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浙江财经大学信息学院611公共管理学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推断统计

【答案】推断统计是指通过对样本的统计,来推断或估计总体的分布特性。在公共管理活动中,统计对象往往相当复杂,数据量较大,因此一般是从总体中抽取出有代表性的样本,然后通过样本来推断总体的特征。在推断统计的基础上,管理者做出解释、预测或估价。

2. 预测

【答案】预测是指对尚未发生、日前还不明确的事物进行预先估计,并推测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从而协助管理者掌握情况,选择对策。预测存在不同类型,按照预测的时间尺度和期限不同,可分为长期预测、中期预测和短期预测; 按照预测的功能不同,大致分为直觉性预测、探索性预测、规范性预测、综合预测; 按照具体计算方法的不同,大致可分为定性预测和定量预测。

3. 垄断

【答案】垄断是指市场的参与者具有了影响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力量。这主要是指市场参与者具有了影响市场价格的力量。市场之所以具有保证效率实现的能力,是因为它通过价格机制来引导社会将资源配置到社会成员最需要的地方,价格这一信号才能够起到正确地反映社会成员的偏好和需求信息的作用,从而保证资源配置效率的实现。一旦少数市场参与者具有了影响市场价格的能力,价格作为反映社会成员需求信息的机制的能力也就或多或少地受到了削弱,从而使价格机制不再具有推进资源配置效率实现的能力。资源配置效率的损失最终是与垄断者利用其影响市场价格的能力来为自己谋取最大福利的行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即当市场中出现垄断者时,垄断者通过控制市场价格来谋取垄断利益的行为将最终导致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损失。

4. M. 麦克劳夫林的政策执行互适模型

【答案】麦克劳夫林的政策执行互适模型是指政策执行是执行者(组织或人员)与受影响者之间就目标和手段做相互调适的一个过程。他认为这应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政策执行是否有效取决于二者相互调适的程度。M. 麦克劳夫林的方法论较“纯科学”的行为主义政策执行理论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他是在对一个具体案例进行研究的基础上说明问题的,即通过由具体到抽象的途径,说明政策执行者和受影响者的相互调适对政策目标达成的影响。

5. 戈金的府际政策执行沟通模型

【答案】戈金的府际政策执行沟通模型是指政策执行研究不应忽视各种层次中执行动态面的探讨,其所提出的“府际政策执行沟通模型”即着重于探讨政策执行的动态过程。在“府际政策

执行沟通模型”中,戈金等人认为中央政府做出决定启动了政策执行过程,而这一决定通过其形式和内容多多少少都会约束政策执行人员的选择和行为。地方政府回应中央政府强加的诱导和约束的方式是不同的,这取决于地方政府偏好的性质和强度以及地方政府行为的能力。在这一模型中,戈金等人将政策执行的影响因素依据其独立性分为三类。独立的自变量包括联邦政府的诱导和约束、地方政府的诱导和约束,这两者都是事先存在的。半独立的中间变量是由中央政府决策与地方政府决定共同影响的,地方政府能力与地方政府输出的决定是两个重要的中间变量,影响着因变量,即地方政府政策执行,而地方政府政策执行情况又反馈回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作为其诱导和约束因素。

6. 结构适度问题

【答案】结构适度问题是指涉及一个或几个决策者,和相对来说有限数量的政策选择方案的问题。方案的效用一致能够反应决策目标的一致。然而所选择的政策方案,其后果是不确定的,即使是在可接受的误差之内,结果预测也有相当大的困难。结构适度问题的原型来自政策模拟。博弈论中的“囚徒困境”可以说明这类问题的特征。

7. 价值分析

【答案】公共政策中的价值分析,主要是指决定某项政策的价值,提供的信息是评价性的。政府所做的往往是社会的公共事业,基本目标是最大程度地满足社会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与文化需要。公共政策的倡导、评价功能,决定了价值研究在公共政策分析中的突出地位。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出,人的全部活动都是在追求着某种价值目标。价值目标越大,越是同活动主体的需要相一致,人们所激发的潜能也越大。政府所制定的政策价值取向,为社会不同群体的实践活动提出行动导向。离开了导向,就失去了政策存在的意义。

8. 信息不对称

【答案】信息不对称是指市场参与各方在掌握对市场交易具有重要性的信息的量和质上出现了差异。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是,生产者对产品的质量所掌握的信息一般要远远超过购买者。以信息不对称为基础,掌握信息比较充分的一方必然要试图利用其信息优势为自己谋取利益,而这种谋取利益的活动又往往会降低处于信息劣势一方的利益。

二、简述题

9. 简述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兴起的原因。

【答案】人力资源管理是20世纪70年代,特别是80年代以来流行与兴盛的一个管理领域。导致人力资源管理兴起的主要原因或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人力资源或人力资本理念的确认和广泛共识

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的重要性被人们广泛地认同和接纳。人们普遍认为“人力资源是国民财富的最终基础。资本和自然资源是被动的生产因素; 人是积累资本,开发

自然资源,建立社会、经济和政治组织并推动国家向前发展的主动力”。

(2)国际化与国际竞争的加剧

国际化是当代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一个无可争议的现实。国际化所引致的一个明显的结果就是国际竞争的加剧。一个组织不仅仅要在生产、销售、财务、服务上与其他组织竞争,在人力资源管理上亦是如此。尤其是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代社会,一个绢织要想在国际竞争中占一席之地,就需要积极寻找如何有效利用人力资源,充分发挥员工的潜能,增强其竞争能力的方法。事实上,人力资源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一个国家核心的竞争优势所在,因为人力资源是一个国家发展和创新的核心资源。

(3)人力资源成本在所有经济生产体系的成本结构中所占比例增大

由于人力资源的重要性增强,人力资源投资的成本不断扩大。特别是在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传统的制造业向服务业的转移,大服务业与传统的制造业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其知识经济性质,即要求从业人员有更高的知识、技能和创新水平。这一方面导致了人力资源成本的增加,同时也导致要求用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去管理他们。

(4)组织整体经营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新要求

整体性经营是任何一个组织成功的不变的原则和秘诀。技术的优势来自于人员在知识和技术上的不断创新; 生产和销售的优势需要良好的人力资源作为支持。人力资源管理是组织整体性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5)管理方式的变化—从以事为中心的管理转向以人为中心的管理

随着社会政治的变革与进步,特别是权利平等化的发展,工作生活质量运动的发展以及对人力资源及其作用认识的变革,组织管理的方式也发生了一个根本性的变化,那种传统的以事为中心的独裁管理模式和监护管理模式逐步让位于以人为中心的人际关系管理模式和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6)人力资源管理的职业化

人力资源管理受到普遍重视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人力资源管理的专门化趋势的形成和加强。在今天,涉及人力资源管理的许多问题远非一般人员所能回答并解决的。人力资源的管理需要专门的理论和知识作为支撑,需要专门的技能,需要职业的人力资源专家和职业管理者,因此,人力资源管理己经成为一种职业。

10.亨利·明茨伯格提出的研究管理者职能和角色的途径有哪些?

【答案】著名的管理学大师亨利·明茨伯格曾经总结了八种研究管理者职能和角色的途径,分别是:

(1)古典学派(the classical school)。他们将管理者的角色用一套综合的职能予以描述。最典型的是法约尔(H.Fayol )提出的计划、组织、协调、指挥以及控制。在30年后,行政学家古利克进一步以POSDCRR 代表公共管理者角色,即计划(planning , 组织(organizing )、人事(staffing )、指挥(directing )、协调(coordinating 、报告(reporting 、预算(budgeting ),直到现在,这种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