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845社会理论之社会学概论新修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法律作为一种社会控制手段有何特点?
【答案】法律是对社会成员具有最强约束力的控制手段,它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依靠国家强力推行的社会规范体系。
作为一种社会控制手段,法律具有阶级性、广泛性、强制性和稳定性的特征。
(1)阶级性是指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其本质是实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2)广泛性是指法律的控制范围遍及全体社会成员,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原则就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强制性是指法律的实施以国家机器的强制力作为保证,对于触犯法律的社会成员,国家将运用强制力量予以制裁和惩罚;
(4)稳定性是指法律在一定时期内是稳定不变的,因为法律从酝酿到制定有严格的程序,而且法律的稳定性也有助于执法严明、规范明确,有利于社会稳定。
2. 社会运动的后果和影响有哪些? 怎样分析这些后果和影响?
【答案】(1)社会运动的后果和影响
①社会运动一般都有比较明确的诉求,但其影响和后果却常常超出预期之外。可以将社会运动的影响区分为:
a. 期然性后果,是指有意识追求的,从而在意料之中的后果;
b. 非期然性后果,是指并未有意识去追求的,从而是超出意料之外的后果。社会运动既可以对外部产生影响,也可以对内部产生影响。
将这两个方一面组合起来,可将社会运动的影响划分为四个方面:期然性外部影响; 非期然性外部影响; 期然性内部影响; 非期然性内部影响。
②关于社会运动影响的其他观点
a. 程序性影响,即一个运动在进入有关当局的决策过程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b. 结构性影响,即一个运动在改变有关当局的政治、法律或其他制度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c. 敏感度影响,即一个运动在改变有关当局和民众的价值、认知及态度,从而提高他们对该运动所关注的问题的敏感度方面所造成的影响;
d. 实质性影响,即该运动在达到其具体目标和要求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③在社会运动多种可能的影响中,最受关注的是其对政治和政策的影响。在现代社会中,任何社会运动都或多或少地具有政治性,都会对国家和政府造成影响,因此社会学家最关注社会运动对政治的影响。
④社会运动的影响并不限于国家政治和公共政策方面,它对社会价值观念和文化的影响也是非常深远的。社会运动可以改变人们对集体抗争的观念和心态,从而影响他们参与公共事务的态度和方式; 可以改变运动积极分子本身的心理和行为,使他们变得更加合群或更加孤僻,等等。
(2)分析社会运动的后果和影响
①衡量社会运动的后果和影响
a. 看社会运动所追求的实质性诉求在多大程度上得到了满足;
b. 看社会运动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了决策程序或过程;
c. 看社会运动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了整个社会的文化和价值观。
②不同社会运动的影响的差异性分析
a. 社会运动的内部因素是造成社会运动的影响存在差异的一个因素,包括该运动所采取的组织形式及行动策略。社会学家甘姆森认为科层化程度越高、权力越集中、内部越团结的团体越容易取得成功。也有学者指出,运动的效果及影响与运动所采取的组织形式和行动策略没有关系。
b. 造成社会运动的影响存在差异的另一个因素是社会运动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公共舆论。普通公众虽然未直接参与社会运动,但作为第三方,他们的态度对一个社会运动的挑战和应战双方都有非常强烈的影响。二是政治体制,不同政治体制对社会运动的控制倾向和能力是不同的。政治体制的控制倾向和能力,对社会运动产生其影响来说,既可能是一种阻力,也可能是一种助力,但两者之间到底存在什么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3. 社会设置是由哪些成分构成的? 其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案】(1)社会设置的构成
社会设置的构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①社会价值观
社会价值观是指人们对事物的好与坏、幸福与痛苦、美与R 、善良与邪恶、值得与小值得等等的一种主观判断。任何具体的社会设置,都是对特定人群的行为及其相互关系的调整和规定,规则的创设、习惯的沿袭,都表达了对特定的互动关系的维持。
②社会规范体系
社会规范是人类社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要素。社会规范为人的行为提供了指导,也提供了关于他人行为反应的一般模式。社会习俗是指社会生活中的一般习惯和常规。
③权威与地位结构
权威是规范和准则所支持的对他人施加影响的一种力量。权威通常是某种社会设置的化身,是社会设置存在的重要基石; 权威与社会设置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马克斯·韦伯将权威分为:传统权威、感召权威、合法权威。
a. 传统权威,依赖于“人们对古老传统的神圣性以及实施权威的合法地位的牢固信念”。权威的永久性是这
一权威的重要特征,权威的实施者往往是一种永久性的先赋角色。
b. 感召型权威,以领袖人物的非凡才能和魅力为基础,宗教领袖常常具有这样的权威。
c. 合法权威,来源于人们对正式规定的、非个人专断的规范的认可,行使合法权威的人的社会地位得到了现行法规的明确承认。
④社会机构与设施
社会设置的运转必须凭借一定的条件与媒介,必须有一定的辅助物,这就是机构和设施。机构和设施都是根据社会设置运作的需要而设立的,是社会设置运转的空间场所,不同的社会设置所设立的道具与台景都有不同的特征。
(2)社会设置的特征
①可重复性
社会设置的可重复性即一种社会设置对特定社会情景中的互动方式、利益关系的规范,不以时间流逝和空间转换为转移,只要类似的社会情景出现,该种社会规范、设置就会起作用。这种可重复性既体现了社会设置的相对稳定性,又使人类行为具有可预见性。
②集体性约束
特定领域的社会设置总是需要该领域的群体成员共同遵循,其结果便是集体行动,这种集体行动控制着每个个体的行动,因此设置总是社会性的、带有普遍意义的。社会设置的约束作用,是通过绝大多数人共同遵循规范,并对违逆行为、越轨行为予以处置来实现的。
③自我维护特性
社会设置一经形成,便开始产生历史文化的积淀效应,它能使社会设置在失去生命力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仍然延续着对人们的行为约束。
4. 简述文化模式。
【答案】(1)文化模式是一个社会中所有文化内容(包括文化特质与文化丛)组合在一起的特殊形式和结构。这种形式往往表现了一种社会文化的特殊性。
(2)文化模式分为特殊的文化模式与普遍的文化模式。文化模式研究是将各个层次上的文化结合起来加以研究,只有研究文化模式,才能认识到一个社会或民族文化的优点与缺点,才能进行文化比较。
①特殊的文化模式,指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甚至不同地区、不同社会群体的多样的文化结构与文化内容。
各种特殊的文化模式,受到各国、各民族、各地区、各阶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有物质环境的影响,如气候、地理条件、资源、人口的影响等。另外也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如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制度的特点、意识形态、外来文化等等。
②普遍的文化模式,指各种文化模式虽各具特点,但是就其基本结构看却有着共同的东西。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a. 语言,包括语言、文字、符号等;
b. 科学,如自然科学知识:数学、物理、化学; 又如社会科学知识: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 c. 习俗,如各种各样的礼仪、礼节等;
d. 家庭与社会制度,如婚姻形式、继承制度、社会控制、教育制度等;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