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但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生活和道德水平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满足和提升,甚至出现精神空虚和道德滑坡的现象。
进入21世纪以来,网络平台和大众传媒的兴起,更为各种各样价值观念的传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当前的学生可以通过诸多电子媒介,能够迅速了解并进入成年人的世界,信息获取渠道多元化,西方文化可以通过电脑、互联网、影视作品对中国青少年产生更直接、更全面的影响。
长期以来,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一直以道德文明著称于世,道德居于传统社会的最顶端,上至天子下至庶民,都必须做有德之人。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浪费了丰富的传统道德教育的天然资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正遭遇“遗忘危机”,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在德育“传统模式”中被扭曲,道德失范、文明失落成为学校德育的普遍问题。
如何在新时期针对德育工作所面临的巨大挑战,如何在中学开展有效德育的问题,这不仅是理论探讨的课程,更是一个现实的问题,需要来自国家教育部门、社会各界、学校、教师、家庭和家长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本文只选取一个视角进行该方面的研究,并期望为该问题的解决提供相关的理论突破或建设性意见。
第一章绪论:概括了研究的缘由和意义,介绍了研究现状,指出了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并概述研究的创新之处等。
第二章界定儒学思想相关概念,阐述儒家思想的核心及儒家德育思想的特征及人格思想等。
第三章概述了儒家德育思想的合理成分及局限性。
第四章从台湾、韩国、新加坡等国家或地区开展儒学教育对我们的启示入手,从六个方面指出了借鉴儒家德育思想开展中学德育工作的对策及路径。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