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11个月。阵咳1周,高热2天,伴有喘憋。面色苍白,呼吸急促。查体:体温39℃,心率160次/分,呼吸50次/分,两肺闻及少量细湿啰音。胸片示右上肺小片状阴影。提示:入院后给予氨苄青霉素治疗,效果不佳。应首先的检查是() A.痰液细菌培养。 血白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 动脉血气分析。 血白细胞分类计数。 免疫荧光法测特异性抗体。 咽拭子病毒分离。
COPD患者并发呼吸衰竭氧疗原则为(). 间歇低流量。 间歇高流量。 间歇高压氧。 持续低流量。 持续高流量。
患者女,26岁。2年前因左乳外上象限肿物,行左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为浸润性小叶癌,2.0cm×1.5cm×1.5cm,伴脉管瘤栓,ER(-),PR(-),HER-2(+),腋淋巴结转移19/21。术后行紫杉醇(泰素)化学治疗6个周期,未行其他治疗。一直定期随访,未见肿瘤复发或转移。现随访,查体:左侧锁骨上区多发结节,最大者1cm×2cm,质硬,活动,无触痛。B型超声和CT:左侧锁骨上区多发肿大淋巴结,肿瘤转移可能性大。全面检查未见其他部位肿瘤转移。左侧锁骨上区肿大淋巴结细针穿刺活检:发现癌细胞。下一步治疗应首选()。 A.化学治疗。 放射治疗。 内分泌治疗。 靶向治疗。 手术。
患者女,26岁。2年前因左乳外上象限肿物,行左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为浸润性小叶癌,2.0cm×1.5cm×1.5cm,伴脉管瘤栓,ER(-),PR(-),HER-2(+),腋淋巴结转移19/21。术后行紫杉醇(泰素)化学治疗6个周期,未行其他治疗。一直定期随访,未见肿瘤复发或转移。现随访,查体:左侧锁骨上区多发结节,最大者1cm×2cm,质硬,活动,无触痛。B型超声和CT:左侧锁骨上区多发肿大淋巴结,肿瘤转移可能性大。全面检查未见其他部位肿瘤转移。对左侧锁骨上区多发肿大淋巴结的合理处理为()。 A.观察,如有增大,再进一步处理。 予抗生素治疗2周,如无缩小,再进一步处理。 左侧锁骨上区肿大淋巴结细针穿刺活检。 左侧锁骨上淋巴结清扫,送病理检查。 先予短期试验性抗肿瘤治疗,如缩小,则为肿瘤复发,可继续治疗;如无变化或增大,则不是肿瘤复发,可停止治疗,进行观察。
“脑萎缩”影像包括() 健侧脑组织向患侧移位。 脑沟增宽,脑回变窄。 侧脑室周围低密度水肿带。 侧脑室顶部夹角大于40°。 视隐窝变钝、变浅、消失。
治疗颈椎病可采用()。