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与景观设计理论之中国建筑史考研题库
● 摘要
一、选择题
1. 中国古代明堂建筑的功能是什么?( )。
A. 处理朝政
B. 接待宾客
C. 祭祀场所
D. 佛教建筑
【答案】C
【解析】明堂是中国先秦时帝王会见诸侯、进行祭祀活动的场所,是帝王宣明政教的地方。风水主称穴前的地气聚合之处。中国古代用于人神对话的祭祀建筑大致经历了祭坛,明堂、坛庙等发展阶段。
2. 承德“外八庙”中模仿布达拉宫修建的喇嘛教寺院是( )。
A. 普佑寺
B. 普乐寺
C. 普陀宗乘庙
D. 须弥福寿庙
【答案】C
【解析】在承德避暑山庄周围建的“外八庙”,结合地形,仿建布达拉宫等藏式建筑. 融合了汉藏两式建筑而有所创新,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承德外八庙中汉化建筑风格的普佑寺、普乐寺中含有喇嘛教的元素,明确仿造布达拉宫的建筑是“普陀宗乘庙”,须弥福寿庙仿日喀则扎什伦布寺。
3. 《工部工程作法》和《营造法式》两书分别成书于( )。
A. 清朝、宋朝
B. 宋朝、清朝
C. 唐朝、宋朝
D. 明朝、唐朝
【答案】B
【解析】《营造法式》于宋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颁布,成书于北宋王安石变法过程;《工部工程作法》又称《清工部工程做法》,是指清朝雍正十二年(1734年)颁布的《工部工程作法则例》,其中主要对27种重要的建筑类型进行了具体论述。这两部书是中国古代由官方颁布的关于建筑标准的仅有的两部古籍,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有重要地位,建筑学家梁思成将此二部建筑
典籍称为“中国建筑的两部文法课本”。
4. “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的思想见于( )。
A. 《周礼》
B. 《商君书》
C. 《管子》
D. 《墨子》
【答案】C
【解析】《管子》立正篇记载:“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勿近阜而水用足,低勿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从思想上打破了《周礼》单一模式的束缚,强调了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
5. 宋代的砖石塔比唐代的砖塔在结构上的进步表现在( )。
A. 宋塔比唐塔高
B. 宋塔有塔心柱
C. 宋塔贴面砖
D. 宋塔用多边形平面,双层塔壁,石蹬道
【答案】D
【解析】唐塔多为方形平面,单层塔壁,用木楼板及木梯,对结构刚性及防火均不利;宋塔用多边形平面,对抗风压及耐碰损也有好处,且可增大登临眺望时的视野,另采用双层塔壁,石磴道,加强了刚性及防火能力。
6. 中国古建筑作为一个独特体系到( )基本形成。
A. 唐代
B. 汉代
C. 南北朝
D. 宋代
【答案】B
【解析】汉代是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的第一个高潮,建筑上的许多基本特征,如:木构架体系、院落式布局等均已呈现,中国古建筑的独特体系已然基本形成。
7. 现存中国最古老的木构楼阁建筑是( )。
A. 曲阜孔庙奎文阁
B. 大同善化寺普贤阁
C. 天津蓟县独乐寺观音阁
D. 承德普宁寺大乘阁
【答案】C
【解析】曲阜孔庙奎文阁始建于宋天禧二年(公元1018年),现在建筑于明弘治十七年(公元1504年)重建;大同善化寺普贤阁是辽代建筑,建于公元1154年;天津蓟县独乐寺观音阁也是辽代建筑,建于公元984年,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木构楼阁建筑;承德普宁寺大乘阁建于清乾隆二十年,竣工于乾隆二十四年。
8. 在我国古代开始出现城市雏形的安阳殷墟,是属于哪个朝代的?( )
A. 夏
B. 商
C. 周
D. 秦
【答案】B
【解析】商代开始出现了我国的城市雏形。商代早期建的河南偃师商城,中期建设的位于今天郑州的商城和安阳的殷墟。
9. 中国古代楼阁式塔中未使用“副阶周匝”的是( )。
A. 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
B. 江苏苏州虎丘云岩寺塔
C. 江苏南京报恩寺琉璃塔
D. 福建泉州开元寺仁寿塔
【答案】D
【解析】在主体建筑之外,加一圈回廊,《营造法式》称之为“副阶周匝”。福建泉州开元寺仁寿塔,塔身全部用大石条砌成,较粗壮,未施“副阶周匝”。
10.下列有关中国传统民居住宅结构类型的陈述,哪一项是不确切的?( )。
A. 北方多用木构抬梁式,以北京四合院正房为代表
B. 南方多用木构穿斗式,如皖南徽州民居住宅
C. 砖墙承重式主要分布于山西、河北、河南、陕西
D. 广西和贵州的壮族、侗族民居住宅常用干阑式
【答案】B
【解析】南方民居住宅,如在皖南徽州、江浙等地,多用抬梁与穿斗混合式。如云南白族住宅的主体部分。彝族住宅构架用穿斗而不落地,形成木拱架。山墙边贴用穿斗式增强其抗风性能,明间则改用大梁联系前后柱,为抬梁、穿斗混合式,使空间开敞、庄重。
二、填空题
11.清代北京沟渠疏浚有董姓商人世袭承揽,称为“_____”。
【答案】沟董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