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801法学综合二之刑事诉讼法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选择题

1. 下列刑事案件可以不公开审理的是( )。

A. 有关国家秘密的案件

B. 有关个人隐私的案件

C. 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

D. 当事人申请的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

【答案】D

【解析】根据《刑事诉讼法》第ll 条规定,人民法院审判案件,除本法另有规定的以外,一律公开进行。这里的本法另有规定是指《刑事诉讼法》第183条:“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应当公开进行。但是有关国家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 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应当当庭宣布不公开审理的理由。”第274条:“审判的时候被告人不满十八周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但是,经未成年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同意,未成年被告人所在学校和未成年人保护组织可以派代表到场。”根据上述条文规定,可知,刑事诉讼法上的不公开审理分两种,绝对不公开与相对不公开。ABC 三项属于绝对不公开的范围,D 属于相对不公开的范围。

2. 章某与电力公司解除劳动合同纠纷一案,经过A 市甲区人民法院审理后,判决解除章某与电力公司之间的劳动合同关系。章某不服,上诉至A 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该案未经过劳动争议仲裁,甲区人民法院不应当受理此案。A 市中级人民法院经查属实。A 市中级人民法院的下列哪一处理是正确的? ( )

A. 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B. 查清事实后依法改判

C. 裁定撤销原判,发回重审

D. 裁定撤销原判,驳回起诉

【答案】D

【解析】根据《劳动争议仲裁法》第5条的规定,对于劳动争议案件,劳动仲裁是必经程序。又根据《民诉意见》第186条,人民法院依照第二审程序审理的案件,认为依法不应由人民法院受理的,可以由第二审人民法院直接裁定撤销原判,驳回起诉。本案属于未经劳动争议仲裁的案件,法院不应受理,二审人民法院应当裁定撤销原判,驳回起诉。

3. 根据民事诉讼法及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对于下列哪1选项中的案件人民法院不应当受理? ( )

A. 某村村民于某想承包由赵某承包多年的鱼塘,诉至人民法院要求解除赵某与本村签订的鱼塘承包合同

B. 甲公司与乙公司买卖合同纠纷一案,甲公司诉至人民法院要求乙公司承担违约责任。人民法院受理案件,经审理后裁定驳回起诉,双方均未上诉。此后,甲公司再次向人民法院提起符合条件的起诉

C.2011年3月,崔某诉至区人民法院要求其养子崔一支付赡养费,区人民法院经审理后于同年5月判决崔一每月向崔某支付1000元赡养费,双方均未上诉。2012年10月,崔某以自己患病为由,诉至区人民法院要求将每月赡养费增加至1500元

D. 华某与吴某侵权损害赔偿纠纷一案,2012年3月5日,华某诉至县人民法院要求吴某赔偿给自己造成的损失1万元。3月20日,双方达成和解协议,华某申请撤诉,县人民法院裁定准许。因吴某未支付赔偿款,3月28日,华某再次向县人民法院起诉要求吴某赔偿。

【答案】A

【解析】AC 两项,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19条,原告应当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于赵某与本村签订的承包合同,于某没有直接利害关系,不符合起诉的条件,法院不应受理; 崔某符合起诉条件,法院应当受理。

B 项,《民诉意见》第142条规定,裁定不予受理、驳回起诉的案件,原告再次起诉的,如果符合起诉条件,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D 项,《民诉意见》第144条第一款规定,当事人撤诉或者人民法院按撤诉处理后,当事人以同一诉讼请求再次起诉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4. 不属于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有:( )。

A. 危害国家安全案件

B. 恐怖活动案件

C. 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案件

D. 外国人犯罪案件

【答案】D

【解析】《刑事诉讼法》第20条规定:“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刑事案件:①危害国家安全、恐怖活动案件; ②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案件。”

5. 下列关于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表述,哪一选项是不正确的?

A. 辩论原则与处分原则均贯穿于民事诉讼的全过程

B. 在民事诉讼中,双方当事人均可以委托1至2名诉讼代理人体现了平等原则

C. 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有权决定是否委托诉讼代理人体现了处分原则

D. 在涉外民事诉讼中,外国当事人可以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申请回避体现了同等原则

【答案】A

【解析】A 项,根据《民事诉讼法》第十二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时,当事人有权进行辩论。由此可知,辩论原则需在审判人员主持下进行,即只有在原告向人民法院起诉至法院作出判决前才能行使,而非贯穿于民事诉讼全过程。

根据第十三条规定,当事人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所以处分原则是指当事人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自由支配和处置自己所享有的民事权利和民事诉讼权利。其行使可以贯彻于民事诉讼全过程。

C 项,委托诉讼代理人属于当事人的诉讼权利,所以体现了处分原则。

B 项,平等原则主要体现为两方面,即当事人地位平等和人民法院平等地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当事人委托1至2名诉讼代理人是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的表现,也体现了当事人诉讼地位的平等。

D 项,同等原则,是指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法人或组织在我国起诉或应诉时,享有与我国公民、法人、其他组织同等的诉讼权利。

6. 对于上诉不加刑原则,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 被告人或者他的法定代理人、辩护人上诉的案件,第二审人民法院不得加重被告人刑罚

B. 人民检察院抗诉的案件,第二审人民法院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罚

C. 被告人的近亲属上诉的案件,第_审人民法院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罚

D. 第二审人民法院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的案件,除有新的犯罪事实,人民检察院补充起诉的以外,原审人民法院也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罚

【答案】B

【解析】《刑事诉讼法》226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被告人或者他的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近亲属上诉的案件,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罚。第_审人民法院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的案件,除有新的犯罪事实,人民检察院补充起诉的以外,原审人民法院也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罚。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或者自诉人提出上诉的,不受前款规定的限制。

7. 甲(M 国人)在中国旅行时遇到长相貌美的乙女,产生歹意,采用麻醉方法,将其绑至它地卖掉,但甲不知情的是,乙女其实是男扮女装。关于甲的行为,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

A. 甲的行为如果构成犯罪,应当按照普遍管辖原则进行管辖

B. 甲的行为属于不能犯,不构成犯罪

C. 如果甲的行为发生在1991年,由于当时的法律有拐卖人口罪的规定,甲在1998年后归案,无论1997年的刑法如何规定,对此行为只能适用1991年的法律,直接处以拐卖人口罪

D. 如果甲的行为构成拐卖妇女罪,那他属于情节加重犯

【答案】D

【解析】A 项,《中华人民共和刑法》第6条第一款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所以对于甲的行为应适用属地管辖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