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之新闻编辑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概念题
1. 媒介的风格特色
【答案】媒介的风格特色是指媒介产品的整体结构、传播内容、传播方式和外在形象等所综合表现出的格调和特点。媒介的风格特色是由媒介的性质、宗旨、受众对象决定的。新闻编辑方针对传播风格特色的规定为媒介产品设计指明了方向,要求媒介产品设计从媒介的规模、结构、内容、形式等多方面有意识地突出某种特性,表现出与众不同的媒介形象。
2. 编者按
【答案】编者按语是指一种依附于新闻报道或文稿的画龙点睛式的简短的编者评论,不是独立的新闻评论文体,而是一种依附于新闻报道或文稿的画龙点睛式的简短的编者评论,是报刊、通讯社、广播、电视等新闻传播媒介的编者专用的对新闻稿件所加的评介、批注、建议或说明性文字,也是新闻媒介的编者最常用的一种发言方式。
3. 周期性报道策划
【答案】周期性报道策划是指报社新闻采编部门对日常新闻报道的一种常规性策划。策划的时间具有周期性特点,如按季度、月、周等进行的报道策划。周期性新闻报道策划的优点在于通过制度化、规范化的策划运作保证新闻传播的质量和效果,这对于新闻媒介做好日常状态下的新闻报道,从而保证新闻媒介产品的质量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4. 引题
【答案】引题是指位于主题之前,用以引出主题的辅题,字号小于主题,常用于说明、引申和烘托主题。因排列有纵向和横向,又分别被称为肩题和眉题。引题不能脱离主题而独立存在,是依附于主题而存在,表现力一法、句子结构和外在形式都比较自由。引题的字数不受主题限制。从简洁和美观考虑,两者的数量一般以接近为宜。
引题在消息中运用得比较多,在通讯中一般不用引题。其功能表现在:交代新闻的来源、背景和原因; 点染新闻的环境、气氛。
5. 编排设计的原则
【答案】版面和节目的编排设计要实现自身的价值,必须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1)相符原则,即编排设计要与服务对象相一致; (2)重点原则,即编排设计要突出重点、分清主次; (3)有序原则,即编排设计要分清条理和层次:(4)便易原则,即编排设计要易于受众阅读或获取信
息。
6. 报道策划
相关试题:新闻策划(暨南大学2010, 2005研; 西南大学2007研; 云南大学2005, 2004研; 厦门大学2003研)
【答案】新闻报道策划是指新闻编辑为使某些报道选题获得预期的传播效果,对新闻报道活动进行规划和设计,并且在报道实施过程中不断接收反馈,修正原先设计的行为。它是新闻编辑通过对新闻资源的开发与配置,实现最佳传播效果的创造性活动。新闻报道策划的主要内容包括:选题决策、报道方案设计、在报道实施过程中接受反馈并修正设计方案。
7. 通版
【答案】通版是指打通报纸上相邻的两个版而形成的版。通版的面积包括这两个版和两版间的中缝,一般用于报道重大事件。对于四开报等小报而言,通版的适用有助于表现重要的新闻内容。但对于篇幅较大的大报来说,通版往往不方便读者阅读,因此不宜过多使用。
8. 新闻集纳
【答案】新闻集纳是指一种短新闻的发布形式,又称“新闻集锦”。一般把若干则简讯分类编排,并冠以栏目或题目刊出或播出。这种形式有利于充分利用稿件,扩大版面或节目的信息容量,但一次集纳的条数不宜太多,表达也要力求简明。
9. 假头条
【答案】假头条,又称“小头条”或“头条前’夕,是指处于版面重要位置,但实际上并非头条的新闻。一般而言,是位于真正的头条之上、之左,标题小于真正的头条,涉及重要人物、机构、活动等,但并无实质性的重要内容。
10.中缝
【答案】中缝是指一张报纸相邻两块版之间的空隙,又称作“报缝”。中缝可以空着,也可刊登广告、实用信息,或者用于版面上长文的转文等。一些大报为了版面的庄重与美观,将中缝空而不用; 也有不少报纸,特别是四开报纸,为了更充分地利用版面,则用报缝刊登广告、电视节目、知识小品等。
二、简答题
11.新闻策划曾引起较为广泛的争议,你如何看待新闻策划?
【答案】(1)“新闻策划”的困惑
新闻策划是指对已经发生或将要发生的新闻事件如何进行报道,进行分析、构思,经过反复酝酿、调整,从多个报道方案中优选出最佳报道方案来加以实施,以达到一定的报道目标、实现预期的传播效果的过程。“新闻策划”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一直就是新闻界争论小体的话题,
到目前为止,这场争议还未有最终的结论,而且可能永远难以达成一致的观点。
①新闻策划对媒体自身发展的意义。新闻媒介的策划行为存在于媒介运作的各个方面,特别是由于口益激烈的媒介竞争,媒体不仅要策划新闻传播活动,为了生存与发展,还需要策划媒介的广告、发行等经营活动。对于各类报业集团、媒介集团而言,集团中各类媒介产品的分工布局、优势互补等也需要更高层次上的策划。
②新闻策划对社会的意义。很多事例都能证明,策划与组织具有积极意义的社会活动是新闻媒介引导社会舆论、参与社会生活和塑造媒介形象的有效途径。如新闻传媒在帮助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重返校园、帮助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帮助地方政府进行市政建设等各个方面,都在发起公益性的社会活动,媒介在自我宣传方面也在不断组织新的活动,而这些活动能够卓有成效又与新闻报道策划是分不开的。
③新闻策划的危害之处。也有一些事例说明,某些“策划”行为的确对社会产生了危害。如2002年3月,南京某报发布了“连云港黄海度假村因所购空调有质量问题,投诉无门,砸毁上海‘双菱’空调”的不实报道,就是“策划”的结果。真实情况是,购买空调的两个承包商在首付10万元后,生意不景气,遂想以空调质量存在问题为由向上海“双菱”公司索要钱财。他们一方面向作质量鉴定的人行贿,让其作假鉴定,另一方面串通了南京某报的记者钱某,共同做了一个砸空调、泄民愤的“新闻策划”。这一内幕被警方揭开后,舆论大哗,新闻媒介与新闻记者的形象因此受到损害。
(2)新闻媒介策划与组织新闻传播活动的原因
①媒介与社会互动的需要。众所周知,媒介系统控制着社会发展所最需要的信息资源,个人、群体、组织以及其他社会系统以至整个社会都要依靠媒介控制的信息资源来实现其目标,各种政治势力、经济势力需要通过控制媒介来控制社会; 另一方面,媒介系统也有自身的目标,同样,这些目标的实现也需要借助其他系统所控制的资源。因此,新闻传播虽然以客观存在的事实为传播内容,但这种传播活动本身却无可避免地具有目的性、功利性,策划与组织传播是所有媒介都始终存在的一种行为。
②媒介产业发展的需要。媒介的产业属性及其“利益组织”的特点,集中表现在媒介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争取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获取利润以保持媒介的生产与扩大再生产。媒介市场,实际就是媒介、媒介的受众和媒介的广告商所有关系的总和。媒介产品生产经营的良陛循环,起点在于媒介的产品定位、产品设计和生产。媒介产品策划,以及产品生产过程中新闻传播活动的策划与组织,是媒介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一环,媒介的产业化运作程度越高,策划组织新闻传播必然越受重视。
③切合受众心理的需要。新闻媒介的一切传播活动都是为了实现信息在传播者与受众之间流动,只有通过有效的信息流动,并且使媒介发出的信息能够为受众所接受,媒介的各种功能如宣传教育功能、舆论监督功能、信息服务功能、文化娱乐功能等才能真正得以发挥,媒介作为一种特殊商品才能够在交换中实现价值补偿。因此,媒介新闻传播规律本身决定了传播者要追求传播的有效性,即做到“传通”。而“传通”关系能否建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受众的了解和把握,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