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能凉血止血,又能活血散瘀的药物有()。 大蓟。 赤芍。 白茅根。 地榆。 茜草。
方药配伍寓有“火郁发之”之意的方剂是() 清胃散。 玉女煎。 白虎汤。 清营汤。 犀角地黄汤。
当风湿热感染病灶的炎症未完全消失时应() 每次肌注青霉素40万~80万U,每天2次,疗程不少于10d。 按病情及咽拭培养结果适当延长。 对青霉素过敏者改用红霉素。 对青霉素过敏者也可改用磺胺类药物。 以上都不是。
既能收敛止血,又兼散瘀的药物是()。 藕节。 血余炭。 蒲黄。 茜草。 棕榈炭。
清营汤中体现“透热转气”配伍意义的药物是() 银花生地。 连翘黄连。 银花麦冬。 银花连翘。 黄连银花。
患者5岁,因水肿、血尿5天入院。2天来食欲低下,伴呕吐5~6次,腹泻2次,尿量少,每日100~500ml,尿蛋白(+),RBC满视野,血压20/12kPa,心肺无异常。此患儿24小时进入液体量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