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苏州大学凤凰传媒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硕之《外国新闻传播史》考研内部复习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BSkyB

【答案】BSkyB 是英国天空广播公司(BritishSkyBroadcasting )的简称,是新闻集团旗下的子公司,也是英国和爱尔兰地区最大的付费电视台,在英国公司的排行榜上排名第19位,资产达118亿英镑,约合192亿美元。作为全球最为成功的数字付费电视运营商之一,BSkyB 有一套为整个英国提供服务的、拥有数百个数字频道的、欧洲最大的直接到户的卫星付费电视系统,采用月租、多频道包、工PPV 即时按次付费、互动增值服务等灵活的商务模式为其订户提供服务。同时,BSkyB 利用数百个频道中的48个频道来开展准视频点播业务。1998年10月,BSkyB 开通数字服务,成为全球数字电视运营商的楷模。BSkyB 的前身是英国天空电视台(SkyTelevision )和英国卫星广播公司(BritishSatelliteBroadcasting ,简称BSB )。

2. 《兰德每日邮报》

【答案】《兰德每日邮报》是南非最重要的报刊,1902年创刊于约翰内斯堡,由黄金商人弗里曼·科恩和青年记者埃德加·华莱士(原为英国北岩爵士《每日邮报》记者)合办。最初该报的种族立场非常鲜明,社论中经常谈及“懒惰的土人,我们文明的寄生虫”。这也是当时非常普遍的现象。该报同时还办有一份生动活泼的地方性日报; 出一张妇女版,介绍巴黎和伦敦时装; 一个特稿版,刊登通俗小说、体育、娱乐节目等。

3. 《铁嘴报》

【答案】《铁嘴报》是法国大革命期间社会俱乐部的机关报,由修道院院长毛劳德·福适和记者尼古拉·邦维尔创办。该报秉承社会俱乐部的宗旨,宣传平均分配土地,限制过多财产,主张财产平均主义。社会俱乐部由第三等级的代表组成,被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与后来的共产主义运动一脉相承。

4. 微内容

【答案】微内容(microcontent )是相对于我们在传统媒介中所熟悉的大制作、重要内容即“巨内容”(macrocontent )而言的。CMSWiki 对微内容的最新定义是这样:“最小的独立的内容数据,如一个简单的链接,一篇网志,一张图片,音频,视频,一个关于作者、标题的元数据,email 的主题,RSS 的内容列表等等。”换言之,互联网用户所生产的任何数据,都可以被称为微内容。微内容一直存在,但互联网时代之前一直作为私内容存在,互联网的互联互通使它进入公共话题空间。

二、简答题

5. 二战时期,日本政府对报纸的控制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从30年代起,日本报业便受到越来越严格的控制,逐步被军国主义势力所左右,失去了

应有的“独立性”。二战时期,政府更是将报业纳人“战时体制”,使它成为日本军国主义对外侵略扩张的宣传工具。战时日本政府对报纸的控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成立内阁情报局

为了加强对新闻言论的统一管制,日本军国主义政府于1936年成立了“内阁情报委员会”,1940年改名为“内阁情报局”。该机构由政府各部门有关官员组成,直属内阁首相,是负责统制宣传的中枢权力机关。其职责是:

①处理有关推行国策方面的事项,统一收集情报、监督报道及组织宣传;

②根据“国家总动员法”,对报纸及其他出版物进行管制;

③指导或取缔广播事项。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情报局成为政府军部独裁的言论工具。

(2)制定新闻统制法规

战争期间,在以往新闻法规的基础上,军国主义政府又制订了一系列旨在限制新闻出版活动的法规。

(3)实行“一县一报”的合并措施

“国家总动员法”规定:战时政府为实现国家总动员,在必要时可以根据救令,决定有关企业的开设、托办、共同经营、让渡、废止、停办以及法人的合并、解散等。通过以上措施,口本政府将新闻业的用纸、资材、编辑、出版等全面统制起来,实现了所谓“国论统一指导”的体制。

6. 德国广播电视业的发展历程怎样? 目前的体制有什么特点?

【答案】(1)历史进程

①德国在1903年设立无线电报公司,开办海岸电台; 1923年10月,在柏林创建了第一座广播电台,即官办的德意志广播电台。第二年又有九家广播电台在各州创办。

②1933年希特勒登台,随后德国广播业就完全为法西斯政府控制,由国民教育和宣传部直接掌握。德国的电视实验开始十30年代初,1934年柏林建立了实验电视台,1935年起经常播送节目,但清晰度低,收看也有限制,除特定官员外,一般平民只能到指定的地点集体收看。

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美、法、苏四国盟军占领德国,各占领当局没收了原有的电台,组建了临时广播机构。1949年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先后成立,随后出现了长达40年的东西德国两种体制并行发展的时期。

④1990年10月两德实现统一。统一后不久东德的国际电台率先并入西德的德国之声电台。随后东德的国家电台、电视台相继被原西德的德广联(ARD )和电视二台接管,原先的塞康制式都改为帕尔制式。原来的东德地区被划分为五个州,经过各方面协商讨论,设立了两个“公共广播机构”,并加入德广联(ARD ),从而使德广联的成员单位增加到13个。这样,从1992年元旦起东西两德广播电视正式一体化。

(2)目前的体制特点

统一后的联邦德国沿袭西德的体制模式。广播电视业基本上由各州自行立法并管理; 涉及各州之间或全国的事务则由有关的州或全国各州签署协议加以规定并管理。战后联邦德国长期实行社会公营的广播电视体制,改为双轨制以后,公营台仍然占有重要地位,担负着向公民“提供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