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第二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部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之计算机组成原理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数字计算机有哪些主要应用?

【答案】数字计算机的主要应用有:科学计算、自动控制、测量和测试、信息处理、教育和卫生、家用电器、人工智能。

2. CTU 的性能指标有哪些? 其概念是什么?

【答案】把运算器和控制器合在一起称为中央处理机,简称CPU 。其性能指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1)主频:CPU 的时钟频率(CPU Clock Speed)

(2)内存总线速度:指CPU 与二级(L2)高速缓存和内存之间的通信速度;

(3)扩展总线速度:指安装在微机系统上的局部总线如VESA 或PCI 总线接口卡的工作速度;

(4)工作电压:指CPU 正常工作所需的电压;

(5)地址总线宽度:决定了CPU 可以访问的物理地址空间,对于486以上的微机系统,地址线的宽度为32位,最多可以直接访问4096MB 的物理空间;

(6)数据总线宽度:决定了CPU 与二级高速缓存、内存以及输入/输出设备之间一次数据 传输的信息量。

(7)主频/时钟周期:CPU 的工作节拍受主时钟控制,主时钟不断产生固定频率的时钟,主

; 时钟的频率(f )叫CPU 的主频,度量单位是MHz (兆赫兹)、GHz (吉赫兹)

,T=l/f,度量单位是主频的倒数称为CPU 时钟周期(T )

CPU 执行时间=CPU时钟周期数×CPU 时钟周期;

3. 现代计算机系统如何进行多级划分? 这种分级观点对计算机设计会产生什么影响?

【答案】(1)现代计算机系统可分为五个层次

① 第一级是微程序设计级或逻辑电路级,是一个实在的硬件级,由硬件直接执行;② ② 第二级是一般机器级,称为机器语言级,也是硬件级,它由微程序解释机器指令系统; ③ 第三级是操作系统级,它由操作系统程序实现;

④第四级是汇编语言级,由汇编程序支持和执行,它给程序人员提供一种符号形式语言,以减少程序编写的复杂性;

⑤第五级是高级语言级,它是面向用户的,为方便用户编写应用程序而设置的。

第 2 页,共 32 页 (8)CPU 执行时间:表示CPU 执行一般程序所占用的CPU 时间,可用下式计算:

(2)对计算机设计产生的影响

①用这种用一系列的级来组成计算机的概念和技术,对了解计算机如何组成提供了一种好的结构和体制;

②而且用这种分级的观点来设计计算机,对保证产生一个良好的系统结构也是很有帮助的。

4. 段式虚拟存储器对程序员是否透明?请说明原因。

【答案】虚拟管理是由软件(操作系统)和硬件共同完成,由于软件的介入,虚存对实现存储管理系统程序不透 明。而段是按照程序的自然分界划分的长度可以动态改变的区域。通常,程序员把子程序、操作数和常数等不同 类型的数据划分到不同的段中,并且每个程序可以有多个相同类型的段。由于分段是由程序员完成的,所以段式 虚拟存储器对程序员而言不是透明的,但虚存到实存的地址映射是由系统软件辅助完成的,故对应用程序而言, 段是虚拟存储器是“半透明”的。

5. 指令和数据均存放在内存中,计算机如何区分它们是指令还是数据?

【答案】(1)取指周期中从内存读出的信息流是指令流,它流向控制器;

(1)执行器周期中从内存读出的信息流是数据流,它流向运算器。

二、分析题

6. 说明外围设备的I/O控制方式分类及其特点。

【答案】(1)程序查询方式:CPU 的操作和外围设备的操作能够同步,且硬件结构比较简单。输入和输出控制 和传输完全由CPU 处理,降低了 CPU 的效率。

(2)程序中断方式:一般适用于随机出现的服务,且一旦提出要求应立即进行,CPU 不需要对外设进行状态查询,节省了 CPU 的时间开销,但硬件结构稍复杂一些。

(3)直接内存访问(DMA )方式:数据传送不需要CPU 的中转而在内存和外设间直接传送,数据传送速度很高,传送速率仅受到内存访问时间的限制。需要更多硬件,适用于内存和高速外设之间大批数据交换的场合。

(4)通道方式:可以实现对外设的统一管理和外设与内存之间的数据传送,完全将CPU 从I/O控制工作中解放处理,大大提高了 CPU 的工作效率。

(5)外围处理机方式:是通道方式的进一步发展,基本上独立于主机工作,结构更接近一般处理机。

7. 某机字长16位,使用四片74181组成算术/逻辑运算单元,设最低位序号标注为第0位。

(1)写出第5位的进位信号(:6的逻辑表达式;

(2)估算产生所需的最长时间;

(3)估算最长求和时间。

【答案】(1)组成最低四位的74181进位输出为

第 3 页,共 32 页

为向第0位进位

其中

.

所以

(2)设标准门延迟时间为T , “与或非”门延迟时间为1.5T ,产生

面输入端

制参数 的路径应当从74181最下 算起,经过1个反相器和4级“与或非”门,故最长延迟时间为(3)最长求和时间应从施加操作数到ALU 算起:第一片74181有3级“与或非”门(产生控

,第二、三片74181共2级反相器和2级“与或非”门(进位链)第四片74181

8. 图(a )是有四个部件(控制器)共享总线的、分布式同步SBI 总线定时示意图,每个控制器对应一根数据传送请求线TR ,其优先权次序是

完成一个数据传送。

最高,最低;这四条线又都接到各个控制器,每个控制器内部有一个自己是否可用总线的判别电路。公共时钟信号的周期为T , 每个周期可,故总的加法时间

为求和逻辑(1级与或非门和1级半加器,设其延迟时间为3T )

(1)叙述某个控制器要求使用SBI 总线进行数据传送的实现过程。

(2)图(b )是图(a )系统的一个数据传送序列的时序图,试分析其总线控制过程。

第 4 页,共 3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