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法题库>经济法综合练习题库

问题:

[单选] 下列各项中,不能产生诉讼时效中断效力的是()。

A . 对方当事人在当事入主张权利的文书上签字、盖章的
B . 当事人一方以发送信件或数据电文方式主张权利,该信件或数据电文应当到达对方当事人的
C . 当事人一方为金融机构,依照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从对方当事人账户中扣收欠款本息的
D . 当事人一方下落不明,对方当事人在下落不明当事人一方住所地的县级有影响的媒体上刊登具有主张权利内容的公告的

工程造价信息不应是项目实施过程中产生数据的简单记录,应该是经过信息处理人员的比较与分析,这体现了工程造价信息管理的()原则。 A.有效性原则。 B.时效性原则。 C.定量化原则。 D.标准化原则。 当选择质量指标指数的同度量因素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选择基期的质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 B.选择基期的数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 C.选择报告期的质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 D.选择报告期的数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 下列关于诉讼时效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当事人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人民法院不应对诉讼时效问题进行释明及主动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进行裁判。 B.当事人在一审期间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在二审期间提出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其基于新的证据能够证明对方当事人的请求权已过诉讼时效期间的情形除外。 C.基于投资关系产生的缴付出资请求权,对方当事人提出诉讼时效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D.合同被撤销后,返还财产、赔偿损失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从合同成立之日起计算。 下列有关诉讼时效的表述中,正确的是()。(2005年) A.诉讼时效期间从权利人的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B.权利人提起诉讼是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之一。 C.只有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发生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才能中止时效的进行。 D.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发生之后,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统归无效。 2009年4月30日,甲到某商店买衣服,该商店故意隐瞒实情,将一件有隐蔽质量问题的衣服卖给了甲,甲仔细检查后未发现。5月6日甲穿该服装上班,单位同事发现该服装存在质量问题。甲找商店退货,被拒绝。于是甲于6月1日向人民法院起诉了该商店。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下述观点正确的是() A.甲的诉讼时效期间为2年。 B.诉讼时效期间自2009年4月30日开始计算。 C.诉讼时效自甲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时中止。 D.诉讼时效自甲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时中断。 下列各项中,不能产生诉讼时效中断效力的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1)选项A:当事人一方“直接”向对方当事人送交主张权利文书,对方当事人在文书上签字、盖章或者虽未签字、盖章但能够以其他方式证明该文书到达对方当事人的,应当认定为“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引起诉讼时效中断;(2)选项B:当事人一方以发送信件或者数据电文方式主张权利,信件或者数据电文“到达或者应当到达”对方当事人的,应当认定为“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引起诉讼时效中断;(3)选项D:当事人一方下落不明,对方当事人在国家级或者下落不明的当事人一方住所地的“省级”(而非县级)有影响的媒体上刊登具有主张权利内容的公告的,才能引起诉讼时效的中断。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