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石家庄铁道大学计算机网络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综合题

1. 试将TCP/IP和OSI 的体系结构进行比较,讨论其异同之处。

【答案】(l )OSI 和TCP/IP的相同点是二者均采用层次结构,都是按功能分层。

(2)0SI 和TCP/IP的主要不同点如下:

①0SI 分七层,自下而上分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而TCP/IP分为四层,分别是网络接口层、网际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②0SI 层次间存在严格的调用关系,两个N 层实体的通信必须通过下一层N-1层实体,不能越级,而TCP/IP可以越过紧邻的下一层直接使用更低层次所提供的服务,因而减少了一些不必要的开销,提高了协议的效率;

③0SI 只考虑用一种标准的公用数据网,TCP/IP更侧重于异构网的互联问题。

2. 当使用鼠标点击一个万维网文档时,若该文档除了有文本外,还有一个本地.gif 图像和两个远地.gif 图像。试问:需要使用哪个应用程序,以及需要建立几次UDP 连接和几次TCP 连接?

【答案】需要使用支持HTTP 协议的应用程序;

若使用HTTP/1.0,则需要建立0次UDP 连接和4次TCP 连接;

若使用HTTP/1.1,则需要建立0次UDP 连接和1次TCP 连接。

3. 分两种情况(使用子网掩码和使用CIDR )写出因特网的IP 层查找路由的算法。

【答案】(1)划分子网,使用子网掩码的情况:

①从收到的数据报的首部提取目的IP 地址D ;

②先判断是否为直接交付。对路由器直接相连的网络逐个进行检查;用各网络的子网掩码和D 逐位相“与”(AND 操作),看结果是否和相应的网络地址匹配。若匹配,则把分组进行直接交付(当然还需要把D 转换成物理地址,把数据报封装成帧发送出去),转发任务结束。否则就是间接交付,执行③;

③若路由表中有目的地址为D 的指明主机路由,则将数据报传递给路由表中所指明的下一站路由器;否则,执行④;

④对路由表中的每一行(目的网络地址,子网掩码,下一跳地址),用其中的子网掩码和D 逐位相“与”(AND 操作),其结果为N 。若N 与该行的目的网络地址匹配,则把数据报传送给该行指明的下一跳路由器;否则,执行⑤;

⑤若路由表中有一个默认路由,则将数据报传递给路由表中所指明的默认路由器;否则,执行⑥;

⑥报告转发分组出错。

(2)使用CIDR 的情况

①从数据报的首部提取目的站的IP 地址D , 得出目的站的网络号为N ;

②若N 就是与此路由器直接相连的某一个网络号,则不需要再经过其他的路由器,而直接通过该网络将数据报交付给目的站D (这里包括将目的主机地址D 转换为具体的物理地址,将数据报封装为MAC 帧,再发送此帧);否则,执行③;

③若路由表中有目的地址为D 的指明主机路由,则将数据报传递给路由表中所指明的下一站路由器;否则,执行④;

④若路由表中有到达网络IV 的路由,将数据报传递给路由表中所指明的下一站路由器;否则,执行⑤;

⑤若路由表中有网络前缀一项,就表示使用了CIDR , 这时应对路由表中的每一行,用掩码进行和目的站IP 地址D 相“与”的运算,设得出结果为M 。选择M 对应的目的站网络号中网络前缀最长的一行,数据报传递给路由表中所指明的下一站路由器;否则,执行⑥;

⑥若路由表中有一个默认路由,则将数据报传递给路由表中所指明的默认路由器;否则,执行⑦;

⑦报告路由选择出错。

4. 试说明10BASE-T 中的“10”、“BASE ”和“T ”所代表的意思。

【答案】“10”表示10Mbit/s的数据率;

“BASE”表示连接线上的信号是基带信号;

“T”代表双绞线。

5. 为什么要使用信道复用技术,常用的信道复用技术有哪些?

【答案】使用信道复用技术是为了提高系统容量和系统效率。常用的信道复用技术有频分复用、时分复用、波分复用和码分复用四种。

(1)频分复用(FDM , 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xing )将用于传输信道的总带宽划分成若干个子频带(或称子信道),每一个子信道传输1路信号。频分复用要求总频率宽度大于各个子信道频率之和,同时为了保证各子信道中所传输的信号互不干扰,应在各子信道之间设立隔离带,保证各路信号互不干扰(条件之一)。频分复用技术的特点是所有子信道传输的信号以并行方式工作,每一路信号传输时可不考虑传输时延,因而频分复用技术取得了非常广泛的应用。频分复用技术除传统意义上的频分复用(FDM )外,还有一种正交频分复用(OFDM );

(2)时分复用(TDM , TimeDivisionMultiplexing )将提供给整个信道传输信息的时间划分成若干个时间片(简称时隙),并将这些时隙分配给每一个信号源使用,每一路信号在自己的时隙内独占信道进行数据传输。时分复用技术的特点是时隙事先规划分配好且固定不变。其优点是时隙分配固定,便于调节控制,适于数字信息的传输;缺点是当某信号源没有数据传输时,它所对应的信道会出现空闲,而其他繁忙的信道无法占用这个空闲的信道,因此会降低线路利用率;

(3)波分复用(WDM , WavelengthDivisionMultiplexing )本质上也是频分复用。WDM 是在1

根光纤上承载多个波长(信道)系统,将1根光纤转换为多条“虚拟”光纤,每条虚拟纤独立工作在不同波长上,这样极大地提高了光纤的传输容量;

(4)码分复用(CDM ,CodeDivisionMultiplexing )是一种靠不同的编码来区分各路原始信号的复用方式,它和各种多址技术结合产生了各种接入技术,包括无线和有线接入。每一个用户可以在同样的时间使用同样的频带进行通信,由于各用户使用经过特殊挑选的不同码型,因此,各用户之间不会造成干扰。码分复用最初是用于军事通信,因为这种系统发送的信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其频谱类似于白噪声,不易被敌人发现。

6. 什么是Kam 算法?在TCP 的重传机制中,若不采用Kam 算法,而是在收到确认时都认为是对重传报文段的确认,那么由此得出的往返时延样本和重传时间都会偏少。试问:重传时间最后会减少到什么程度?

【答案】Kam 算法:在计算加权平均

这样得出的加权平均

设新往返时延样本Ti , 则有

在统计意义上,重传时间最后会减小到使用Kam 算法的

7. 无线局域网的MAC 协议有哪些特点?为什么在无线局域网中不能使用CSMA/CD协议而必须使用CSMA/CA协议?

【答案】(1)无线局域网的MAC 协议的特点:

①802.11标准设计了独特的MAC 层,它通过协调功能来确定在基本服务集BSS 中的移动站在什么时间能发送数据或接收数据;

②MAC 层在物理层的上面,包括有两个子层,分别是分步协调功能DCF 子层和点协调功能PCF 子层;

③为了避免碰撞,规定所有的站在完成发送后,必须再等待一段时间才能发送下一帧。 (2)CSMA/CD协议不能用于无线局域网的原因:

①CSMA/CD协议要求一个站点在发送本站数据的同时还必须不间断地检测信道,以便发现是否有其他的站也在发送数据,这样才能实现“碰撞检测”的功能,但是在无线局域网的设备中要实现这种功能花费过大;

②即使能够实现碰撞检测的功能,且当发送数据的时候检测到信道是空闲的,在接收端仍然有可能发生碰撞,表明碰撞检测对于无线局域网没有发挥作用;

③无线信道还由于传输条件特殊,造成信号强度的动态范围非常大,使发送站无法使用碰撞

时,只要报文段重传了,就不采用其往返时延样本,和RTO 就较为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