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武汉大学文学院354汉语基础[专业学位]之现代汉语通论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句型

【答案】句型就是句子的结构类型。根据句子的语词的不同类别、序列、搭配方式等等,汉语的句子类型可以分为主谓句、非主谓句、被动句、倒装句、兼语句、连动句等。句型研究是句法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2. 短语

【答案】短语是指由词逐层组成的语言单位。短语表示一定意义,是造句成分,可以单用,多数能单说。它可以分离,中间可插入别的成分。短语按照不同的角度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可以按照功能分为名词性短语、动词性短语、形容词性短语等; 而按照结构则可以分为联合式短语、动宾式短语、偏正式短语、主谓式短语和述补式短语基本类型。

3. 借代

【答案】借代是一种曲婉表达意思的修辞方法,又称代称、代用。它是指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而是借用有关系的人或事物的名称来取代人或事物的本来名称。借代的方式主要有五类:①特征、标志代本体,如“壁角的驼背忽然高兴起来”; ②专名代泛称,如中国人民中间,实在有成千上万的诸葛亮; ③具体代抽象,即用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代替抽象概括的事物,如“你该记得从前那些烂袄袄、皮裤裤的年月吧”; ④部分代整体,如“二孔明抬脚动手都要论一论阴阳八

卦,看一看黄道黑道”; ⑤材料、工具代本体,如“我把这心思去跟一位擅长丹青的同志去商量”。

4. 同音字

【答案】(1)同音字是指现代汉语里语音相同但字形、意义不同的字,所谓语音相同,一般是指声母、韵母和声调完全相同,汉字中同音字很多。

(2)同音字的类型:

①同音同形词。语音相同,书写形式相同。

②同音异形词。语音相同,书写形式不同。

5. 双宾语

【答案】双宾语是指一个动词后面连带的两个宾语的句式。两个宾语意义上前一个一般指人,可称指人宾语,或称近宾语,后一个宾语一般指物或事情,可称指物宾语或远宾语。带双宾语的动词大都是表示“给予”或“收取”意义的动词,如送、给等。例如,“伯父昨天给了我两本书”、“大家叫她祥林嫂”。同时,双宾语句可以转化为双宾句同义句,多数是将指物宾语提前。

6. 动态助词

【答案】动态助词是指附着在动词之后表示动作行为的进程状态的助词,又称时态动词。动态指的是动作或性状在变化过程中的情况,是处在哪一点或哪一段上。它可以表示事件在过去、现在或者将来的动态。动态又称为“体”或“情貌”。常用的动态助词有着、了、过等。“着”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动作在进行或状态在持续,即有时表示动作正在进行中,有时表示动作结束之后的状态在持续。“了”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动作或性状的实现,即已经成为事实。“过”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曾经发生这样的动作或者曾经具有这样的性状。

7. 隶变

【答案】隶变是指由小篆经过一系列形体的改变从而成为隶书的过程。隶变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古汉字演变成现代汉字的起点。有隶变,才有今天的汉字。在隶变中,中国文字由小篆转变为隶书。隶变是中国文字发展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结束了古文字的阶段,使中国文字进入更为定型的阶段,隶变之后的文字,接近现在所使用的文字,也比古文字更容易辨识了。

8. 儿化韵

【答案】儿化韵是指汉语中儿化了的韵母。普通话的儿化韵不是主元音后加上一个[r],而整个韵母贯穿着卷舌色彩。即“儿化”是指一个音节中,韵母带上卷舌色彩的一种特殊音变现象,这种卷舌化了得韵母就是“儿化韵”。例如普通话念“花儿”的时候,这个“儿”字不是一个独立的音节,也不是音素,而只是一个表示卷舌动作的符号。只表不在念到“花”这个字音末尾的元音时,随即同时加上一个卷舌动作,使韵母带上卷舌音“儿”的音色。

9. 语流音变

【答案】语流音变是指音位和音位组合的时候,由于受说话时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和邻音的影响,可能发生不同的临时性的变化。常见的语流音变现象有同化、异化、弱化、脱落四种。同化是指一个音位受临近音位的影响而在某个区别特征或音位整体上趋同的现象,如英语中的连读现象; 异化是指两个本来相近或相同的音,在语流中要改变其中一个音的读音的现象,如上声的变调; 弱化通常发生轻声或弱读现象中,如汉语中的轻声现象; 脱落是随着弱化程度的加深而产生的,如汉语音节中的“豆腐”等词。

10.汉字的造字法

【答案】汉字的造字法是指汉字的构造方法。一般地说,汉字有四种造字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具体来说,象形是指用描绘事物形状来表示字义的造字法。指事是指用象征性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提示符号来表示字义的造字法。会意是指用两个或几个部件合成一个字,把这些部件的意义合成新字的意义的造字法。形声是指由表示字义类属的部件和表示字音的部件组成新字的造字法,用形声法造的字叫做形声字。

二、简答题

11.指出《不老歌》中三字短语的结构类和功能类。

起得早,睡得好; 七分饱,常跑跑;

多笑笑,莫烦恼; 天天忙,永不老。

【答案】起得早——中补,动词性

睡得好——中补,动词性

七分饱——偏正,形容词性

常跑跑——偏正,动词性

多笑笑——偏正,动词性

莫烦恼——偏正,形容词性

天天忙——偏正,形容词性

永不老——偏正,形容词性

12.举例说明“草书楷化”这种汉字简化方法。

【答案】草书楷化,是钟明善先生在《于右任书法字典》的“序”中提出来的,具有远见卓识的观点。草书是为了在实用中节省时间,书写快捷而发展起来的。字的简化,也是为了书写快捷,节省时间而进行的改革。两者的目的是相同的。

草书笔画简单,多是一笔书,打破了楷书的形体和结构,但笔画不清晰。把群众比较熟悉的草书字的笔形改用楷书的写法,就可以达到减少笔画的要求。例如:

长(長) 专(専) 书(書) 尧(堯) 为(爲)

13.汉语的姑妈、姨妈、伯母、婶母……能用同样的词称呼吗? 英语行不行? 试分析其中的原因。

【答案】在汉语中不能用同样的词称呼姑妈、姨妈、伯母、婶母等,而英语则可以用aunt 来统一表示这些称呼。这体现了词义的民族性。

汉族和英吉利民族文化传统、家族结构不同,因此,在家族中对不同人的称呼也不相同。历史上,中国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实行长子继承制,男女有别,长幼有序,强调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因此,家族亲戚地位不同,有姑父、舅父、叔父、伯父的不同称呼,自然也就有对应的姑妈、姨妈、伯母、婶母的不同称呼; 而英吉利民族中,没有严格的封建等级秩序,儿女皆有继承权,姑父、舅父、叔父、伯父处于同样的地位和关系中,完全可以用同一个词语称呼,姑妈、姨妈、伯母、婶母亦是如此仅用“aunt ”一词即可。

14.简述语体的基本属性。

【答案】语体的基本属性主要有以下几点:

(1)系统性。从形式上看,语体是由言语行为所运用的各种语言材料和手段,如词语、句子以及修辞手段等构成的特征系统,在每一个层面上又有一系列子系统,例如书面语体中,公文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