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86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简答题
1. 谈谈大学生应怎样树立诚信品质。
【答案】(1)大学生树立诚信品质的重要性:
①大学生的诚信意识、诚信行为、诚信品质,关系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关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在一定意义上关系中华民族的未来。大学生要肩负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使命,就必须自觉加强诚信道德建设,把诚信作为高尚的人生追求、优良的行为品质、立身处世的根本准则。
②诚信是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的基础。只有养成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才能真正忠诚于国家和民族的事业,牢固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身奋斗的理想信念。
③诚信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大学生只有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坚守道德规范,才能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实现全面发展。
④诚信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通行证”。只有树立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信用意识和道德观念,努力培养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质,奠定立足现代社会的道德基石,才能成为高素质的人才,承担起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2)大学生应该从以下方面着手,树立诚信品质:
①必须自觉加强诚信道德建设,把诚信作为高尚的人生追求、优良的行为品质、立身处世的根本准则。树立高尚的诚信道德目标,并朝着目标不断完善自己,自觉与不诚信的行为作斗争。
②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讲诚信、讲道德,言必行、行必果,诚信做事、诚实做人,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自觉端正态度,坚守道德规范,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努力实现全面发展。
③树立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信用意识和道德观念,“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努力培养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质,奠定立足现代社会的道德基石,承担起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④学思并重,省察克治,慎独自律,积善成德,知行统一。树立诚信品质,不仅要学习关系如何做到诚信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强化履行诚信的执行力,时时刻刻注意反省自己,自我检查、自我检讨,及时改正做得不好的地方。
⑤向道德模范学习。树立诚信品质,要自觉地向诚信道德模范学习,以他们为榜样,激励自己,提升自己。
2. 谈谈如何加强个人品德与修养。
【答案】个人品德的养成既要加强个人道德修养的自觉性,采取正确有效的道德修养方法,也要
自觉地向道德模
(1)加强个人道德修养的自觉性
道德修养,是指个人在道德意识、道德行为方面,自觉地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要求所进行的自我审度、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的活动。道德修养的实质,就是在道德观念的冲突中,自己跟自己“打官司”,在自己的头脑中进行不同道德观念之间的选择。
①要有进行道德修养的强烈动机,这样才能满腔热情自觉自愿地去学习、思考和体验,从而提升道德修养的境界;
②应积极主动地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激励,坚忍不拔、月却踏实地、持之以恒地进行道德修养;
③应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发扬成绩,克服不足。
(2)采取积极有效的道德修养方法
积极有效的道德修养方法主要有:
a. 学思并重的方法,即通过虚心学习,积极思索,辨别善恶,学善戒恶,以涵养良好的德性; b. 省察克治的方法,即通过反省检验以发现和找出自己思想和行为中的不良倾向、不良念头,并加以及时抑制和克服;
c. 慎独自律的方法,即在无人知晓,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坚定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觉按道德要求行事,不因为无人监督而悠意妄为;
d. 积善成德的方法,即通过积累善行或美德,使之巩固强化,以逐渐凝结成优良的品德;
e. 知行统一的方法,即把提高道德认识与躬行道德实践统一起来,以促进道德要求内化为个人的道德品质,外化为实际的道德行为。
(3)自觉向道德模范学习
①加强个人品德修养要特别注意自觉向现实生活中的道德模范学习。道德模范是自觉践行社会道德要求的典范,反映了社会发展进步的时代精神。
②大学生应当在进行道德修养中自觉开展学习道德榜样的活动,将道德模范人物作为自己心目中的偶像、成长道路上的良师、追求全面发展的榜样。
(4)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道德修养要与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实践活动相联系,与人们具体的道德行为相联系,与人们的全部道德实践过程相联系。
①要主动进行社会调查,了解社会,认识社会,正确地看待社会;
②要积极参与各种公益活动、生产劳动、发明创造等社会实践,不断陶冶道德情操,提升道德境界,为将来适应社会的需要创造条件。
3.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地位?
【答案】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和我国的根本指
导思想,是由马克思主义严密的科学体系、鲜明的阶级立场和巨大的实践指导作用决定的,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长期探索的历史选择。
(1)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又是崇高的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革命性和崇高性相统一的思想体系,是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争取自身解放的理论指南。马克思主义作为人类历史上最科学,最先进,最严密的思想体系,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精神支柱。
(2)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和持久的生命力。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就是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3)马克思主义以改造世界为己任
马克思主义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理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主义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供了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4)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力一向
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认识人类社会,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明确方向,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不断提高预见性,增强主动性,克服片面性,减少盲目性。
总之,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第一位的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4. 如何理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与基本义务?
【答案】公民是指具有一个国家的国籍并根据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自然人。我国宪法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公民的基本权利与基本义务是宪法的核心内容,宪法是每个公民享有权利、履行义务的根本保证。
(1)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①平等权
平等权是指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不受仟何差别对待,要求国家给予同等保护的权利。它是我国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公民实现其他权利的前提与基础。
②政治权利和自由
政治权利和自由是指公民作为国家政治生活主体依法享有的参加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和自由,是国家为公民直接参与政治活动提供的基本保障。具体包括两个方面: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政治自山。政治自由主要是指公民表达自己政治意愿的自由。
③宗教信仰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