保持均衡的紧张状态。而发辅音时,则只有形成阻碍的那一部分器官特别紧张。
(3)发元音时,呼出口腔外的气流一般不如发辅音时那么急促。发辅音时声带不振动或振动比较轻微,而且气流总要克服某种阻碍,因而呼出口腔外的气流就比较急。
10.斯人林怎样论述世界共同语的形成?
【答案】(1)“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胜利以后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中世界帝国主义将不复存在,剥削阶级将被推翻,对民族和殖民地的压迫将被消灭,民族的孤立和互不信任将被民族的互相信任和接近所代替,民族权利底平等将被实现,压制和同化语言的政策将被取消,各民族间的合作将被建立,而各民族底语言将有在合作方式下互相丰富起来的可能”。
(2)“在这些条件下……是好几百种民族语言一一这些语言由于各个民族在经济、政治和文化方面的长期合作便首先分出最丰富的单一的区域性的语言,然后区域性的语言才溶合为一个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